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經歷吹哨者、大當機等風波後,廣告主紛紛出走!「全通路」是未來行銷趨勢?
臉書經歷吹哨者、大當機等風波後,廣告主紛紛出走!「全通路」是未來行銷趨勢?

近期臉書風波不斷,先是有吹哨者爆料公司以用戶資料安全換取盈利,緊接著是長達6小時的全球大當機,不僅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頁面無法使用,以Facebook帳號登入的其他應用程式與網站也隨之癱瘓,用戶、廣告主只能對著無法運作的頁面乾瞪眼。

經此事件,許多創作者、廣告主開始重新調整內容發布以及廣告投放平台的比例配置,避免因過度依靠單一平台而導致廣告費用打水漂。

臉書的災難,其他社群媒體的福音

10月5日晚間,Facebook及其旗下社群與即時通訊平台發生長達6小時的全球大癱瘓,不僅造成用戶使用不便,許多透過Facebook、Instagram與消費者交流、互動的創作者與廣告主叫苦連天。

臉書隨後於官方部落格致歉,並解釋此次事件由於路由器配置更動錯誤,導致臉書通訊中斷所致。

此次嚴重的當機事件可說是造福了臉書的競爭對手,當天晚上許多「臉書難民」大批湧入其他社群媒體。根據《Bloomberg》報導,主打隱密性的通訊軟體Telegram用戶數一夕之間暴增7,000萬名,創單日註冊數新高,在美國App Store免費軟體下載排行榜上飆升55位,躍居榜首。

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也發布推文,公開支持同樣也主打隱密性的通訊軟體Signal取代臉書旗下的WhatsApp,似乎希望透過此次臉書的故障,喚起更多人重視資訊隱私的議題。

全球大癱瘓後,創作者與廣告主的下一步:全通路策略

使用臉書商業工具的企業數非常龐大,根據官方資料,約有2億家商家使用其免費工具與客戶建立聯繫,活躍廣告商超過1,000萬名,約有80%廣告收入來自中小企業。

影響力攀升得越高,危機發生時所造成的虧損也就越可觀,各家網站對臉書這次大當機的損失估計雖然略有不同,但鉅額的數目都令人瞠目結舌。

美國事實查核網站Snopes預估臉書共損失了7,900萬美元的廣告收入;廣告資訊公司標準媒體指數(Standard Media Index)則指出臉書每小時蒸發54.5萬美元(約新台幣 1,530 萬元),以此次故障時間6小時計算,廣告收益損失突破新台幣9,000萬元。

比起這自家公司廣告收入蒙受虧損,客戶的流失恐怕是臉書最先要處理的危機。據《CNBC》採訪的10位內容創作者與小型商家表示,這次臉書系統癱瘓所造成的損失費用從幾百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經過此次事件,他們開始積極考慮轉換內容發佈、廣告投放的平台。

「消費者在購物、交流時不會只透過單一應用程式,同樣的道理,品牌不能只依靠單一應用程式做行銷。」廣告科技公司Mediaocean行銷長Aaron Goldman認為,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全通路(omnichannel)才是該採取的行銷策略,品牌必須要有個集中化管理平台,以連接各種不同的內容發佈、廣告投放管道。

donate.jpg
比起網頁式的單方面廣告,能夠實際與粉絲接觸,粉絲甚至能直接贊助回饋的這種連結方式,可能成為未來趨勢。
圖/ Flickr CC by Howard Lake

透過與用戶直接聯繫,實際「擁有」這段關係

事實上,對以內容營利的創作者來說,臉書已不是唯一的選擇。今年6月,創作者盈利相關新創公司的投資金額已突破20億美元,「許多人親身經歷後,發現他們只是透過這些平台『租借』與用戶的關係,而不是『擁有』這段關係。」訊息平台Subtext創辦人兼執行長Mike Donoghue認為,Patreon、Cameo、Substack、OnlyFans、Koji等平台讓創作者能夠以更直接的方式與粉絲、訂閱者建立緊密的聯繫,粉絲甚至可以「抖內」支持創作者。

臉書往往會為了擴大觸及用戶群而進行演算法的調整優化,好讓他們能夠蒐集更多用戶數據以進行廣告投放。然而,創作者想要與觀眾建立的是「深厚」又「長久」的關係,而不是蜻蜓點水式的短暫觸及,再加上此次嚴重的當機災難,讓許多創作者另闢新路、經營其他平台,避免未來因過度依賴臉書導致的重大虧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

【延伸閱讀】
1.臉書傳改名!社群平台發展觸頂,轉型靠 VR 裝置開啟元宇宙入口
2.分眾幫品牌畫靶心!精準溝通增加效率,成效提升 30%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

關鍵字: #Facebook行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 智慧大腦時代來臨! beBit TECH 發布 AgentBit,讓行銷決策即時、自動、個人化
AI 智慧大腦時代來臨! beBit TECH 發布 AgentBit,讓行銷決策即時、自動、個人化

AI 行銷進入「主動行動」時代,根據 Chiefmartec 調查顯示,今年已有 44.8% 的企業啟用具代理特徵的 AI 功能,加速零售電商轉型浪潮。AI 顧問科技公司微拓科技 beBit TECH,近期攜手 Google Cloud、益富、汪喵星球等企業,正式推出「AgentBit」全新 Agentic AI 智慧代理解決方案,提供更直觀易用的行銷自動化、更精準深入的數據洞察,並且協助企業實現更卓越的經營成效。

從「數據大腦」升級為「智慧大腦」

AI 正在徹底改變顧客體驗模式。beBit TECH 執行長陳鼎文 Jason 提到,過去傳統的「人、貨、場」關係正在被重新定義,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建立自有第一方數據體系,並且與顧客建立深層連結。「AgentBit 讓 CDP 顧客數據平台不再只是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工具,而是能主動參與營收創造的行動角色,透過雙向、即時串連顧客與商品數據,實現超級個人化經營模式!」

beBit TECH
beBit TECH 執行長陳鼎文認為,透過內、外循環,AgentBit 實現超個人化經營模式
圖/ beBit TECH

串聯內外循環,AgentBit 實現即時、自動、個人化的顧客經營

「傳統 CDP 是『數據大腦』,而 AgentBit 讓它進化為具備判斷與執行力的『智慧大腦』,」陳鼎文指出,在內循環,AgentBit 串聯即時數據,支援 AI 自動化的「人、貨、場」應用;在外循環,則透過 Agent-to-Agent(A2A)模式,與電商平台、CRM 及 LINE 工具等深度整合,形成跨系統協作網絡,即時觸發跨渠道互動,為顧客帶來一致且高度個人化的體驗。

「AgentBit 的推出,不只是工具升級,更是象徵行銷已進入決策自動化、體驗個人化的新時代。」

以更簡化的自動化,創造更卓越的成效

beBit TECH 技術長高偉鈞博士,在發佈會更首次公開 AgentBit 的最新功能:「AI 智慧分眾」、「素材創意中心」與「AI 智慧分析」。他解釋,我們希望品牌不只找到人,而是直接說出需求,精準地找到對的人,並用對的素材與行銷節奏觸達。

例如,在即將到來的雙 11 檔期,AgentBit 能從自然語言輸入中,自動梳理條件辨識出「價格敏感或高回購潛力客群」,生成受眾名單,並同時給出預算建議。而特定的商品,也能運用 AI 商品興趣預測功能,找到感興趣的顧客。「只要說得出來想要的受眾,系統就找得出來!」

beBit TECH
AgentBit 將直覺想法轉化為行銷行動,精準對齊目標受眾與最佳節奏
圖/ beBit TECH

在素材端,結合 Google 最新的 GenMedia 圖像及影像生成技術,包含 Imagen、Veo、Virtual Try-on 與最新的 Gemini 2.5 模型,協助品牌快速產出多版本廣告圖文,例如情境素材、商品目錄與虛擬試穿,實現大規模客製化,縮短跨部門協作時間。

至於分析層面,過去的優化仍靠直覺與經驗,無法系統化、PDCA 過慢,而 AgentBit 透過對話式提問,能即時聚焦真正影響轉換的問題,並提出可行動的優化方案,直接在 CDP 後台一鍵調整,「少試錯、快行動」。

beBit TECH
beBit TECH資深產品經理楊柔芸提到,AgentBit 讓品牌以自然語言輸入需求,即可快速完成分眾
圖/ beBit TECH

產業案例驗證 AI × CDP 卓越營運成效

AI 應用結合 CDP 如何在產業快速落地?擁有超過四十年歷史的台灣專業營養品牌益富策略長宗家瑋表示:「在成人營養品市場,深入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格外重要,透過AI 判斷即時且個人化的互動,我們減少近九成的人力成本,更在一年間註冊率增加 122%,活躍客流量增幅高達 2 倍。」

汪喵星球隸屬於牧羊人集團,作為台灣最大的新創寵物品牌集團,在台灣每五位寵物飼主,就有一位是旗下品牌的消費者。汪喵星球執行長孫宗德提到:「beBit TECH 不僅提供工具,推動回購與跨售業績持續成長,更關鍵的是,幫助我們與顧客建立長久且穩固的關係。」

beBit TECH 致力打造企業級智慧行銷生態系

beBit TECH 作為全台領先的 Agentic AI 與 CDP 顧問科技公司,其執行長陳鼎文表示,「我們希望 AgentBit 成為每個品牌的智慧大腦。未來將持續整合更多 AI 技術與跨產業解決方案,打造企業級的智慧行銷生態系!」

beBit TECH
beBit TECH 期待,AgentBit 成為每個品牌的智慧大腦,讓行銷更智慧、決策更即時
圖/ beBit TECH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