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起5年內,華碩AI研發中心 (AICS)負責人黃泰一父母親先後過世,讓他發覺親人生病時,充滿對生命的無助,及對醫生的信任依賴,然而台灣醫界過勞問題多,醫護充滿挫折,病人則對充斥資訊不知所措。
他因此開始省思,如何透過自己有的科技能力,期望把醫生與病人之間傾倒的天秤扶正,期望醫生不過勞,能把更多時間留給照看病人,並協助病人家屬將散落的資訊組織成知識,幫助對抗疾病。
2018年黃泰一從美國返台加入華碩,智慧醫療就是他選定的發展項目,他表示,病人無知無助,而過勞的醫生,每句話及每個決策都會影響病人,醫療是專業且複雜的過程,但醫護花很多時間處理文件,而不是面對病人,因此兩年前副董事長徐世昌拜訪慈濟院長趙有誠,開始說服醫院推動智慧醫療落地,減少醫護人員處理電腦的時間。
黃泰一表示,不是醫院不想用科技減少流程,但健康資訊系統(HIS)不能升級,院方也有苦難言,導致精準醫療/個人醫療發展過程極度緩慢,因此AICS開發應用工具讓病歷結構化,引入AI解決問題,目前5大應用也已各在合作院方落地。
華碩AICS的5大應用有:「醫療資訊系統智慧平台」、「醫療大數據平台」、「智慧用藥安全系統」、「智慧編碼與醫療決策管理」、「個人化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分別在台北慈濟醫院、中山醫學大學、振興醫院、彰基、中山醫院附設醫院導入。
黃泰一表示,AICS今年於國際學術會議發表10篇論文,並在全台19家醫學中心與醫院落地,更與美國新創獨角獸Olive結盟,把智慧醫療編碼推入全美775家醫院,未來將以智慧醫療資訊系統、醫療大數據、個人化健康管理三大平台延伸AI創新應用,攜手全球健康產業夥伴共創新藍海。
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也為華碩站台,他表示,慈濟醫院運用智慧病歷書寫、智慧自動編碼、智慧醫囑開立等AI服務,進一步優化診斷與處置編碼申報品質。此外也導入華碩行動巡房及敗血預測系統,透過臨床決策自動化與智慧化,提高醫護協作效率,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則運用華碩Lumos電子病歷智能搜尋系統(醫療大數據平台),以AI讀取病歷與檢查報告,即時提供變異趨勢、疾病因子等真實數據,另外也針對癌症與慢性患者個案管理AI自動化,大幅縮短資訊搜尋與整理時間。
【熱門焦點】
東元會長黃茂雄閃辭退出董事會,父子戰落幕!將轉投入集團資產管理與投資事業
3年後,全球過半App來自這裡!No-Code平台百花齊放,新創、巨擘看上哪些商機?
責任編輯:錢玉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