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一手成立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本週宣佈將攜手波音、太空飛機公司Sierra Space等企業合作,在2030年前打造商業太空站Orbital Reef。
國際太空站耗資千億美元打造,至今使用已20餘年,預計將在2030年前退役,各國都陸續開始尋找替代方案,例如俄羅斯就發表離開國際太空站計畫,目標2025年推出全新的國家太空站。
研究、商用、旅遊都沒問題,藍色起源將打造更開放太空站
美國各家公司也都開始爭搶太空站的商機。藍色起源預計,Orbital Reef將是一個多功能的太空站,內部空間與國際太空站相仿,最多可容納10人,具有完整的生活空間與研究區域,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可以使用太空站的服務,並打算為不熟悉太空的企業,提供點到點的完善服務。
藍色起源與Sierra Space的聯合聲明中提到,「航太公司、科技公司、沒有太空計畫的國家、媒體、旅遊業者、企業家、發明家及具有前瞻思維的投資者,都可以利用Orbital Reef的服務。」
「一個商業生態系統將在近地軌道上蓬勃發展,成為新發現、新產品、新娛樂的起源地,建立兼容並蓄的全球意識。」藍色起源副總裁布蘭特.什伍德(Brent Sherwood)表示。
目前與藍色起源合作參與Orbital Reef太空站計畫的公司包括波音、Sierra Space、太空解決方案公司Redwire Space、Genesis Engineering Solutions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但現在Orbital Reef仍在很初步的階段,藍色起源沒有給出預計的成本金額,也尚未知道各個合作夥伴的投資程度。
太空站商機對手眾多,藍色起源能否突圍?
在藍色起源的設想中,Orbital Reef會在2030年於地面建造完成各個模組,並由火箭載運至太空組裝,其中藍色起源研發中的載運火箭新葛倫(New Glenn)將扮演要角,負責大部分模組的運輸。
藍色起源透露,Orbital Reef的各個模組會針對新葛倫火箭的大小、載運能力來設計,只有較小的模組會依賴其他太空公司運輸。新葛倫火箭預計會在2022年第四季首次試飛,載運量可達45公噸。
而身為主要合夥夥伴的波音,也將利用旗下飛船Starliner協助Orbital Reef的營運及維護,主要負責輸送人員及太空站所需的物資。波音目前已就Starliner與NASA簽訂合作,將用於運送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Starliner原先計畫今年夏季展開無人試飛測試,後因技術問題推延至2022上半年。
Sierra Space則計畫提供太空空間模組技術LIFE habitat,其太空飛機「逐夢者」(Dream Chaser)計畫2022年商用,也可以協助人員往返Orbital Reef太空站。
Sierra Space總裁、前太空人珍妮特.卡凡迪(Janet Kavandi)透露,在對外揭露Orbital Reef前,他們已接洽各國政府,協商未來該太空站的使用,其中阿聯酋對此特別感興趣,雙方討論了非常多合作事宜。
另外,不同於長期維持嚴格限制的國際太空站,由於Orbital Reef計畫開放民間使用,無論是企業希望有機會上太空展開實驗,或者富豪想一償太空旅行的宿願,都歡迎造訪這個太空站, 也有望為藍色起源等參與企業創造收入。
只不過,除了藍色起源以外,還有很多企業都在盤算建立商用太空站。NASA曾在上個月透露,自今年上半年發表相關計畫後,已經收到12份商用太空站的開發合約。NASA預計最多挑選四位合作夥伴,給出總計4億美元的太空站合約。
稍早知名軍武公司洛克希德.馬丁也夥同多位合作夥伴,發表私人太空站Starlab計畫,預計2027年升空。太空公司Axiom Space也已經與NASA單獨簽約,計畫打造一個能夠接棒國際太空站的私人太空站。
在各方著眼太空站商機的勢力,都已經展開行動的當下,貝佐斯領軍的藍色起源最終能否突圍贏得勝利,也令人好奇。
【熱門焦點】
全聯砸百億併購大潤發後,下一步劍指家樂福?拆解林敏雄背後的三大盤算
廢棄牡蠣殼變身馬拉松神鞋!台塑助台灣超馬好手羅維銘穿人字拖完賽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