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VR「玩弄」觀眾體感與視野!虛擬世代的影視作品有哪些新想像?
靠VR「玩弄」觀眾體感與視野!虛擬世代的影視作品有哪些新想像?

「在虛擬實境裡,觀眾不再是第三人稱的玩家,而是故事的主角」,VR媒體製作公司EL-GABEL創辦人Antoine Cardon,為未來世界的創作,下了這樣的註解。

文策院舉辦2021 TCCF創作內容大會,論壇中以《理性與感性的牽手共創》作為座談主題。

而感性與理性結合的最佳代表,無疑是受邀分享的VR劇場導演Baboo Liao。他監製過30多場實體劇場演出,去年在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的合作邀請下,首度接觸VR內容設計,便深深著迷於這樣的表現形式,馬不停蹄製作出兩部作品,甚至另一部已經在腦海構思完成,「VR作品充滿五感感官經驗的調度」,這樣的靈活度讓他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

baboo liao 劇場導演
劇場導演Baboo Liao
圖/ 文策院

他認為,虛擬實境的清晰度、同步率不斷提升,讓虛幻和真實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內容創作從過去強調宇宙、奇觀等巨大神秘的氛圍,到現在逐漸走向「虛實交錯」的沉浸體驗,幾乎像是真實發生的場景,只要扭轉一點點的預期,就能給觀眾更大的震撼。

翻玩「體感錯覺」,也能傳達故事內涵

Baboo的第一部作品《色度:賈曼計畫》就出現大膽的手法,利用「體感錯覺」的設計,打開VR頭盔的相機功能,調整透明度後,觀眾就可以像「透視」一般,看見自己的真實身體,卻用特效讓肢體在畫面中逐漸扭曲變形,虛實重疊的景象,模擬英國導演賈曼受到愛滋病毒侵襲後,視力受損之下看見的詭異景象,

色度:賈曼計畫
《色度:賈曼計畫》述說英國導演賈曼罹患愛滋,病毒入侵身體,走向黑暗前夕,勾勒色彩之於同志自我認同。
圖/ 台灣聲響實驗室

「原本容易被忽略的體感,如今也成為創作的一部分」,傳統的的影視、劇場作品,頂多利用聲音、視覺的錯覺來創造驚喜,例如讓龐然大物衝撞過來,或是不斷變換位置的環繞音效,讓觀眾感覺自己無路可逃,但體感是VR帶給觀眾的新感受,當畫面製造出錯覺,讓身體感受同步發生變化,就能帶來更多驚喜。

利用「體感錯覺」的佳作,還有高雄電影節得獎作品《愛在失重時》,利用觀眾在VR體驗中,經常「重力混亂」的特點,隨著兩位主角爭執越來越激烈,所有東西都飄浮起來,觀眾也會感覺自己跟著飄浮到空中,整段劇情是為了呼應關係裡的「失重」,讓觀眾用體感身歷其境,更沉浸在劇情的變化當中。

2021高雄電影節-愛在失重時.jpeg
〈愛在失重時〉為《愛在他鄉》電影製作團隊 Item 7 首部跨足虛擬實境作品,將愛情中抽象的關係變化,具象為失重、分崩離析的超現實場景。
圖/ 圖片提供/高雄電影節

窺視或冷眼旁觀,改變「視野」創造新感受

VR不只讓體感成為內容創作的一部分,當畫面不再只是2D螢幕,「視野」也多了可以翻玩的空間。 Baboo分享自己即將推出的作品《父親的錄影帶》,觀眾在頭盔裡看到的視角,居然不是360度,反而是被限縮在30度、50度的小小框架,像是躲在櫃子裡,用偷窺視角看見父親的人生,漸漸發現父親的性傾向。

在這個作品中,就是巧妙運用「櫃」的意象,讓觀眾從櫃中的視角,對父親這個角色產生理解,而這個限縮的畫面也是導演想表達的內容之一,因為社會看待父親的框架就是如此狹小。視野的大小,就成了傳達創作理念的重要一環。

今年已經奪得3金的VR作品《雅加達敘事》,則是完全相反,觀眾擁有360度的寬廣視角,但是卻站在原地不能動彈,只能轉轉頭,觀察身邊的環境變化,慢慢看見雅加達受到開發、生態破壞的淒涼景象,成為無能為力的旁觀者,坐看一切的發生。用完全不「炫技」的樸實展現,讓觀眾透過自主的視野觀察,感受作品內容,迴響就會更加深刻。

圖五、入圍2021威尼斯影展,獲2021SXSW、2021坎城獎項肯定的互動式VR電影《輪迴》,以科
圖/ 文策院

觀眾才是主人,創作者只能提供體驗

「20世紀是導演的世代,21世紀是觀眾的世代。」Baboo認為,觀眾的參與感將是未來創作最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像過去一樣,由創作者「傳遞」訊息給觀眾,只能提供一場「體驗」,未來想看見甚麼、感受什麼,都由觀眾做主

Baboo相信不只是他,疫情過後,會有更多藝術家都投入研發線上影像,創造出融合虛擬與現實的藝術創作。他建議未來的虛擬實境創作者,先從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出發,思考如何利用VR來配合創作模式,而不是去想「VR頭盔裡可以做到什麼?」,甚至可以翻轉觀眾對VR預設印象,用新科技的視野,為內容創作注入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VR_AR_MR #元宇宙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