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於今(5)舉辦YouTube Brandcast活動,分享了2兩大觀看行為新常態、3大創作內容發展趨勢。希望有志於發展YouTube事業、或正在發展YouTube事業的從業人員,能於其中挖掘出後疫情時代的新定位。
特別是在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也為台灣帶來嚴峻的挑戰,網路影音成為陪伴大眾度過這段期間的重要資訊來源,影響力更超越了電視。根據尼爾森的調查,從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YouTube在台灣觸及18歲以上觀眾的比例,比電視平均多了45%以上;接觸到18-34歲觀眾的比例更高,比電視多觸及超過55%。
觀看新常態:透過YouTube學習、積極互動
娛樂內容一直以來是YouTube最受歡迎的頻道類型,但越來越多人透過YouTube學習新技能。根據Ipsos在2020年針對9個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巴西、南非、埃及)進行的調查,有77%受訪者表示造訪YouTube是為了學習新技能。
這也反映在相關類型影片的觀看時間大幅成長。像是台灣觀眾關注金融投資影片的時間相較去年五月同期增加3倍,觀看動漫影片的時間也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9成,YouTube已成為大家學習、娛樂等各式各樣需求的影音平台。
另一個觀看新常態是,觀眾除了觀看影片外,也積極透過與社群互動在平台上尋求陪伴與歸屬感。台灣觀眾停留在YouTube上的時間,有超過5%的時間花在主動留言、分享。參與直播也蔚為風潮,2020年全球有近50萬頻道首次直播,2021年3月全球的直播觀看時間更是成長2.5倍。
3大創作發展趨勢:學習類型、非主流內容、培養社群以養活自己
YouTube也公布了疫情期間,創作內容發展趨勢所產生的3大變化:
學習內容影片崛起
隨著觀眾學習新技能的需求增加,學習類型的影片創作也取得亮眼成長;從去年7月到現在,人氣竄升的YouTube創作新秀中有3成主題和學習、自我成長有關,這類型的影片內容多元,和觀眾分享各式各樣傳統教育中不會教的事情,讓YouTube成為大眾的學習平台。
非主流影片當道
除了學習類型影片崛起,也有越來越多職人、新住民、動漫、V-tuber等非主流的創作內容在YouTube誕生及成長,甚至不乏熟齡創作者加入。在台灣,截至2021年6月超過10萬訂閱的頻道已經超過1,500個,年增25%;超過百萬訂閱頻道則超過100個。
單月分潤超過新台幣10萬元的頻道年比增加25%
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重視社群互動,不僅透過留言了解粉絲想法,同時也能獲得靈感與收益支持。在社群的支持下,創作者持續揮灑創意、開展出屬於自己的事業,透過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賺取收益。
在台灣,截至2021年6月,單月廣告分潤已超過新台幣10萬元的YouTube頻道數量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5%。為了支持創作者開拓更多元的收益來源,YouTube也預計在全球投入300億美元推動各地的創作者經濟發展。
【熱門焦點】
新竹超越台北成賺最多冠軍,但住這裡CP值最高!三張圖看懂各地薪資行情
3年後,全球過半App來自這裡!No-Code平台百花齊放,新創、巨擘看上哪些商機?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