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有位朋友跟我聊起了職場應酬這件事,她說某次被主管拉去應酬,酒過三巡,已婚的主管竟然把狼爪伸進她的內褲裡,雖然她後來已離開那個職場,但前東家群組的同事還是有攤就要叫她,不去還會被幹譙。
我相信這樣的事情不會只有發生在我朋友的身上,在各地一定都有著許多相同的恐怖事件正在上演,看看許多南韓的影劇星聞,一堆女星因為受不了職場潛規則而自殺的資訊頻頻,就不難想像這樣的事情一定到處都有。
通常面對到這種性騷擾霸凌,多半會有幾種反應:
1.對方影響自己的升遷:不敢求救也不敢對人說。
2.害怕社會輿論一面倒:會有許多人說是我不自愛。
3.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對方會以:都是「她」勾引我,發動輿論。
如果你也是上述劇情中的當事人,你該怎麼辦?
1.搜集有力證據,如果有辦法錄影錄音請務必存留。
2.刪除相關人等的社群交友平台,開始拉出距離。
3.媒體與律師的友善連結,確認手上的資訊和攻防原則,展開行動。
4.若你什麼都不想做,努力把工作做好,對於沒必要的應酬鼓起勇氣Say no。
親愛的,不論你是男是女,危機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次次妥協,有攤就跟、有酒必到,明明不喜歡卻又不想被討厭,那很抱歉,危險是你自找的,況且那些人根本就不配稱之為朋友。
前幾週我的一位設計師好友,在網路上販售一個沒在用的商品,碰到一個網友,只因為她回應的稍微不如對方預期,居然私訊回應說要強姦她。嚇得我這好友數日難以安穩入眠,請問這樣的人一定都可以教化嗎?坦白說現在許多案件的判決結果是越來越讓人難以理解。但你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收到朋友發訊給我截圖和內文的當下,我立刻轉發給一位律師及電徵大隊的警官確認,在法律上此人已經確定觸法。
至於要不要報警,這個人會不會有報應,報應的下場是否足以讓你解氣,你先不要想那麼多,保護自己的幾個原則和價值觀的提醒是:
1.不要用臉書上的跑攤次數、好友數多寡來定義你自己的價值。
2.不要輕浮:當人每次想到有酒攤就想到要約你,這不是什麼光榮。
3.好女/男孩:懂的分別生活中的「要」與「不要」,勇敢表達自己的原則,是一種保護也是被尊重的開始。
4.沒有模糊地帶:有一些職務,會在一開始招聘的時候就詳述,是需要陪老闆出席活動和應酬的,開始就問清楚,如果無法接受就明說,你不是非要這個工作不可。
職場危機處處都有,有同儕霸凌,向上向下管理,許許多多的面向都需要智慧,但我真心地鼓勵你,把你的工作做好,做到成精。記得最近金鐘獎頒給氣象主播終身成就獎的片段嗎?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也就是功德圓滿了。
責任編輯:吳佩臻、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熱門焦點】
1.大宇資收購全達17%股份意在第三方支付:藍新科技將計畫IPO
2.王品也撐不住了!萬物喊漲,集團15個品牌宣布10/25同步漲價5%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