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輛電動重機出自他手!品睿為何肯花5年磨技術、扛下「沒賣一輛車」的壓力?
全台首輛電動重機出自他手!品睿為何肯花5年磨技術、扛下「沒賣一輛車」的壓力?

除了Gogoro、光陽Ionex兩大陣營外,全台第一輛電動重機ottobike也即將上市。這個幕後推手來自1位年過70歲的越南台商,並想藉此建立起供應鏈國家隊。

品睿綠能
圖/ 今周刊

來自台灣、一輛要價約40萬元的電動重機ottobike,將正式於11月下旬的義大利米蘭車展開賣,最快明年第1季末在台上市,成了台灣首個商業化量產的電動重機品牌。

關鍵推手品睿綠能,其實早在5年前成立時,就曾讓旗下電動重機在國際舞台亮相,好評如潮後,卻一輛車都不賣,選擇不斷精進調整,直到日前通過兩次撞擊測試考驗,才胸有成竹進軍歐洲市場。

「之所以5、6年來一輛車都還沒賣,是因為我認為品質、安全最重要,但現在可以說是開花結果了!」年過70歲的品睿綠能董事長李育奇,說起話來仍有年輕人創業的衝勁,「我不只看好高端的電動摩托車,我也投資電動腳踏車,這條路不容易走,但如果做得起來,那不得了!」

能讓李育奇這麼有底氣,是因為過去30年來,他做的就是高端機車零組件生意,放眼望去,舉凡哈雷、杜卡迪(Ducati)、龐巴迪(Bombardier)都是他的客戶。由他掌舵的OEM(代工生產)大廠越南精密(VPIC),近年也成功轉型升級,不僅專攻國際一線品牌重機零組件,今年的年營業額預計能達1.7億美元。

儘管越南精密的業績持續成長,但李育奇還是嗅到油車轉電車的大趨勢。2014年,他決心投資電動機車,至今投入已超過品睿綠能一個資本額,即使因此「經常被太太罵」,投資意志仍然堅定。

亮點1〉品牌起跑 有零件王當後盾

回想起步時期,李育奇笑說當時只想進口中國零件來組裝賣車,後來發現不對,這些低階品質不穩的電動機車,在越南也賣不出去。「我們浪費兩年,也虧了不少錢,因此決定要往高階、品質好的電動機車去做。」

問題來了,要在電動機車領域做出差異化,並不容易。由於越南精密具備高門檻的重機零組件、整車技術,李育奇的策略是直接從更高階的重機領域切入,同時鎖定40萬元入門價的利基市場,藉此與哈雷、杜卡迪等國際一線品牌做出差異。

李育奇能率先以台灣品牌之姿成功量產電動重機,並銷售到歐洲,第一個優勢亮點是有「重機零組件王」越南精密做後盾。

重機的技術門檻,比一般機車高。他解釋,一般機車零組件廠要切入重機領域,相當不容易,包括零組件的精準度、安全性,乃至於每個製程的不良率標準,都比一般機車嚴苛。品睿綠能在傳統零件技術上,較其他車廠具有優勢,成為快速研發出電動重機的關鍵之一。

品睿綠能
圖/ 品睿綠能

李育奇透露,越南精密在轉型升級階段,想要拿下義大利重機大廠的關鍵零件訂單,便試探性詢問不良率是否落在15%?對方笑而不答,為了拿到訂單,他自主要求不良率控制在5%內,「想盡辦法也要達到這個目標,利潤不是客戶給的,是自己爭取來的。」

如今,越南精密整體不良率已控制在2%,不僅穩定供貨給哈雷、杜卡迪等一線品牌,其國際大廠認證的技術力,也給了ottobike切入電動重機更有利的起跑點。16年底,品睿綠能成立;17年米蘭車展上,電動重機ottobike便首度亮相,隨即吸引來自各國的試乘與詢問人潮。

收穫各界好評後,ottobike並未打鐵趁熱立刻銷售,反倒選擇回頭繼續研發。曾在台灣知名機車大廠任職首席設計師、由李育奇積極找來發展電動重機的品睿綠能總經理許理彥解釋,「電動車概念出來後,大家多半以買菜式造車,像是到了菜市場後,就各取所需地買蔥、買蒜、買薑、買肉,透過這樣炒出一盤菜,這些零件組合在一起確實能跑,但是不是真的匹配?」

「電動車市場上,大家都想搶先機,所以進入市場的速度非常快,但隨之而來的抱怨或危險性與否,也是存在的。」許理彥不諱言,車子一樣能在路上跑,但電池是否過大、動力是否過小都要去檢視。「我們現在做品牌就得按部就班,要用車廠該有的規格規範,測試與驗證一路做下去,因此在調控細節與車輛安全性上,都仍在不斷調整。」

亮點2〉掌握核心技術 搶市場先機

這份愛惜「品牌與品質」羽毛的執著,除了是ottobike研發過程的一大挑戰,也成了它第2個關鍵亮點。

許理彥坦言,在細節上,品睿綠能要求的標準很高,起初包括電池、電控等技術是外包給供應商,偏偏各家廠商都沒有經驗,「他們也把我們當白老鼠在試驗,不僅沒有達到要求的品質,一來一往也耗費多年,最後我們決定回頭擴大自己的研發團隊,要把技術握在手上。」

為此,品睿綠能建立設計研發、車輛控制、電池系統平台、動力系統平台團隊,在研發過程中,團隊也將電池放電、壓差、升溫條件乃至保固等環節標準都定義得非常清楚。雖然在尋找電池模組廠時一度碰上困難,很少有廠商願意接數量一、兩千個的小訂單,最終找到筆電電池模組廠西勝策略合作,雙方在電動機車上互相學習,這才補足鋰電池模組解決方案。

此外,為了挑戰歐洲市場,ottobike也完成層層關卡的車輛驗證,並自行做了兩次撞擊測試,以確保在高速撞擊金屬零件而潰縮後,電池依舊能不受損傷。

在車輛細節與安全性反覆測試後,ottobike首款電動重機將於11月下旬回到米蘭車展正式開賣。該款電動車以充電為主,續航力高達230公里,初步瞄準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市場,潛銷期會透過試乘會陸續在歐洲各國展開,在手訂單已超過兩百輛,預計明年第1季末、第2季初將回到台灣開賣。

至於里程焦慮問題,ottobike曾讓車友試乘,從南投地理中心碑攻頂武嶺,來回不需要充電,海拔落差逾2800公尺,續航力與性能都禁得起檢驗。未來歐洲版將用當地統一規格充電,台灣則以國內統一規格,在中油設置快充站就能隨時充電,並做到兩小時充飽電能跑230公里,相較市售電動機車約1百公里的續航力,ottobike能跑得更遠。

裕電能源車電事業群協理王柏棠分析,ottobike在台灣使用統一充電規格,以中油年底預計設置達兩百座快充站的計畫來看,6都在騎乘上已不具有里程焦慮。而在一般2輪電動車發展下,台灣將有首輛電動重機品牌上市,對產業而言,增添多樣性。

「歐洲市場是我們的試金石,未來除了台灣市場外,下一步瞄準的就是東南亞市場。」李育奇透露,ottobike會採台灣研發、越南製造的商業模式,「5、6年前,我們率先申請拿到越南內銷電動機車的許可證,未來就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在越南銷售。」

品睿綠能
圖/ 品睿綠能

亮點3〉帶頭打群架 組建電車產業鏈

事實上,李育奇打造ottobike背後還有「超前部署」策略,這是第3個關鍵亮點。

首先,他藉此向全球一線重機客戶展現自己有研發、製造電動重機的能耐,有望成為未來積極爭取電動重機代工訂單的一大利器。「如果品睿綠能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對於代工廠越南精密而言,意味著我們已經有能力幫助客戶,提供他們在未來幾十年更好的服務,幫助一線車廠從油轉電的過程。」

除了搶吃電動重機商機,李育奇還想藉由ottobike帶頭「打群架」,在越南組建電動機車產業鏈。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台廠供應商有意願赴越南設廠。

以台語「歐兜賣」(機車)為諧音所創立的ottobike,憑藉多年零組件的優勢,將打造首款台灣DNA的電動重機。許理彥表示,未來目標在23年銷量達到5萬輛,並有掛牌上市計畫。

但實際開賣後,ottobike勢必得先經受住市場接受度、維修保固、品牌實力等國際考驗,未來的美好藍圖才有機會一步步實現。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電動機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