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鮮15億元設立台中新廠,打造生產履歷智慧產線拼東南亞商機!
爭鮮15億元設立台中新廠,打造生產履歷智慧產線拼東南亞商機!

食品業看好內需市場,紛紛加碼投資,看好迴轉壽司商機,爭鮮宣布加碼15億元在台中興建二廠,擴充智能化產線,建立生產履歷及食安標準。

about_photo.jpeg
圖/ 爭鮮

海霸王集團8月宣布將投入逾23億元,在高雄市前鎮漁港專用區興建「海霸王智慧化綠能食品物流倉儲中心複合園區」。

看好電動巴士商機,成運汽車宣布投資25億元在彰化縣中科二林園區,設立成運電巴智慧生產園區。

投資臺灣事務所8日宣布,6家企業共斥資近81億元擴大投資臺灣,包括根留企業方案的矽格聯測、爭鮮公司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豪紳纖維科技、成運汽車製造、至信實業及鹿港電器。

截至10月8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015家企業超過1兆3,587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1萬5,011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17家根留企業投資約2,193億元,創造1萬6,155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672家中小企業投資約2,832億元,帶來2萬6,056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52家企業排隊待審。

4286_s.jpeg
圖/ 爭鮮
爭鮮.jpg
圖/ 爭鮮IG

矽格聯測主要從事封裝技術開發與專業晶圓測試服務,封裝服務應用於記憶體產品,測試業務則有前段晶圓測試、後段IC成品測試。為配合市場趨勢,計劃斥資29億元,在新竹科學園區一、二廠,增設無塵室與擴充智慧產線,進一步推升封測半導體產業之市佔率,也將為國內高科技人才創造182個就業機會。

晶圓製造及IC設計公司皆是矽格主要客戶,銷售地區亦涵蓋歐美及亞洲地區。由於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疫情帶動遠距商機以及未來5G應用,都是推波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動能。有鑑於此,

爭鮮公司為臺灣知名連鎖餐飲業者,旗下有爭鮮迴轉壽司、定食8、爭鮮外帶、點爭鮮Magic Touch等眾多品牌,在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皆設有門市,為持續深耕亞太市場,除現有林口、臺中、高雄生產基地外,計劃投入約15億元在臺中工業區興建臺中二廠,配置數條智能化生產線,整廠輸入世界級完整一貫化生產機器,並透過軟硬體升級達到管理效益、建立生產履歷等效能,符合日漸嚴謹的國際食安標準,為亞太地區饕客送上真鮮餐點。

map_desktop.jpg
爭鮮海外佈局一覽表。
圖/ 爭鮮

海霸王旗下業務眾多,涵蓋餐廳、冷凍食品工廠、建設開發、商務旅館及物流中心
等,主要業務為冷凍食品製造與販售,生產的火鍋料供應集團品牌餐廳使用外,亦在全聯、家樂福等大賣場,以自有品牌「海霸王」、「甲天下」銷售給大眾。
繼先前斥資逾6億元,要把高雄85大樓打造為五星級國際觀光旅館後,8月宣布將投入逾23億元,在高雄市前鎮漁港專用區興建「海霸王智慧化綠能食品物流倉儲中心複合園區」,園區規劃倉儲物流、冷凍分裝處理廠、生鮮商場及美食餐廳,形成「生產製造到運輸銷售」一條龍模式。

豪紳纖維科技擁有研發特殊纖維/機能智慧纖維產品的核心技術,著重高科技紡織品的開發、製造與銷售,應用於工業用與醫用紡織品,以自創品牌「AFC」與「iQMAX」行銷中國大陸、美國、日本與歐盟。為提升整體生產效益以及增設3D口罩、擦拭布產線與智慧紡織品,計劃招募本國員工8名,擴大投入近4億元在桃園蘆竹區興建營運總部,配置研發設備、實驗/測試空間,亦於既有廠房導入智慧化聯網系統,積極推動智慧型紡織品發展,是傳統紡織產業轉型為全球高性能纖維科技產業之典範代表廠。

成運汽車製造為臺灣前三大的大客車製造業者,主要產品有大客車底盤、大客車、電動巴士及三電(電池、電機及電控)系統整合,供應給國內各大客運業者。

由於電動車為全球市場趨勢,為此計劃斥資25億元在彰化縣中科二林園區,設立成運電巴智慧生產園區,以此為生產基地,建立DMIT高品質電動車及其零組件標準化產線等,廠內亦導入聯網智慧雲即時監控系統。

期望未來可拓展美國、日本、中東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成為全球電動巴士供應鏈的一環,也為國內創造544個工作機會。

至信實業(股)公司為專業的CNC車銑床設備零件製造並通過國際品質認證的製造商,主要產品有腳踏車、汽車、五金與醫療輔具等零件,銷售遍及全球,在業界頗負盛名。

由於現有廠房空間不足且廠區分散,限制公司營運發展,為此計劃投入逾5億元在臺中潭子區聚興產業園區興建廠房,增添智慧化機器設備,同時引入SMB相關技術及生產管理系統化,有效提升產能、銷貨效率及產品競爭力,消弭原有廠區不足之處,在內需有限的市場規模下,積極開闢海外銷售版圖,同時為國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鹿港電器擁有40多年製造電信用品之經驗,主要產品有匯流排箱、電信箱、動力箱及客製化的電器箱,以自有品牌「照華」行銷於國內,是市佔率前三名之專業品牌,且以充足庫存品、快速交貨在業界佔有一席之位。

隨著市場的快速變化,客戶端要求更高精密度且具高附加價值之產品,為符合時代趨勢,計劃投入逾2億元,在彰化鹿港興建廠房,引進自動化機台、機器手臂,再結合ERP、MES系統,即時將生產資訊精準的傳送給使用者,藉以滿足客戶多樣化之需求,實現公司長遠經營目標,將為國內增加19個就業機會。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從流程再造、智能客服到科技防詐,AI 正在一步步改變台灣金融業的樣貌。根據金管會「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應用人工智慧」調查結果,金融業者導入AI與生成式AI的比例已從29%提升至33%,顯示金融業對AI應用的需求正持續升溫,而AWS亞太(台北)區域的正式啟用,更將加速這股成長力道,讓AI躍升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引擎,推動整個產業快速邁向新局。

在這股潮流下,博弘雲端作為台灣第一家與AWS簽署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New Region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Agreement,SCA)的雲端解決方案專家,如何協助金融業快速導入創新AI應用,讓「智慧金融」能夠真正落地在各個金融場景中?

對此,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陳亭竹給出的答案很明確:關鍵在於從痛點出發,讓金融業能夠以更低的門檻達成數據上雲與導入AI應用的目標。

標準化 × 客製化,雙管齊下加速金融AI真正落地

陳亭竹進一步指出,金融業在推動雲端與AI應用時,普遍面臨合法合規、AI倫理風險、人才不足與組織變革等四大挑戰。對此,博弘雲端提供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進而加速AI應用落地。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孫正忠強調,因為每家金融業對上雲和AI應用的需求並不相同,甚至對AI 技術的要求與精準度都有不同期待。而標準化產品雖能快速導入,卻難以完全貼合每位客戶的營運場景與精細需求,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因此,博弘雲端推出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建構在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架構之上,進一步依照客戶需求進行微調。不僅能讓 AI 回答更加精確,也能更貼近終端客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篩選資料、優化決策,甚至提供行銷策略建議,都能展現更高的效益。

除了透過客製化服務滿足金融業者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博弘雲端亦推出標準化產品驅動金融產業AI革新。從”AICOM”提供的新世代雲智能管理功能,賦能金融IT部門一站式管理雲端資源、即時掌握AI訓練資源運用狀態;到”LEMMA”提供的 AI企業知識代理,藉由LLM (大型語言模型) 摘要與整理重點、大幅減少人工查詢資料的時間,這些產品不僅加乘金融業者採用AI的效益,更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方程式。

RD099049.jpg
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 / 陳亭竹表示: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售前 × 數據雙團隊,一站式滿足數據處理和AI應用需求

金融產業的AI應用百百種,博弘雲端不只提供產業客製化解決方案,更透過技術團隊的深度參與來強化客製化程度。首先是售前技術團隊,該團隊整合公司多年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與專業人才,能在專案初期便與客戶進行需求訪談與技術交流,並據此繪製完整的系統架構圖,確保AI應用精準契合需求,大幅提升專案成功落地的機率。

其次是數據團隊,涵蓋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數據科學家三種不同職能,能與售前技術團隊的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緊密銜接,一站式滿足金融業從數據處理到應用的完整需求。

博弘雲端台灣AWS事業處業務資深處長郭仁傑進一步說明二個團隊的具體運作模式。售前技術團隊在完成需求分析與架構圖後,數據工程師會協助金融業將地端資料搬遷到雲端資料倉儲,並確保數據的正規化與可用性;接著由數據分析師統整數據並建立戰情室、商業智慧分析等應用,幫助客戶快速掌握營運數據;最後由數據科學家根據實際應用情境選擇或開發適合的AI模型,實現提升營運效率或優化客戶體驗的目標。「經過概念驗證與專案的執行,金融業普遍能提升5倍以上的資料處理效率,運用AI提升10~50%不等的生產力」,郭仁傑強調。

RD099024.jpg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 / 孫正忠強調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攜手 AWS 與生態系戰略夥伴,全面備戰金融業轉型需求

除了內部團隊的緊密協作,博弘雲端也積極深化與AWS和第三方夥伴的合作關係,加強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確保能更全面回應金融業多樣化的需求。

「客戶至上一直是博弘雲端的企業文化,」陳亭竹表示,博弘雲端很早之前就洞察到金融業數位轉型的商機,加上AWS當時正如火如荼推進亞太(台北)區域的落地,因而與其展開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的討論,並於2025年7月正式簽訂,成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該協議的AWS核心級諮詢夥伴。

「這是一份區域級的合作協議,必須要有足夠紮實的市場經驗和具代表性的客戶導入案例,才能獲得AWS的認可與信任,」陳亭竹強調,這份協議不僅代表AWS對博弘雲端實力的高度肯定,更意味著博弘雲端可以進一步放大服務能量,串聯更多生態圈夥伴,全面支援金融業的數位轉型。

由於金融業在上雲時,對資安防禦、效能監測、數據管理等面向,可能都有不同需求,博弘雲端自成立以來,便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夥伴攜手合作,包括Palo Alto Networks、Databricks及MongoDB等國際級解決方案廠商,滿足金融業在上雲時的特殊需求。而隨著與AWS簽訂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博弘雲端得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生態圈,為金融業打造更完整的雲端與AI解決方案,全力加速其上雲與創新進程。

專業技術建立信任,博弘雲端成金融業轉型首選夥伴

憑藉卓越的客製化服務能力、與AWS的緊密合作關係及多元的生態圈夥伴,讓博弘雲端在金融領域展現亮眼成果,不只在技術面持續採用創新科技賦能金融業成功轉型,更透過技術專業力獲得客戶高度信賴,某大型金融業客戶在數據上雲專案結束後,主動表示希望繼續合作。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隨著數據上雲後的效益逐步展現,不僅吸引同集團內其他子公司與海外據點相繼啟動數據上雲計劃,更將合作期間展延至7年,藉助博弘雲端的技術與服務能量,持續深化雲端與AI應用,推動整個集團的數位創新藍圖。

1757919697308.jpg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目前除了金融業之外,博弘雲端在製造、零售和公部門也累積了豐富的雲端技術導入經驗。展望未來,博弘雲端除了持續與AWS維持緊密合作、不斷精進雲端技術能力外,更將全面強化在資安託管服務 (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Provider, MSSP) 與技術生態圈的戰略布局,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成為台灣雲端服務業進軍國際的領航者。不僅向海外輸出台灣的成功經驗,更將成為驅動東南亞地區數位轉型的關鍵力量。

更多金融業上雲案例:立即與博弘雲端專業團隊討論

https://www.nextlink.cloud/contac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