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單身經濟」的拌麵大熱!負債21億的瑞幸咖啡創辦人,也要靠這碗麵翻身?
瞄準「單身經濟」的拌麵大熱!負債21億的瑞幸咖啡創辦人,也要靠這碗麵翻身?
2021.08.15 | 商業經營

小小的一碗拉麵,卻承載了一條千億賽道。

2020年初,瑞幸咖啡東窗事發後,其創辦人陸正耀背負21億多人民幣的債務,被限制了高消費。蟄伏一年多後,傳言他於近日重出江湖,再次創業的「趣小面」在北京開業,或試圖靠「一碗麵」重返巔峰。

陸正耀
瑞幸咖啡創辦人陸正耀。
圖/ 網易科技

除了這位創立神州租車、瑞幸咖啡兩家上市公司的「實幹家」,資本正密集殺入麵食賽道。據中國企業資訊查詢平台企查查顯示,僅今年上半年,12起麵食賽道融資,披露的累積金額超10億人民幣,其中不乏傳統線下連鎖品牌。

而拉麵說、勁面堂、阿寬等網紅品牌,近年來發展非常迅猛,一度成為年輕人選擇的潮流。統一、康師傅等傳統巨頭沒有坐以待斃,極力推陳出新。而線下的蘭州拉麵、和府撈麵、遇見小面等已有一定勢能的連鎖品牌,在資本加持下快速擴張,也開闢出「速食」貨架產品。

隨著「單身經濟」、「一人食」興起,三方勢力將麵食賽道極速擴大,然而麵食作為剛需,在資本熱捧下,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判斷陸正耀能否靠「趣小面」翻身,需要清晰認識當前三股勢力的競爭格局。

「拉麵說」們的細分賽道卡位

2015年,外賣平台開始崛起,在美團、餓了麼等公司補貼刺激下,不少都市白領、在校大學生捨棄了「不健康」的泡麵,投入口味多樣化外賣的懷抱。

據相關報導,2016年泡麵的銷量一度跌入谷底,全年只賣出了385.2億份,創下過去5年來銷量最低。

當時,傳統袋裝泡麵的單價還在5元人民幣以內,線下蘭州拉麵、李先生牛肉麵、和府撈麵等線下巨頭尚未開闢線上戰場。姚啟迪瞄準二者之間的缺口,創立了「拉麵說」這一速食拉麵品牌,主打日式拉麵,採用精美包裝,日式插畫風的食材圖,搭配方形紙包裝,在視覺上吸引消費者。

在產品上,為突出健康、便捷的特點,品牌宣稱採用FD冷凍乾燥技術,還原材料本味,消費者打開包裝就能看到麵、叉燒、麻筍、木耳、蔥花等配料。3分鐘即食的特點,突出便利性。

麵
圖/ pixabay

拉麵說的產品定價普遍在12-20元人民幣,高於傳統速食麵。其實,自2015年以來,康師傅、統一等龍頭,持續佈局售價5元人民幣以上的麵食市場,只是沒有拉麵說「激進」。

到了2018年,不少新品牌吃到了內容誘人的紅利。拉麵說想要大眾植入「想到拉麵,就想到拉麵說」的消費觀念,所謂「品牌即品類」的卡位。這需要品牌整合全渠道的資源,大面積做營銷來擴大聲量。

所以,拉麵說「斥資」100萬人民幣,通過在抖音、B站、小紅書等社交平台大面積覆蓋產品測評影片,吸引了大批長期「浸泡在」社交軟體的年輕人,並獲得了較好的ROI反饋。

這些舉動,為之前體量較小、資歷尚淺的拉麵說打開了新的競爭格局。

2020年,幾輪融資後具備一定「彈藥」的拉麵說,簽下周震南為代言人,小鮮肉「頂流」吸引Z世代。隨後,品牌植入眾多綜藝節目、電視劇,讓明星、網紅在節目中嘗鮮盡不同口味的拉麵,瘋狂給消費者生火。在拉麵說「加熱」賽道時,其他品牌也看到了機會。

據世界泡麵協會數據表明,2020年全球泡麵消費量高達1165.6億份,同比增長9.53%,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泡麵消費市場,2020年的消費量則達到了463.5億份,佔據全球泡麵消費量的40%,遠超其他國家。

成立於2019年的勁面堂抓住這股機遇,將品牌定位成「中華製麵」,區別於拉麵說的日式拉麵。

勁面堂團隊調研了全國各地麵食,不僅用紀錄片傳承了中華麵食文化、製作工藝,還提煉出各地方面的差異與精髓,力求在泡麵中保持麵食原本的風味。

2020年3月,勁面堂登陸天貓。現在,其已擁有兩條產品線:一條是原湯產品線包括牛肉刀削麵(牛油川辣)、番茄牛肉麵、泡椒牛肉麵3種口味;另一條是中華十大名面系列,經典還原了陝西油潑面、河南羊肉燴麵等,10個地域性名麵。

與此同時,武漢熱乾麵、南昌拌粉等地方面成為直播間爆品。隨之興起的「蔡林記」熱乾麵品牌,「陽際山野」拌粉品牌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胃。主攻酸辣粉品類的食族人、網紅食品「阿寬紅油面皮」母公司白家食品,獲得了獲數千萬元融資。這些品牌根據地域特色,圍繞口味進行創新,增加了速食賽道的多樣性。

在打法上,新銳品牌較為相似,皆通過口味創新、擴充SKU、加強營銷來給消費者新鮮感。從銷量增速與品牌體量來看,這些「套路」能讓新銳品牌一躍成名,只是那些速食麵行業的前輩,同樣在嘗試新道路。

統一、康師傅們的絕地反擊

行業前輩康師傅、統一,早年憑藉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等產品打下一片「江山」,但傳統泡麵的頹勢已經顯現。

麵
圖/ 康師傅

如今,速食麵賽道「狹路相逢」,傳統品牌在戰略上依舊輕視新銳品牌,因為拉麵細分賽道過窄,後者當前的體量還難成氣候;但戰術上,傳統品牌又不得不重視新銳品牌,畢竟在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吸引力方面,後者更擅長。

2016年,拉麵說橫空出世時,康師傅同年的泡麵銷售額為221.3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縮水 10.34%。而統一的泡麵業務則獲得較去年同期8.6%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統一推出的「都會小館」、「相拌一城」、「滿漢大餐」等5元人民幣以上的新品獲得部分消費者喜愛。

康師傅為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在2018年底推出了高端產品線Express速達麵館。速達麵館煮麵系列定價66元人民幣/4盒,大肉塊泡麵則能賣到113.9元人民幣/6盒。可見這一產品線的單價都在15元人民幣以上。

產品向中高端發展的決策,在2020年康師傅財報中成果尤為突出。康師傅2020年營收為676.18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9.10%。而這其中,業績的增長很大一部分靠的是高價袋泡麵拉動。高價袋裝泡麵2020年的營收130.66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8.12%,增速遠高於中價袋裝泡麵。

高價賣泡麵,不能只在價格上提升,食品還需兼具美味與健康的特性。康師傅此前在一些活動中進行過調查,並展示其研發的「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一方面杜絕劣質油混入,另一方面確保煎炸過程中油脂品質穩定,避免油脂品質下降。

此外,康師傅還採用濃縮、冷凍乾燥等技術「鎖鮮」,保留肉塊、蔬菜、高湯鮮美風味。這起到了一定的行業示範作用。

同樣注重產品健康化的還有今麥郎。其品牌在經過探索與研究後,從0油炸蒸煮技術開始,將中國傳統麵食的蒸煮工藝應用進泡麵的生產,推出子品牌「老范家」,讓泡麵得到升級,成為企業新的增長引擎

另一方面,統一對2012年推出的湯達人系列進行了升級。全新的番茄、豚骨、金湯牛肉拉麵在薇婭推薦的加持下,賣到80元人民幣/4盒。 2020年,統一麵向中高端消費人群推出湯達人升級版本「極味館」,其中「滿漢大餐」系列採用宮廷風的外觀設計,麵碗加了蓋子,折疊筷替代了塑膠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賣到了79元人民幣/4盒。

麵
圖/ 統一食品

除了產品創新,「老將」的優勢還體現在穩定的供應體係與傳統渠道的佈局上。康師傅早已在天津、杭州、鄭州等地自建工廠,現在還添加了全程風險管理、產地的溯源等體系。

而新品牌在成立之初往往走輕資產道路,把生產交給代工廠,品牌專心鑽研營銷方式,品控與創新力度較弱。

可見康師傅、統一能憑藉自身優勢「更上一層樓」,不過向年輕品牌學習,進行品牌的「年輕化」亦是必經之路。

線下堂食品牌的線上反撲

除了拉麵說、勁面堂這類線上起家的品牌,以及統一、康師傅等老玩家,近年來的線下麵館也備受關注。

在今年上半年,數起千億級融資發生在連鎖麵館品牌,甚至一些開業不到一年的新麵館就因融資,估值被推向了10億人民幣的級別。

和府撈麵作為一個誕生於2012年的品牌,成立三年後獲得了第一筆融資。從2015年至今,和府撈麵共計6輪融資,金額超16億人民幣。騰訊投資、龍湖資本、CMC資本、華映資本、榮巽資產等紛紛成為和府撈麵股東。

成立於2014年的遇見小面同樣進行了5輪融資,其中第5次融資竟高達30億人民幣。他們憑什麼如此獲得資本青睞?

多年來,線下麵食賽道玩家眾多,卻多為夫妻老婆店、零售小舖,難形成品牌,連鎖化程度較低。和府撈麵在創立之初,就將店面打造成「書房」樣式。視覺上的高級感,讓消費者認為這家店的定價自然不便宜。事實上,按大眾點評的數據,和府撈麵的價位在人均50元人民幣左右,的確屬於中高端麵食品牌。

和府撈麵
和府撈麵在創立之初,就將店面打造視覺上的高級感「書房」樣式。
圖/ 和府撈麵

其產品上主營中式湯麵,同時銷售拌麵、撈飯和各色小食,受眾以白領、學生為主。對消費者而言,這家店的最大賣點或許是可以免費續麵,以滿足不同食量的需求。

為了高效管理門店,和府撈麵制定了標準化管理流程,比如,先展示小食、涼菜,最後才是主食菜單,符合大部分消費者飲食流程。此外,和府撈麵還建立了可支撐1000家門店的供應鏈和中央工廠體系,以及包括供應鏈、運營、物流等在內的訊息化體系。

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撈麵全國門店總數已超過340家,以品牌直營為主。隨著融資注入,其開店速度明顯加快,中國全國範圍內平均每兩天新開一家店,門店總數預計將在年底達到450家。

但規模的擴大會帶來食品安全、質量管控的問題。前不久的和府撈麵「死老鼠」事件就是前車之鑑。

此外,主打川渝特色麵食的遇見小面,以紅碗豌雜麵、現包抄手、酸辣粉、烤豬蹄四大產品為主。

遇見小面採用的是「工廠+DC(配送中心)+門店」的部署方式,相比於中央廚房的形式,擴展性更強,管理成本更低。截至今年7月,已開出近150家店,分佈在北、上、廣、深等12座城市。

當前麵食連鎖品牌已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除了和府撈麵和遇見小面,還有陳香貴、馬永記、張拉拉三家蘭州拉麵。其中,前年創立的馬記永僅僅開出30家門店,就被紅杉中國給出10億人民幣的高估值。陳香貴和張拉拉品牌估值也分別達到10億人民幣和4億人民幣。

這些門店能給予消費者最新鮮的麵食,提升用戶體驗。而像和府撈麵、遇見小面這樣的頭部線下連鎖麵食品牌,已經開拓了線上旗艦店,加入速食麵戰場。

未來,三方麵食品牌的競爭只會讓新老玩家加速掠奪市場。面對忠誠度並不高的消費者,如何留住他們的胃,將會是越來越難的事。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