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蘋果MR頭盔完成晶片設計,連線iPhone才能發揮100%實力
使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蘋果MR頭盔完成晶片設計,連線iPhone才能發揮100%實力
2021.09.06 | 3C生活

蘋果傳言已久的AR/VR裝置(後續簡稱MR頭盔),近日又有了新消息。有媒體披露蘋果的MR頭盔基本上將不是一個能夠完全獨立運作的設備,而是需要與iPhone等設備搭配使用才能發揮完整功能。

根據《The Information》取得的最新資訊,蘋果謠傳已久的MR頭盔並無法獨立運行所有功能,部份負擔較為沈重的功能則需要仰賴連線iPhone等蘋果設備進行處理。

為延長電池續航力,蘋果MR眼鏡必須搭配iPhone使用

或許可以想像成,蘋果的MR頭盔將是一個類似AirPods、Apple Watch的穿戴式裝置,必須圍繞iPhone、iPad等蘋果產品使用。雖然聽起來似乎有些讓人失望,但蘋果這樣設計卻是有理由的:為了盡可能節省電力消耗,延長設備續航力。

而依照今年3月的披露,蘋果一直希望能降低MR頭盔的重量,期望最終能維持在100公克至200公克之間,大約相當於一支iPhone的重量。為了降低頭盔的重量,也曾傳出蘋果考慮使用網布(fabric mesh)材料。

目前市面上的AR或VR頭盔都難以避免額外的外部裝置,或者沈重的內部電池,蘋果相望藉由這種各個設備間的「合作」模式,減少MR頭盔的電力負擔。

僅供刊物用途_shutterstock_1511085815_iPhone11.jpg
為了減輕MR頭盔重量、延長電池續航力,也設計成必須與iPhone等設備結合使用,才能完全發揮所有功能。
圖/ ALDECAstock via shutterstock

去年《彭博社》曾披露,蘋果內部先前對MR頭盔的設計形式也尚未定案,初期的原型需要配合一個額外的設備使用,類似一個小型的Mac電腦,但時任設計長的強尼.艾夫(Jony Ive)及庫克(Tim Cook)都反對這種作法,希望設計成一個單獨的設備。

雖然最新的披露顯示,蘋果的MR頭盔可能無法完全單獨運作,卻類似兩種想法的折衷,沒有額外的設備,但需要與iPhone等無線連接使用。

外媒《Ars Technica》指出,蘋果近年一直與開發人員合力發展AR工具與API,以加速ARKit、RealityKit等AR開發工具的發展,而這些成果未來都可能應用在蘋果開發中的MR頭盔上。

MR頭盔晶片完成設計,不包含AI功能、強化數據傳出

且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披露,目前蘋果也正在開發用於MR頭盔的SoC(系統單晶片),預計將使用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且沒有像iPhone或Macbook的晶片一樣搭載神經網路引擎,主要運用於機器學習或AI運算。

換句話說,若有牽涉到AI技術的部份,MR頭盔就必須仰賴iPhone等設備進行處理,也因為須與其他設備搭配使用,SoC在設計上也更為強化無線數據傳出、處理壓縮或解壓縮影像資料等功能,這款SoC預計最快也要1年後才能邁入量產。

另外,這次的爆料也聲稱,蘋果已經完成圖形驅動程式及影像感測器的設計,該感測器能夠從用戶周遭捕捉高解析度的影像用於AR呈現上,大小等同該MR頭盔使用的鏡頭。

先前有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之稱的郭明錤則預測,蘋果最快將在2022年底前推出MR頭盔,2025年推出AR眼鏡,而AR隱形眼鏡等級的產品則要等到2030年至2040年才有望登場。

TIM COOK-copy
蘋果執行長庫克今年4月曾對外表示,AR對蘋果的未來非常關鍵,將顛覆你我的溝通方式。
圖/ JStone via Shutterstock

蘋果至今仍對開發中的AR裝置守口如瓶,不過今年4月執行長庫克曾表示,AR技術對蘋果的未來非常關鍵,聲稱AR將改變我們與親朋好友們的交流,顛覆醫療、教育、遊戲及零售領域的溝通方式。

AR、VR技術問世已有一段時間,但到現在該怎麼運用這些依舊在摸索當中,蘋果計畫運用這些技術實現怎樣的願景,即將登場的MR裝置能否突破這樣的局面,如庫克聲稱的顛覆你我的溝通方式,也讓人感到好奇。

資料來源:The VergeArs TechnicaThe Information

責任編輯:蕭閔云

熱門焦點:
1. 日企佔據電動車專利優勢,豐田奪競爭力冠軍!台灣代表Gogoro贏過三星
2. 12歲的他靠自製NFT,放完一個暑假賺進千萬元!發豪語要當下個馬斯克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蘋果 #VR_AR_MR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