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聯手打造「一條龍式」本土交易所!幣竟創辦人:加密貨幣是最美妙的發明
兄妹聯手打造「一條龍式」本土交易所!幣竟創辦人:加密貨幣是最美妙的發明

採訪進入尾聲,攝影大哥帶著加密貨幣交易所幣竟(BITGIN)的團隊,來到位於光復南路辦公室的屋頂拍照,這裡同時也是執行長張瀚林的辦公室,下午五點剛過,從大片玻璃窗望出去,夕陽剛好灑在台北101上,非常漂亮。

其實,台北101過去也曾是張瀚林的辦公室,他曾經在交易所Cobinhood擔任策略長、行銷長,成為外界對他認識最深的頭銜之一。後來,Cobinhood因為內部經營權風波結束營運,這段經歷,也讓他在區塊鏈領域,有了完整的歷練累積,如今,他跟妹妹張于庭一起經營台灣第四家本土加密貨幣交易所幣竟(BITGIN),持續用區塊鏈寫故事。

意外認識「創業天才」,從行銷跨界到區塊鏈

台科大資工系畢業後,張瀚林曾在短暫在一家IC設計公司任職,上了一年班決定自己創業。曾經做過的項目包括音樂推薦軟體、新聞推薦App,為了磨練自己的行銷技能,張瀚林曾經用比特幣購買一些特殊功能的軟體,而這也成了他與加密貨幣的第一次接觸,「當時只是覺得很麻煩(用比特幣支付),對這些幣沒有特別的心情或感受。」

比特幣
張瀚林第一次接觸加密貨幣,心得其實是「覺得很麻煩」。
圖/ Pexels

不過,幾個創業項目都因為不同原因失敗,2017年,張瀚林接到一通獵人頭的電話,對方告訴他有一位台灣知名的創業家正要做一個新的項目,想要請他加入——這位創業家正是Cobinhood的創辦人陳泰元。

曾被加速器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稱為「創業天才」的陳泰元,是一位連續創業家,高中跳級一年進入台大電機系、22歲就取得台大電信工程所碩士學位,曾開發出戀戀小棧、非誠勿擾等交友軟體,以及跟黃立成合作創辦17直播。

「我當時在網路上搜尋,發現他是創業天才,內心的想法是,想知道我跟他的差別到底在哪裡?為什麼他(創業)這麼厲害,我卻那麼苦命。」

張瀚林_幣竟執行長
身為Cobinhood創始成員的張瀚林,曾擔任行銷長、策略長職位。
圖/ 蔡仁譯

後來,陳泰元決定把重心轉移到區塊鏈上,打造一間交易所,「當時聽到就覺得很吸引人,(區塊鏈)像是一個Wild west(西部荒野)」。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全球首間零手續費數位貨幣交易所Cobinhood,在2017年8月正式成立。

身為Cobinhood創始成員的張瀚林,曾擔任行銷長、策略長職位。當時他的工作主要有兩大塊,一部分是幫企業規劃哪裡可以使用區塊鏈;另一塊是做ICO(首次代幣發行),「那段時間,我把加密貨幣、區塊鏈跟市場的關係,摸得算是蠻完整的」。

可惜的是,儘管Cobinhood曾被前科技部長陳良基點名是最有機會成為獨角獸的新創,最終在經營權風波下變得支離破碎,最終在2020年1月正式關閉。

抓到機會點,「兄妹檔」交易所開張

不過,過去的經驗也幫助張瀚林搶先看到機會,2020年,他投入去中心化遊戲平台Rollin.Games的創業。當時,區塊鏈遊戲相關應用還沒有獲得太多關注,「我覺得有點生不逢時,一直在思考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做」。

而張瀚林的妹妹張于庭同樣也在區塊鏈產業工作,曾是數位資產管理Bincentive的營運總監,2020年末,一位關注區塊鏈產業的台籍投資人找上張于庭,希望能藉由她的專業與經驗成立一家新的本土加密貨幣交易所。

於是張于庭找上他加入,但一開始張瀚林興趣缺缺,「聽到要做交易所,覺得好像還好,因為還在做Rollin.Games,沒特別感興趣」。而且當時台灣已經有MaiCoin、BitoPro、ACE這三家本土交易所了,競爭激烈。

MaiCoin提供-2
圖/ MaiCoin

話雖然這麼說,張瀚林還是找了許多交易所的資料做研究,他發現,日本、韓國的民眾,如果要出金(提領),大多會轉到國內本土交易所,而台灣大多數用出金,都會轉到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等於多數台灣加密貨幣市場的金流,都跑到國外去了。

張瀚林希望從中找到市場機會點,他發現這跟穩定幣(與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USDT匯率、價格的落差有關係;此外,市面上交易所的操作對新手也不太友善,張瀚林估算,台灣持幣人口應該還不到10%,其實還有很多發展空間,加上妹妹張于庭不斷安排投資人跟哥哥見面,才終於說服他加入。

區塊鏈錢包 Blocto 共同創辦人李玄曾是張瀚林在Cobinhood的同事,他觀察,在台灣交易所市場如果是單純的做「交易」的服務,數量已經相當足夠。不過,今年(2021)以來,區塊鏈應用、虛擬資產投資逐漸主流化,隨之而來的詐騙也很多,「提供投資小白,輕鬆好上手、安全的服務,讓接觸門檻再降低,還是有些市場機會」。

於是,台灣第四家本土交易所幣竟(BITGIN)在今(2021)年6月正式上線,由張瀚林擔任執行長、張于庭擔任營運長,是台灣第一家由兄妹檔共同經營的交易所。

張瀚林_幣竟執行長
台灣第四家本土交易所幣竟(BITGIN),張瀚林(右)擔任執行長、張于庭(左)擔任營運長。
圖/ 蔡仁譯

跟市面上的交易所相比,張瀚林認為幣竟有三個主要優勢。首先是操作介面更簡潔、直覺,初入幣圈的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第二則是價格便宜的美元穩定幣USDT,許多新手會從購買穩定幣入手,幣竟降低從中抽取的交易利潤,讓USDT貼近美元匯率。

最後,則是交易的深度,「我們希望成為大家進入加密貨幣世界的入口」。投入創業多年的張瀚林,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降低大眾進入幣圈的門檻,交易所的功能不該只停留在單純的買賣交易,而是應該提供投資等等。

不只是交易所,幣竟要做到一站式服務

目前遇到的痛點是,客戶在交易所買幣後需要到另一個平台放貸、買NFT等等,張瀚林希望可以再提供一些工具,讓用戶可以在幣竟上直接操作其他平台的帳號,從買幣到投資,做到一站式服務,「對新手來說簡單、好入手,在年底改版後,我們有信心使用體驗可以比其他人好」。從六月推出至今,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幣竟累計交易量,已經達到新台幣4億。

金管會今年提出全新的虛擬通貨規範,要求業者必須更嚴格落實實名制、反洗錢等規範,幣竟已經滿足主管機關的要求,並委任凱基銀行擔任「新台幣價金信託保管銀行」,升級新台幣資產管理機制。

自從2009年比特幣問世以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對於金融科技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甚至成為各國政府、指標型企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銀行參與其中,能提供新台幣價金保管機制。

張瀚林_幣竟執行長
幣竟團隊中,也有兩位張瀚林曾在Cobinhood一起共事的同事。
圖/ 蔡仁譯

「他腦筋靈活,時常有很多有趣點子,市場上的新東西結合他的想法,都能變得不一樣」。曾與張瀚林共事的李玄如此觀察。

除了有妹妹張于庭一起經營幣竟,團隊中也有兩位張瀚林在Cobinhood的同事,「有他們在我就比較放心」。回顧過去在Cobinhood的時光,張瀚林認為,現在幣竟的狀態,其實跟Cobinhood創立前期差不多,只是市場對於加密貨幣有興趣的人變多了,經營挑戰並沒有因為過去的經驗而降低。

在張瀚林眼裡,加密貨幣的出現,改變了許多社會的遊戲規則。以前只有券商可以做的融資融券,如今一般人可以透過加密貨幣放貸做到;過去,要是天使投資人、創投(VC)才能有機會投資新創,現在藉由ICO(首次代幣發行)、IEO(首次交易發行),也能參與一間公司早期階段,「我覺得,加密貨幣是最美妙的發明。」

現在,張瀚林在辦公室的屋頂,可以直接看到過去老東家所在的台北101,物換星移,即便位置不同了,心中的熱情與堅持,卻從來沒有變過。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已成企業營運的基本保障,合勤集團整合旗下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打造從基礎設施到智慧防護的完整資安體系,助企業穩健邁向AI新時代。

隨著企業加速推動數位轉型、駭客持續進化攻擊手法,資安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保險,而是企業日常營運的「剛性需求」。看準資安市場商機,合勤集團(Zyxel Group)近年來積極透過旗下3家子公司—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佈局資安防線。在日前登場的CYBERSEC 2025台灣資安大會上,更以「資安特勤,偕同出擊」為主題,展示一個涵蓋AI 驅動的雲地整合防禦、智慧資安維運服務到高規格跨域網路安全與加解密的完整防禦體系,不僅吸引大批與會者駐足,成為展場人氣最旺的攤位之一,更充分展現合勤集團在資安領域的強勁實力與市場吸引力。

兆勤科技祭出雙軌策略,助攻中小企業資安升級

根據統計,2024年的目標式勒索資安事件,高達90%是以中小企業為攻擊目標,顯見,資安防護不再是大型企業才需要關注的課題,中小企業的資安需求同樣迫切且不容忽視。

「然而,中小企業因為缺乏資安專業人才及預算有限,不易做好資安管理,再加上近年來網路攻擊手法多變且複雜,更加深應對威脅的難度,」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一語道出中小企業的資安挑戰。為此,兆勤科技祭出「簡化管理、強化服務能量」的雙軌策略,持續精進雲端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讓中小企業能夠以最少資源完成資安佈署工作。

在簡化管理上,兆勤科技以Nebula雲端管理平台為核心,透過以下3大機制,達到簡化管理負擔的目標。首先,在Nebula平台導入雲地共融技術,讓雲地兩端的安全策略及網路設定可以同步,突破傳統網路設備管理模式只能本地或雲端二選一的限制,也為企業網路管理提供更多彈性,企業可以先採用本地管理,待習慣雲端操作時,再一鍵轉移到雲端,無需重新配置、也不需更換設備,大幅降低轉型門檻,打造跨平台的一致性防護。

合勤科技
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
圖/ 數位時代

其次,Nebula平台除了可以集中管理防火牆、交換器、無線AP等各個網路設備,設定介面亦相當簡單好操作,透過各種方式例如:事先預設基礎設定、掃描條碼即可將設備加入網路等,讓使用者即便不是專業IT人員,可以輕鬆完成設定、掌握整體網路狀態,大幅降低學習門檻與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Nebula平台可以自動接收韌體更新與漏洞修補程式,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忽略系統維護與更新的風險。

在強化服務能量上,兆勤科技積極輔導經銷或通路夥伴建立服務能量,滿足中小企業對網路代管服務的需求。「這是能為中小企業、夥伴與兆勤創造3贏的做法,」蔡明見說明,藉由Nebula平台可以遠端管理的特性,使經銷或通路夥伴能夠一次管理上百個客戶的網路設備,並以訂閱制收取服務費用,成功由傳統硬體銷售轉型為網路代管服務提供者,同時也讓中小企業得以使用網路代管服務,近來,兆勤更推出pay-as-you-go金流方案,協助夥伴降低資金壓力,加速拓展服務市場。

黑貓資訊破除IT與資安斷層,強化內部防禦

合勤集團旗下專注於資安顧問及託管服務的黑貓資訊,自2017年由合勤投控公司資安部門分拆出來後,便聚焦在解決企業 IT 與資安協同作業的挑戰。「企業內網管理的盲點有很多,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是目前最常見也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說。

IT與資安雖然密不可分,但實務上,企業通常將IT與資安劃分成2個團隊,且彼此的工作重點也不相同,IT 團隊專注資源調度、確保系統穩定與效能,資安團隊則忙於應對警報和威脅,這種分工模式不只讓攻擊者有機可乘,更會令IT團隊誤以為資安只會加重工作負擔。

合勤科技
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
圖/ 數位時代

「資安的價值,應該從協助IT部門解決問題開始,而不是增加負擔。」游政卿強調,因此,資安團隊首先要做的就是「與IT同在」,從理解IT團隊的需求、解決痛點到取得信任,雙方才能進一步協作,共同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威脅。

以IT資產盤點為例,這是IT團隊相當重要又很耗時費力的工作,而資安團隊可以透過端點安全解決方案(EDR)進行資產盤點,先協助IT團隊掌握所有終端設備的型號、使用狀況與更新需求,再延伸到端點安全防護議題,如此不僅減輕IT負擔,也讓資安建置更具體有感。

除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外,包括資產與風險能見度不足、過度依賴邊界防禦,忽略內部橫向移動的風險、以傳統基於特徵碼的靜態防禦機制為主,無法有效應對快速變化的動態威脅、對於第三方軟硬體與的安全把關不足等,亦是企業內網管理常見的盲點。

對此,黑貓資訊憑藉深厚技術底蘊,自主研發多元資安解決方案與服務。在解決方案端,推出在如同樂隊指揮家的智慧XDR防護平台,可協調整合多源資安日誌,並結合AI技術大幅提昇威脅偵測的精準度,亦有可部署於地端(On-premise)的SIEM 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對資料落地、合規與客製化的需求。在服務端,不僅提供24 X7全年無休的MDR/SIEM/SOC 託管式監控服務,更同步提供滲透測試、弱點掃描、供應鏈風險檢測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黑貓資訊目前正積極申請ISO 17025資通安全檢測實驗室認證,導入NIST SP 800-115測試流程,協助企業確保所導入的資安方案具備可驗證性與國際標準接軌能力。

在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生存關鍵的當下,資安已成為業務穩定與品牌信任的保證。合勤集團透過兆勤科技的雲地整合資安服務、黑貓資訊的智慧防護與專業服務,以及勤晁科技的高規安全方案「偕同出擊」,建構出一條完整而具彈性的資安防線,讓不同需求的客戶都能享有最合適與全面的資安保障,更有信心邁向AI新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