AMD近年以無晶圓廠模式專注晶片設計研發,在2020年加速業務佈局,不僅讓年度收入交出亮眼成績單,毛利率也同樣順勢增長45%,讓淨收入較2019年翻了一倍。近幾年來,AMD的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從原本2015年還只有近1元,到現在80、90元上下,現市值將近1,100億美元。
事實上,過去AMD十年的財報長期陷入虧損,不過,2014年蘇姿丰開始掌舵,加上CPU設計大神Jim Keller回歸,端出了Ryzen CPU和Vega GPU,AMD產品端的表現逐步逼近並領先競爭對手。於是,AMD在2017年成功扭虧為盈,2020年整年營收更是較去年成長45%,維持強勁的成長態勢。
AMD從原本以PC處理器為主產品線,到現在已橫跨遊戲主機、資料中心、PC三大市場。以2020年營收結構來看,AMD的營收可分為兩部分:一是運算與繪圖事業群(CG),主要銷售個人電腦的CPU和GPU、資料中心的GPU,佔比約7成;剩餘的3成則來自企業端、嵌入式與半客製化事業部(EESC),其以企業客戶為主,包含伺服器CPU以及出售給遊戲機廠的半客製化運算晶片。
從遊戲機應用來看,目前兩大平台 PS5 及Xbox series X都搭載AMD Navi GPU及Zen2 CPU做為運算核心,可見在遊戲機的市場上,AMD佔據了相對大的獲利優勢。
隨著2020年Zen 3架構問世,AMD在桌上型處理器也持續取得佳績,更和英特爾掀起「X86雙雄之爭」。繼AMD先前推出的Zen與Zen 2架構後,Zen 3主打完全重新設計,包含強化前端、執行引擎、存取等部分都經過改善,並帶來了顯著的效能與功能提升。
現今的x86產品,除了消費者使用的PC和筆電外,隨著網路服務和行動裝置的數據量劇增,伺服器也是很重要的市場。近年來AMD在引進新製程和微架構後,不論功耗與效能都比以往產品表現更佳,也逐漸擴大伺服器市場。
在伺服器資料中心方面,2020年Q4營收創下歷史紀錄,主要原因為雲端客戶和企業客戶銷售額同步增長,雲端客戶表現尤其亮眼;前三大供應商亞馬遜、微軟及Google平台更相繼宣布導入AMD的Epyc平台。
從Mercury Research的資料顯示來看,在整個伺服器應用市場,從2017年AMD的占比僅為0.8%,到2020第4季已躍升至7.1%。雖然市佔比看起來不算太高,但伺服器、資料中心客戶相對穩定,大客戶難以輕易換平台;尤其光是一台超級電腦就搭載上萬顆Epyc處理器,對AMD營收貢獻也是功不可沒。
力拼x86市場:與英特爾拚市佔比、NVIDIA GPU來勢洶洶
AMD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英特爾,相較於對手以「垂直整合」方式來製造晶片,AMD僅負責設計晶片,讓台積電為其代工,充分運用台積電生產能力打造出高效能的晶片。AMD執行長蘇姿丰也確認,採用5nm製程的Zen4處理器及RDNA3 GPU產品正有序推進,將於2022年如期發表。如此看來,AMD在未來x86佔比成績成長值得期待。
同時,在資料中心伺服器晶片上,雖然英特爾目前仍掌握約9成市占,但AMD近年在效能、供貨上均較符合市場預期,也讓AMD市占逐步從個位數逼近1成。
但在獨立式GPU方面,面對NVIDIA來勢洶洶,對AMD來說仍不容小覷。從市場研究公司Jon Peddie Research報告指出,2021年第一季,全球GPU出貨量達1.19億台(包含整合適合獨立式GPU)。值得注意的是,在獨立式GPU領域中,NVIDIA市占率高達81%,AMD則拿下剩餘的19%。更有分析師預估,到2025年時,獨立式GPU出貨量在整體GPU市場占比將達到26%。
從去年開始,半導體產業也頻頻出現巨額收購案,AMD收購FPGA晶片廠商賽靈思則是其中之一。AMD表示,希望能夠成長資料中心的業務,填補原本在AI運算方面的不足之處。此收購案近期也正式透過英美、歐盟批准,接下來,中國反壟斷機構將成為交易落定的關鍵。若是能如期完成收購,也將使AMD與英特爾的競爭上更具優勢,有機會在不斷增長的電信市場搶下更多份額。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