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大展(消費電子展)開展倒數中,每年都能看到許多創新的科技在此展出,2021年因為疫情取消實體展會,改以線上形式呈現,2022年由於疫苗施打率上升,CES 2022將重返實體展。
科技部Taiwan Tech Arena(TTA)與經濟部及國發會等部會攜手合作,要帶100家新創前進CES 2022,值得一提的是,因應變種病毒Omicron威脅,這次將以虛實雙軌方式參展,透過元宇宙的虛擬方式,讓台灣新創不受地理限制,接軌國際的商業機會。
展會、新創基地,TTA靠兩大策略接軌國際
科技部部長吳政忠談到,台灣有很優秀的人才跟新創團隊,最關鍵的是需要串起與海外人脈、資金的連結。
實際的作法上,除了透過像這次CES 2022的國際展會,還有在台北小巨蛋設立的新創基地TTA,作為新創與國際對接的樞紐,將國際加速器、創投、學研、企業等人才匯集在一起。
TTA從2018年成立以來,協助台灣新創團隊,以矽谷新創生態圈規則進行Pitch、鏈結全球新創生態圈,並提供國際行銷資源與協助,希望能增加台灣新創加速佈局產業鏈結,及全球科技市場機會,強化台灣科技新創於全球生態圈的關鍵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技部也在台南沙崙資安及智慧科技產業研發大樓,成立TTA南部據點,要把台北的TTA國際資源帶到南部,協助全國各地新創,及學研團隊能有更好國際發展機會。
從汽車、嬰兒到飲水,新創如何用科技讓生活更好?
今年TTA攜手矽谷創投以及CES大會,共同嚴選100家台灣科技新創參展,希望創造台灣科技新創國際能見度,更增加其吸引全球資金挹注的機會,幫助更多新創在全球市場發光發熱。
在今年選出的100家新創中,有7家新創團隊獲大會國際媒體高度肯定,包括串流國際(RT Stream International)、雲云科技(Yun yun AI Baby camera)、麥迪創人工智能(Mindtronic AI)、膜淨材料(Mbran Filtra)、圖睿科技(GRAID Technology)、創淨科技(ELECLEAN)、聲麥無線(VMFi Inc)共七家。
近年汽車科技,一直是CES大展上重要的題材,麥迪創人工智能就是專門做自駕車系統軟體,麥迪創執行長江昱嫻表示,他們所研發的軟體,具備AI深度學習功能,可以透過裝在汽車儀表板前的鏡頭,判斷駕駛的精神狀態。
如果系統發現駕駛打嗑睡、恍神,第一步,會先透過聲響、儀表板的畫面,來提醒駕駛打起精神,如果沒效,系統會啟動自動駕駛的跟車功能,讓車輛跟著前方的車輛行駛,然後慢慢停靠路邊,避免事故發生,駕駛精神狀況如果很不好,系統還會打給預先設定好的緊急聯絡人,避免意外發生。
麥迪創的軟體除了可以專在一般車子上,江昱嫻表示,也可以用在像是貨車、公車這類商用車輛上,業者也能用所蒐機到的駕駛數據,即時掌握所有司機的駕車狀態,甚至能透過每位駕駛累積的行車數據,優化車隊管理。
以麥迪創人工智能來說,今年已經是第四次參與CES,也確實透過展會的力量,找到商業合作的機會,江昱嫻說,2022年預計會跟中國的車商合作,推出量產的產品。
此外,像是膜淨材料(Mbran Filtra),主打的就是解決戶外引水安全,團隊設計了一個手指大小的濾嘴,裡面有百級奈米的過濾材料,比方說在登山時,可以將溪水裝進水瓶中,濾嘴就可將溪水,過率成乾淨的飲用水,現在已經,取得國內外各領域廠商的青睞。
另一組團隊聲麥無線(VMFi Inc),他們做的是智慧語音導覽系統,VM-Fi聲麥無線設備,就能連結所有人的智慧型手機,可以如同翻譯蒟蒻一樣,即時的將中文轉化成外語,在後疫情時代線上會議、展會等情境,就非常實用。
如果家中有剛出生的嬰兒,雲云科技(Yun yun AI Baby camera)推出的「 Cubo AI智慧寶寶攝影機」就很實用,這是第一台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嬰兒監控器,能主動偵測嬰兒「口鼻被異物覆蓋、翻身」等睡床潛在危險事件,並且透過手機發送「預警通知」給家長,讓新手爸媽不必在晚上,每一兩個小時就起身查看。
優秀的新創團隊還有很多,《數位時代》採訪團隊這次也會前進CES 2022,帶給讀者第一手的觀察與報導。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