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個以上的銀行帳戶,且對開戶一點都不陌生,面對如此成熟且普及的金融商品,中國信託如何做出市場差異化?如何強化客戶黏著度?答案就在於服務體驗。
有別於同業多以價格戰及減免手續費的方式吸引用戶,中國信託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結合科技與經驗打造更貼心的服務流程,為客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成功地在市場上打下一片天。
實體分行以O2O模式優化流程 讓客戶一次辦完所有業務
中國信託從很久之前就開始優化實體分行的開戶流程,為了找出既有流程的盲點,中國信託團隊直接走進實體分行、站在作業行員的背後,現場觀察實際開戶流程,進而找出可以改善的地方。舉例來說,當時發現客戶要填寫很多表單、簽名很多次,所以整合了大部份的表單與簽名,大幅簡化填單作業。
之後,中國信託著重於作業簡化,將開戶審核程序中的多項資料查詢需求匯聚在單一平台上,以便加速完成開戶審核作業,相對地縮減客戶等候時間。
近年來,因應行動裝置與網路的普及,團隊進一步貼近客戶數位行為發展出O2O(Offline to Online)服務模式,簡化開戶程序及提升櫃台作業效率。
中國信託團隊表示,目前O2O服務共有三種模式。第一、線上填單,由於客戶在開戶時,經常出現「表單複雜不會填」及「等好久才會叫到我的號碼」兩大困擾,為此中國信託積極推動表單數位化,目前已經有21項服務可以線上填單,同時也調整線上表單用字,捨棄艱澀的金融專業術語,改以第一人稱方式引導客戶完成表單,並加強系統防呆檢查、漏填提醒,如此一來,客戶在來到分行之前,或利用等候叫號時間,可以自助完成表單填寫,縮減開戶申辦的等候時間。
第二、將原本的紙本密碼函數位化,由行員主動提醒客戶現場設定密碼,或用Line推播設定連結,既方便又不怕遺失。第三、主動將存摺封面存到網路銀行中,客戶不必保管紙本存摺,直接線上下載就能使用,大幅減少紙本存摺使用量,為綠能環保盡一份心力。
在優化開戶流程上的努力,不只讓客戶來行等待時間減少10~15分鐘,亦帶動客戶滿意度成長,以2018與2020年相比,線上填單比例從52%成長至94%,客戶滿意度從85%提升至90%,而且有使用與未使用線上填單服務的客戶,兩者間的滿意度差了5-6%,顯見O2O服務模式確能兼顧到強化客戶體驗及作業效能的雙重目標。
從實體分行到數位帳戶 流程優化不間斷
中國信託團隊強調,實體分行開戶流程的優化,不只是為了提高開戶作業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讓客戶有更多時間與行員互動,行員從互動中可以更瞭解客戶的開戶需求,進而主動協助辦理可能需要的服務,替客戶省去之後還要來分行辦理的諸多不便,而這種追求客戶體驗最佳化的極致精神,也同樣展現在My Way數位帳戶上。
與傳統銀行帳戶相比,數位帳戶最大特色是,可以線上申辦各項業務,對流程順暢、簡單與方便的要求更高,因此,中國信託自2016年推出數位帳戶以來,便定期追蹤開戶申請軌跡,找出其中的申辦斷點並加以優化,同時,也檢視完整的開戶旅程,從申請、審查、通知到內部作業,持續找出可以改善的環節。除了自主檢視,也會觀察同業推出哪些新功能,進行滿意度調查、蒐集客戶意見。
數位帳戶跨場景整合 申辦流程更便利
在透過各種方式優化開戶流程之餘,中國信託也不斷結合應用場景,提升客戶使用的便利性。中國信託團隊指出,數位帳戶可以和很多場景產生連結,如何找到這些場景,並順暢整體流程,避免產生斷點,一直是中國信託努力的目標。
舉例來說,很多客戶在開戶時,也會一併申請信用卡,所以中國信託規劃在My Way數位帳戶的申辦頁面上,同步揭露4~5張數量不等的信用卡資訊,客戶只要勾選想申辦的信用卡類別,額外填寫婚姻狀態、年資、公司地址,就能完成信用卡申辦作業,還能一併將My Way數位帳戶設定為信用卡自動扣款帳戶,一次完成所有設定,非常貼心!
再以股票交易為例,中國信託整合中信證券服務,提供給客戶一站式服務。當民眾下載中信證券APP、申辦股票交易帳戶時,會看到申請頁面上詢問是否要申辦好證點數位證券存款帳戶,倘若勾選同意,只要填寫幾個不具共通性、申請好證點數位證券存款帳戶才需要的資料欄位,就可以完成申請程序。不必重複填寫基本資料、不用重複上傳雙證件,更不需要在兩個APP間跳轉,就能一次申辦完中信證券的證券帳戶與中國信託的交割帳戶。
由於My Way數位帳戶與應用場景的流程整合,滿足數位帳戶客戶的使用需求,因而能夠吸引客戶持續且活躍地使用中國信託的金融服務。根據中國信託統計,目前數位帳戶有餘額的比例達70%,且近3個月帳戶有存/提/轉交易的比例達60%,顯示絕大部份的客戶,開立數位帳戶確實有使用需求,而非為了開戶回饋而來。
從傳統銀行帳戶到數位帳戶,中國信託在開戶流程上一直不斷地朝多元化發展,希望客戶在使用金融服務時,可以享有更多自主權,讓客戶可以隨時、隨時、隨需求地使用金融服務,充分展現Banking my way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