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純網銀第3季成績單公布,這家開戶數、存款都第一!將來銀行開幕得過3關
【圖解】純網銀第3季成績單公布,這家開戶數、存款都第一!將來銀行開幕得過3關

剩下2個月2021年就要結束,今年是台灣的「純網銀元年」,究竟樂天、LINE兩家先開行的業者表現如何?金管會公布第3季成績單,LINE Bank無論是在開戶數、存款金額,都大幅輾壓首家開行的樂天銀行。

外界也關心,先前深陷資訊系統、人事風波的本土團隊代表「將來銀行」,究竟何時能夠開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今年底有機會開行,但是必須先通過三關考驗。

LINE Bank開戶數,超車樂天7倍

從國際經驗來看,純網銀剛開行,除了前期一定會經歷虧損,通常市占也都不高,大約落在2%~3%,不過今年台灣剛好碰上疫情升溫,民眾消費、支付習慣都有改變,純網銀是否能開創不一樣的競爭態勢?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結算至10月26日,第一家開幕的樂天銀行,總開戶數約為6萬戶、總存款數為45億9,800萬元;LINE Bank總開戶數約為45萬9千戶、總存款數為145億1,200萬元。兩項指標中,LINE Bank都是大幅超越樂天,開戶數差了7倍多、存款金額差距約3倍多。

不過,樂天銀行還是有一項指標超越LINE Bank,金管會指出,樂天平均每位客戶的存款約為7萬6,000元,贏過LINE Bank的3萬1,600元。

金管會官員表示,雖然樂天各項數據看起來相對落後,不過每家銀行的策略、鎖定的客群本來就不同,尤其現在開行才一年不到,不能單就這些數字,就論斷業者現階段的表現。

策略、客群不同,樂天: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深入分析,LINE Bank之所以能夠拿下45萬多的客戶,很大關鍵是奠基在通訊軟體LINE本身的基礎上,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就分析,純網銀是新的銀行,要讓客戶認識,溝通上需要下不少功夫,因為LINE服務本來就已經深入台灣民眾的日常,溝通上,跟客戶介紹是「開在LINE上的銀行」,接受度相對高。

此外,近期也推出多檔行銷活動,回饋LINE POINTS點數,都是帶動LINE Bank開戶數迅速成長的原因;反觀樂天銀行,生態圈周邊的服務如:電商、電子書、點數、旅遊,大眾對品牌熟悉度不如LINE普遍,跟客戶溝通上,需要多花一些時間。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LINE Bank明年推保險、餐飲生態圈,總座黃以孟:普通功能也要做出驚艷感受

當然,每家銀行策略不同,樂天銀行先前就曾說過,會鎖定30~50歲的消費者,不會砸大錢做行銷,樂天銀行也跟《數位時代》分享,先前跟Pi拍錢包合作時,正好遇上疫情三級緊戒,很快的把重點放到線上的電商;6月配合政府的紓困貸款,只用兩周時間就推出上線,當許多實體分行大排長龍時,很多客戶透Google找到樂天,短短幾周就撥款近1億,也帶動了開戶動能。

樂天銀行
樂天銀行先前就曾說過,會鎖定30~50歲的消費者,不會砸大錢做行銷。
圖/ 樂天銀行

樂天也指出,雖然純網銀是新型態的銀行,但一般民眾可能會覺得純網銀和傳統銀行差異不大,也需要建立長期信任感。樂天坦言:「如何擴大使用數位帳戶的人口數,是目前主要的跳戰,在教育民眾如何聰明使用網銀的方面,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純網銀可以承做的業務陸續增加,金管會今(28)日表示,已經跟銀行公會研議,開放三人以下合夥的公司,或是股東三人以下的公司,可以開設「第一類數位存款帳戶」。

白話來說,就是企業可以在線上,就申請到跟臨櫃開戶性質相同的銀行帳戶,交易上沒有特殊限制。企業除了可以在一般銀行的數位帳戶開立企業戶,也意味著純網銀業者,可以開始承做企業金融相關服務了。

將來銀行何時開行?黃天牧:年底有機會

身為唯一本土代表的「將來銀行」,上半年經歷了資訊系統不穩定,遲遲無法通過主管機關查核,以及多位主要大將相繼離職等風波,外界都關心到底何時可以開幕?

周旺暾_將來銀行資訊長_曹志誠_將來銀行資訊處資深協理_2021_03_24_蔡仁譯攝-1.jpg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將來銀行應該有機會能在今年底開幕。
圖/ 攝影 / 蔡仁譯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將來銀行應該有機會能在今年底開幕,但是還有三關要過。首先,因為高階負責人換過,管理團隊經過大幅調整,金管會要再看是否適任;第二,是先前檢查局所看到的資訊系統缺失,將來銀行有無改進;最後,是新負責人去將來銀行後,該行策略有無不一樣。將來銀行是否能順利在年底開行,答案很快會揭曉。

最新11月號雜誌《台灣生技新版圖》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line bank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