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Rush—我們創造了任意門,但裡面卻沒有人?
Meta-Rush—我們創造了任意門,但裡面卻沒有人?

元宇宙其實是一個人云亦云的虛擬掏金熱,可稱之為Meta-rush!而這個話題的熱度在國際社交媒體巨頭的炒作,以及各國一般媒體的跟風下已經夠火紅了,筆者這篇文章反倒想聚焦在如何於此新世界找到具體可執行的方法或模式,初步提供個人一些淺見。

「Metaverse is just an empty space, aka wasteland, without lots and lots of creative virtual human!」這段話其實是與國外業界的一些朋友討論到此現象時,筆者的發言。意思是說元宇宙是一個空殼的概念,目前所謂的國際大廠幾乎都在看如何搶得平台的生意。反而沒注意到,元宇宙會需要更多具創意且有生命力的虛擬人行走其間,但絕對不是用雲端產生的罐頭機器人,而這也正是有想法的小團隊的最佳切入時機點。

group-of-people-sitting-indoors-3184291.jpg
元宇宙看似商機無限,但其實仍有許多元素未被建置,對此領域感興趣的新創團隊不妨掌握時機點切入。
圖/ fauxels from Pexels

然而製作3D虛擬角色過程中會用到的軟硬體工具,其實已經是一片紅海,國內外投入的業者已不可勝數,諸如Unreal的Metahuman, 或Pixiv(Japan)提供的Vroid Studio,甚至是可以回頭用最傳統的Maya或3DMax慢慢刻出來。再說到製作方的話,那新舊競爭者更是各國遍地皆是,後進者的切入點極是難尋。

但放眼有能力將一個新出道的虛擬人培養成公眾人物(celebrity)的團隊卻是屈指可數。全球望去除了幾家日籍的虛擬網紅經紀公司,已各自在其旗下培養出近十數位年收入數十萬美元(單就在Youtube Superchat的打賞論之),其他國家已出道的虛擬人都還在為達成收益化一事上,困苦掙扎。

再則,虛擬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其在Youtube上的訂閱者極端跨國界,而無國界也正是元宇宙的一個基本特徵,任何新創團隊如果能在自己的作品裡加入更多的跨文化元素,則是一個在全世界嶄露頭角的方式之一。

誠摯建議虛擬人的操作團隊須納入新住民的創意,這邊指的新住民不單只是來自東南亞,而是泛指來自非華文文化背景移民或第二代。團隊中最好有能寫軟體程式的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東西仍須透過以程式的方式執行新的概念,而新住民跟軟體工程師這兩者也正是小國寡民的台灣的既有利基點。

shutterstock_1929320531.jpeg
元宇宙才正要開始發展,台灣可以掌握自身優勢,一同朝此方向發展。
圖/ shutterstock

現在全球並未真正形成一個虛擬人的產業聚落,個人以為台灣如果可以在以下的關鍵面向上提供更優質的環境,則可以在跨國企業的巨頭們尚未形成壓倒性優勢之前取得先機,於未來的競爭中仍有機會取得一席之地。

1.定義虛擬人人格

虛擬人還不像自然人或公司法人一樣有著法定的權利及義務,台灣如果可以領先全世界在法律上賦予虛擬人一定程度的地位的話,則可以做為世界的範例。日前發生利用Deepfake類型的技術即是產業發展快過法規的一個明顯案例。

舉例來說,虛擬人可像手機一般,出廠便有著可查詢得到的IMEI號碼。這樣一來不須走到極端如真實世界的實名制,讓虛擬人在元宇宙中保持創意,但又無逾越法律後找不到人負責的問題。

2.虛擬人銀行

虛擬人的法律地位得到解決之後,短期內便可利用現有的銀行體系進行虛擬世界中的交易,簡單來說現行電子支付的二維條碼便可持續在虛擬世界中使用。已被賦有法律地位的銀行也可通過電子支付前進到虛擬世界。長期來看也可介接到可信賴的虛擬貨幣上。

3.元宇宙中的自由港

這一個制度上的領先,需是對全世界開放的。我們大可利用普遍被接受的自由港概念,在台灣的離岸特定區域操作此一概念。所有的虛擬人可連線上來此港註冊為有合法人格的自由人,提供他們有創意的服務以換取現實世界中的金錢,當然在這裡也可成立未來元宇宙中虛擬貨幣跟現實世界的兌換所。這樣可以快速累積虛擬人的人數,形成有規模的虛擬經濟。

產業優勢的建立有些是可以靠整個社會的快速行動得到成果的,南韓政府已經喊出K-verse,要運用他們原本K-pops建立的影響力來取得未來在元宇宙中的一席之地,台灣也不應妄自菲薄,運用自己小規模的優勢,為全球產業指出一個可行方向,為自身在新一輪的產業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吳佩臻、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元宇宙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