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不交給 AI 做的那件事:給 AI 愛用者的一封反思信
我決定不交給 AI 做的那件事:給 AI 愛用者的一封反思信

「AI 越來越強大,你有什麼事,絕對不會交給 AI 做?」

這是我在台中一場 AI 活動後,朋友問我的問題。

當下我只回答了一句:「實體的真人互動。」

這個問題我覺得蠻好的,值得更完整分享給大家,因為它不只是關於 AI,而是關於我們如何定義「人」的價值。

AI 可以做什麼?

2025年的 AI,已經能完成大量工作:整理會議紀錄、生成摘要、撰寫文章、製作簡報、剪輯影片、語音轉逐字稿,再自動轉換成貼文,甚至透過 n8n自動化全流程,只要「用說的」就能完成,它像是一個隨時待命的超能助理,讓一個人抵十個人用。

AI 可以模擬:你的語氣、你的文章風格、你的聲音與影像、甚至生成一支「你沒錄過的影片」。

但它無法取代:現場會議中的真實氛圍;在不確定時,一個直覺的眼神或沉默;觸動心靈時,脫口而出的真心話⋯⋯這些,才是 AI 無法複製的「本體價值」。

所以,我絕不交給 AI 的兩件事是:

1.實體交流與感動: 在實體活動結束後,我選擇走下台階一一與參加者交談。因為連結不是演算法能計算的,它是一種場域的溫度。

2.人生重大選擇: AI 可以幫我列選項、做利弊分析,但最後的抉擇,特別是充滿矛盾的人生選擇,必須由「直覺與價值觀」來完成。

AI 可以輔助,但不能主導靈魂抉擇。

結論:AI 之上,仍要保有人味與願景

我們不需要與 AI 抗衡,而是要記得:人類的價值,在於 AI 無法替代的溫度與願景。

當你願意思考「什麼不該交給 AI」,你已經走在時代最值得敬佩的路上。

讀到這裡,我也想邀請你反思:
● 你最希望 AI 幫你做的事是什麼?
● 但哪件事,是你心裡覺得「不能太依賴 AI」的?

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寫出一篇新的文章:〈我決定不交給 AI 做的那件事〉

讓更多人明白:在 AI 能力越來越強的時代,我們更要理解,人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延伸閱讀:Vibe Coding 很好用,但有「哪些坑」千萬要注意?從一張流程圖看懂隱藏風險

關鍵字: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