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向歐盟申請核准併購ARM、10月有結果!為何馬斯克卻反對這門親事?
NVIDIA向歐盟申請核准併購ARM、10月有結果!為何馬斯克卻反對這門親事?

9月9日更新

外媒報導指出,Nvidia已經向歐盟提交了斥資540億美元收購安謀(ARM)的申請,希望其可以批准。歐盟委員會也初步預估,將於10月13日做出是否批准該交易的決定。

Nvidi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完成監管程序,我們期待著與歐盟接觸,以解決他們可能存在的任何擔憂。這筆交易將有利於Arm、其許可被授權方、競爭方乃至整個行業。」

下為8月30日原報導

市場日前謠傳,輝達(Nvidia)打算為540億美元的安謀(ARM)收購案,於9月初向歐盟反托拉斯機構尋求核准,而主管機關則會在初步檢視後展開全面調查。最新消息則顯示,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質疑這起併購案可能帶來公平競爭的疑慮。

黃仁勳 Jensen_Huang_at_Computex_Taipei_20160531b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圖/ NVIDIA Taiwan

多家外電引述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28日報導,除了馬斯克外,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Amazon)、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向美國主管機關提出反對意見。

今(2021)年稍早,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輝達併購安謀案展開深入調查。報導稱,FTC的調查結果預計最近幾週就會出爐。另外,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最近也對此案提出嚴正關切,打算展開深度調查。

路透社27日則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指出,輝達很可能9月初就會向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尋求核准,當局屆時會展開25個工作日的初步審核。消息直指,輝達這段期間不太可能做出讓步,這會促使歐盟展開為期90個工作日的全面調查。

事實上,6月就有消息傳出,輝達或許無法趕在明年3月截止日前完成收購案,主因歐洲當局僅願意在夏季假期結束後考慮這起案件。英國金融時報稍早曾報導,歐盟計畫9月初對併購案展開正式的反托拉斯調查。

輝達27日在市場傳出該公司有望向歐盟反托拉斯機構尋求許可併購安謀後,股價應聲跳漲2.57%、收226.36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年初迄今已大漲73.39%。

為何馬斯克反對輝達併安謀?

Benzinga報導指出,特斯拉開始採用自家設計的自駕晶片前,主要是向輝達採購。特斯拉之後於2019年推出自家晶片、馬斯克當時說這款晶片的效能不但是「全世界最佳、還大幅領先對手」。

特斯拉的自駕晶片是以ARM架構為基礎,2019年發表的「全自動輔助駕駛(Full Self-Driving, FSD)」晶片,為採用三星14奈米製程的系統單晶片(SoC),具備以12顆64位元ARM核心組成的三叢集四核心Cortex-A72架構、時脈速度為2.2 GHz。

去年有傳言顯示,特斯拉正在打造「HW4.0」自駕晶片、採用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另外,今年稍早也有傳聞顯示,特斯拉正在跟三星合作開發一款5奈米自駕晶片。在特斯拉如此仰賴ARM架構的情況下,無怪乎該公司會反對輝達併購安謀。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曾有傳聞指出,安謀若最終無法順利出售給輝達,則會考慮IPO (首次公開發行)。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理財網

【延伸閱讀】
中芯國際上半年獲利大增278%!研發人員流失異常高,驚見薪資不升反降
漢唐經營權之爭終於落幕,新任董座李惠文的下一戰:支援台積電赴美建廠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傅珮晴、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