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擴大元宇宙佈局,宣佈收購虛擬鞋品牌RTFKT!還有哪些野心?
Nike擴大元宇宙佈局,宣佈收購虛擬鞋品牌RTFKT!還有哪些野心?

12/14更新
為了加速進軍元宇宙,Nike宣佈收購虛擬鞋公司RTFKT,交易細節暫未公佈。執行長約翰.杜納霍(John Donahoe)聲稱,此次收購將加速品牌數位轉型的腳步,並融合體育、創意、遊戲及文化為運動員及創作者提供服務。

RTFKT成立於2020年,主要利用遊戲引擎、NFT及區塊鏈等手段打造虛擬產品銷售,最知名的產品是以特斯拉電動皮卡車Cybertruck為靈感打造的虛擬鞋,由於迴響熱烈售價一度高達上百萬新台幣。

RTFKT共同創辦人帕加托(Benoit Pagotto)表示,這是建立RTFKT品牌的獨特機會,他們很高興能受益於Nike的力量與專業知識,「Nike是世上唯一一個和我們在創新、創意及社群有著同樣熱忱的品牌,我們非常興奮能在元宇宙中打造我們的品牌。」

在Facebook宣佈改名Meta,浩浩蕩蕩進軍元宇宙(Metaverse)領域時,Nike也悄悄地為這個虛擬世界做好準備,提出一系列的商標申請打算未來銷售虛擬球鞋、運動杉等新商品。

申請多個商標進軍元宇宙,Nike虛擬球鞋可望推出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資料顯示,Nike在10月底接連申請了7個商標,包括Nike及其標誌性打勾Logo、宣傳語Just Do It、Air Jodan及Jumpman等,目的便是為了未來在元宇宙世界中銷售虛擬的Nike商品。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Nike_756711709.jpg
Nike再次申請了包括招牌Logo、Just Do It口號等商標,被披露即將推出各項虛擬商品。
圖/ pio3 via Shutterstock

根據《CNBC》報導,有相關人士透露,Nike已經將元宇宙設為他們的優先事項,消費者可以期待未來幾個月內,Nike可能會陸續推出虛擬商品。換句話說,接下來Nike有可能會與遊戲或社群平台合作,推出Nike品牌的虛擬球鞋、運動衫等商品。

商標代理人喬許.戈本(Josh Gerben)表示,Nike再次提出申請是為了在新時代保護他們的商標權,避免有心人士鑽漏洞冒名在虛擬世界中銷售Nike品牌商品,同時也代表他們認同元宇宙的概念。

不過顯露Nike進軍元宇宙野心的,不只這一個消息。除了再次申請商標外,Nike近來發布的職缺中,還包含了「鞋類虛擬材料設計師」,以及其他的虛擬設計職缺,同時職缺介紹中也直白地透露,該職位隸屬於數位產品創造部門,將聚焦在推動數位及虛擬革命。

Nike Roblox
Nike先前也與Roblox合作,讓其球鞋在遊戲世界中登場。
圖/ Roblox

實際上,Nike對虛擬世界早有過涉略,被視為元宇宙先驅的Roblox及《要塞英雄》等遊戲,都曾經與Nike合作,讓Nike的招牌球鞋在遊戲世界中登場。先前Nike也申請了運用NFT認證運動鞋的專利。

實體商品「虛擬化」成趨勢,各大品牌紛紛踏足數位世界

元宇宙的其中一個特點,便是用戶將在虛擬世界擁有自己的化身,理所當然化身會需要各式衣裝,這也是為何Nike開始行動,希望能在虛擬世界挖掘出新商機的道理

但不只Nike這麼想,Facebook先前也暗示會與Shopify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聲稱非常期待能夠共同探索在元宇宙中銷售實體及數位商品的可能性。財經媒體《富比士》指出,Facebook宣佈更名當天,美國連鎖超市H-E-B也同步描繪了在虛擬世界中逛超市消費的展望。

甚至有品牌早已經採取行動,美國服裝品牌Ralph Lauren今年就與韓國社群平台Zepeto合作,銷售數十款虛擬版本的服裝、帽子、眼鏡等商品,甚至還打造了虛擬版本的旗艦店、行動咖啡車。

Ralph Lauren Zepeto
美國服裝品牌Ralph Lauren先前就與韓國社群平台Zepeto合作,推出數十款虛擬商品在平台上銷售。
圖/ Ralph Lauren

Ralph Lauren數位長愛麗絲.德拉亨特(Alice Delahunt)指出,擁有2億用戶的Zepeto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元宇宙,為用戶提供了上百萬種虛擬商品,「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市場。」

今年初NFT掀起浪潮時,奢侈品牌Gucci也與科技公司Wanna Fashion合作,推出了虛擬鞋款Gucci Virtual 25,讓用戶能夠在Gucci的App上,以11.99美元的價格買下,並在VR Chat、遊戲平台Roblox等各個虛擬世界中使用。

且不光元宇宙及NFT帶動零售產業邁向「虛擬商品」的風潮,近幾年來從疫情到塞港問題,零售產業的供應鏈接連受到打擊,也促使各個品牌嘗試以線上化、數位化另謀出路。

例如先前疫情導致全球實體活動停擺的時期,去年的赫爾辛基時裝週就大膽推出數位服裝,除了讓參加者能夠線上試穿服裝外,還提供觀眾在區塊鏈平台Lusko上購買各件數位服裝的服務,並可以在Instagram、遊戲或者VR等不同虛擬世界中使用。

資料來源:CNBCForbes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Nike #元宇宙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今日的手機能在艷陽下持續運作,而電動車也能從零下的極地順利駛出,精準感測周遭環境?

看似尋常的應用場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默默進行的「溫度偏移校正」關鍵晶片。這類負責環境感知、並能進行溫度補償的「驅動晶片」,是電子元件穩定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這塊高階驅動IC的研發,長期以來卻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得臺灣眾多在零組件領域傲視全球的廠商,在高階應用市場中受制於人。

矽眾科技鎖定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要替臺灣補足產業鏈缺口

「我們臺灣在零組件領域,其實有很多世界第一,例如在全球市佔率領先的振盪器,但始終難以打進高階產品線,就是因為缺少能驅動這些零組件的高階晶片。」矽眾科技創辦人陳世綸開宗明義地指出產業痛點。他解釋,許多臺灣零組件廠商雖擁有卓越的製造能力,但在高階驅動晶片上卻高度仰賴美日大廠,而國際大廠往往不願開放最先進技術,臺灣廠商因此缺乏在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鏈段的話語權,只能在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中競爭。如何打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關鍵技術,成為臺灣電子產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關鍵課題。

而矽眾科技的成立,正是為了補上這道斷鏈而生。作為少數專注零組件驅動晶片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P)開發的企業,當AI運算與電動車市場爆發性成長,矽眾科技以可重複授權、穩定可靠的矽智財解決方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陳世綸說當高階電子產品對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就更考驗元件必須能在高溫、低溫甚至劇烈溫度變化下維持效能。這正是「溫度補償」(Temperature Compensation)技術的關鍵價值所在。

「矽眾科技的IP 就像貼心的助理,提醒元件「冷了多穿衣服、熱了脫下外套」,透過溫度補償即時調整參數,即使處於零下 40 度的嚴寒或高達 140 度的酷熱環境,訊號依然能保持精準一致。」陳世綸生動地形容 。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解釋,晶片內整合了類比的溫度感測器來偵測環境溫度,並將數據傳送給數位電路進行判斷與分析,數位電路再發出指令,精準校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感測器的參數,確保其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提供正確值,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和功能喪失,例如手機熱當或汽車失靈 。這種「類比感知+數位判斷校準」的整合能力,正是矽眾科技在高階驅動晶片領域所構築的技術壁壘。

陳世綸表示,矽眾科技之所以選擇IP這條賽道,正是看準了其在產業中的獨特價值。作為IP公司,其設計模組能適用於從0.18微米的成熟製程到小於10奈米的先進製程,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需求快速整合,大幅縮短開發週期。這種靈活性,不僅讓矽眾能服務更廣泛的客戶群,也賦予了臺灣零組件廠商快速切入高階市場的機會。

晶創IC補助計畫奧援,矽眾科技以IP挺進高階市場布局全球

然而,IP的研發是條燒錢的漫漫長路。陳世綸坦言,由於IP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與可重複使用性,但要達到這個門檻需反覆測試與驗證 。他透露,矽眾科技的IP中,每個驅動電路區塊都必須經過數次的設計定案(tape-out)與實體測試,而每次的成本都高達數萬至數十萬美金不等。「沒有政府的計畫支持我們根本做不到,」陳世綸感念地表示,而他口中的計畫正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讓團隊得以持續突破與精進,追求每個電路區塊的極致穩定性與精準度。

晶創IC補助計畫的資金補助,不僅加速矽眾科技的測試進程,也成功讓這個具備溫補能力的高階驅動晶片IP跨入車用與AI市場 。陳世綸說明,此IP主要針對高階MEMS零組件,特別是應用於5G手機、低軌道衛星、AI伺服器中需要高頻率、高準確度且耐溫的振盪器 。同時,它也符合嚴苛的車用認證,確保車載系統在極端溫度下的穩定性 。此外,此IP亦可支援手機中的胎壓偵測、高度偵測等MEMS感測器,因未來的電子產品將大量使用這類元件,且需具備溫度補償能力以維持精準度 。

如今,矽眾科技已與美加、日本、歐洲及臺灣等國內外大廠展開合作。陳世綸欣喜地表示,許多客戶原本因買不到關鍵驅動晶片而受限於低階市場,現在矽眾科技的IP補上了這一塊,他們也終於能進軍高毛利產品線。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將矽眾的高階驅動晶片IP導入車用認證流程,未來甚至可望進一步進入低軌道衛星與醫療穿戴市場。

矽眾科技站穩利基市場,與全球MEMS企業共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
圖/ 數位時代

比起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包辦整顆IC的傳統模式,IP公司更像是站在舞臺後方的設計者,協助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表演服、背景道具與燈光效果,讓他們能快速踏上國際舞臺。「我們不做整套產品,但我們讓臺灣的零組件有機會躋身高階應用,不再只是代工。」陳世綸堅定地說,矽眾科技的策略,是站在面對未來5到10年需求的位置上,看見即將來臨的市場缺口,然後在它出現前就先把技術準備好 。

「我們希望矽眾科技未來是跟著全球 MEMS 企業一起共舞,」陳世綸生動的描繪出公司的願景,矽眾科技透過獨特的IP商業模式、關鍵的溫度補償技術以及晶創IC補助計畫的強力奧援,不僅成功在利基市場中站穩腳步,更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開闢了一條高值化的新路徑。這項成果不僅是矽眾科技自身的里程碑,也證明臺灣的IC設計實力,已在全球高階半導體供應鏈中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從過去的「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引領臺灣零組件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矽眾科技
- 創辦人:陳世綸
- 核心技術:5G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矽智財(IP)設計服務
- 資本額:新臺幣1仟700萬元
- 員工數:6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