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踏入硬體領域多年,也終於漸漸走上了自研晶片的道路,繼8月初揭露首款自研手機處理器後,現在又傳出Google正在開發用於旗下筆電系列Chromebook的ARM架構處理器。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消息人士聲稱,Google計畫2023年在使用Chrome OS的筆電或平板電腦上,推出這款這款自研的ARM架構處理器。
消息人士指出,Google決定投入自研晶片主要是受到蘋果的影響,無論是他們多年來在iPhone自研晶片取得的成果,或去年發表M1晶片,宣佈Mac將在兩年內悉數改用自研晶片,都令Google大受啟發。
且越來越多科技巨頭都加入自研晶片的浪潮,從微軟、亞馬遜到Facebook、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甚至字節跳動都傳出計畫自研晶片,這似乎已經成為科技巨頭無可避免的方向。
受蘋果M1啟發,Google傳為Chromebook開發自研晶片
儘管Google今年才開始宣佈在旗下3C產品使用自研晶片,這間科技巨頭在晶片研發領域其實已有一段積累。
2016年,Google在開發者大會Google I/O上,發表可大幅加速機器學習速度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張量處理器),在對外界揭露這款處理器時已在資料中心內部使用1年以上。
5年過去,TPU也更新到了第四代產品,Google在今年的I/O大會上發表TPU v4,更聲稱一個具有4,096個TPU v4的TPU v4 Pod,運算能力甚至可超越超級電腦,預計最快2021年內就會供應給客戶。
Google更持續在以色列、印度、台灣美國等世界各地招募晶片人才,《日經亞洲》披露,他們也從Intel、高通、聯發科等晶片巨頭挖角半導體工程師,為晶片開發化戰力。
Google曾在發表用於Pixel 6的自研晶片時透露,目前市面上的晶片難以滿足他們對AI運算的要求。自研晶片不僅讓科技巨頭可以擺脫供應商的限制,也能夠進一步發揮軟硬結合的優勢,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成果與體驗。
Google的作業系統在全球行動市場擁有相當高的影響力,Android是目前絕大多數手機廠商的選擇,在全球市占率達到近73%。Google也看好即將在今年10月登場的Pxiel能創造銷售佳績,已要求供應商較疫情前提昇50%產能。
採用Chrome OS、以輕薄筆電著稱的Chromebook也在遠端教育的熱潮下取得銷售佳績,2020年出貨量達到2,960萬台,較前年成長逾70%,而今年第一季更傳出銷量暴漲275%至1,200萬台,成為全球銷售成長最高的筆電產品,網路資料庫Statista也顯示今年Chromebook銷量上看4,000萬台。
自研晶片成本高,能否持續還是未知數
不過,投入自研晶片所費不貲,顧問公司貝恩合夥人彼得.漢伯里(Peter Hanbury)透露,若是使用最先進的5奈米製程,光是設計一款晶片成本就高達5億美元,即使是使用28奈米成熟製程也要5,000萬美元。
這高昂的門檻導致只有科技巨頭,或者能夠透過自研晶片發揮極高效益的業者,才有可能投入這塊領域。Google旗下3C產品放眼全球整體市占率並不高,能否回收高昂的研發成本,持續推出的新的自研晶片或許還有待觀察。
另外,以賽亞顧問首席分析師Eric Tseng也向《日經亞洲》透露,投入自研晶片開發也代表必須與Intel、Nvidia、高通等當前的晶片巨頭爭搶代工產能。在全球晶片產能緊繃的現在,這很可能不是一件易事。
資料來源:Nikkei Asia、Engadget、TechCrunch
【熱門焦點】
宏碁9月進軍印度智慧電視新戰場!陳俊聖:不可能永遠只做PC
鴻海與SEMI聯手推進第三代半導體發展!加碼化合物半導體技術研發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