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廠撼訊受惠於挖礦與電競需求都熱,今年前3季度EPS14.16元,創歷年最佳成績,董事長陳劍威表示,顯示卡訂單能見度到2022年首季,原因是晶片缺貨,需求高於供給景氣還是很精彩,談到元宇宙商機,他直言只看到兩個世代的對立。
老牌顯示卡廠撼訊過去零工廠,以台灣、中國產能3:7的比例找外包合作廠商生產顯示卡,但過去一年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需求走熱,撼訊宣布5.6億元買下新廠辦,計畫自建產能,陳劍威表示,2022年第2季度將量產,規劃產能3~5萬片,美國需求將優先在台灣生產,可以減少25%關稅成本。
對於顯示卡需求,陳劍威坦言能見度到2022年第1季度都沒問題,對於市場擔心價格反轉,他反而認為不是問題,因為零組件長短腳現象嚴重,市場上還是缺,Q1還是很精彩,供需銜接不上。
陳劍威表示,顯示卡交貨進度從2週變兩個月,主要是晶片缺載板,雖然現在載板廠都在擴廠,但設廠到完工要時間,擴廠來不及趕上需求,今年度顯示卡晶片缺貨是從年頭缺到年尾,業者只能且戰且走。
受惠需求太好,顯示卡現在單價高達300~400美元,第3季業績維持高峰,現在看第4季也差不多。
撼訊因顯示卡價格大漲,需求大於供給,2021年獲利交出亮眼成績,2021年第3季稅後純益1.76億元,年增609%,單季每股稅後純益3.93元,累計前3季稅後純益6.35億元,EPS14.16元。
陳劍威表示,年輕人都在買加密貨幣,這個產品會起來是因為流通性大,他觀察比特幣現象是是年輕世代跟老年世代間「兩世代的對立」,因為年輕人現在已經很難白手起家,被迫在虛擬世界找到成就感,他們寧願在遊戲世界買一些商品,賭一個機會,所以元宇宙跟加密貨幣在年輕人世代一直發酵,很多年輕人購買,但老年人很少碰,很難接受加密貨幣,認為都是假的。
陳劍威表示,過去是年輕人一直買顯示卡去挖礦,但現在使用加密貨幣的人愈來愈多,美國核准發行ETF,監管下要求實名制,顯示加密貨幣發行成本確實比實體省很多,比方台灣發五倍券,發行100億元,很可能印刷成本就要20億元,加密貨幣使用愈來愈多,連比特幣ATM跟VISA卡都現了,薩爾瓦多將一個城市變為加密貨幣城市,外勞未來匯款用加密貨幣更方便,相信各國政府會加強監管機制。
陳劍威表示,比特幣已經只剩下200萬枚可以發行,再挖比特幣沒有經濟效益,現在很多年輕人是挖其他幣去兌換比特幣,比特幣成為虛擬世界裡頭的美元角色。
陳劍威表示,現在用電子支付搭計程車,一整天下來根本沒用到現金,已經是日常一環,因此虛擬跟實體世界的轉接介面中應該存在很大商機,現在很多人將知識產權發行元宇宙(如NFT),年輕世代則將遊戲當成元宇宙,元宇宙的世界還沒有發展趨於穩定,但加密貨幣市場已經開始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