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能自動癒合、心跳解鎖手機!NASA這些太空黑科技如何應用在地球?
金屬能自動癒合、心跳解鎖手機!NASA這些太空黑科技如何應用在地球?

往沸水鍋里扔上一把乾菜葉,不一會菜葉就舒展開來,蔬菜香味漸漸從鍋裡飄出來。

這個神奇的過程,可能你已經重複了數十遍,它就是泡麵裡的乾菜葉,也是太空食品乾燥菜。

NASA
NASA資助的室內蔬菜培育室GreenSense
圖/ GreenSense

太空技術對消費產品的改造還在繼續,衣食住行到處都是太空技術的身影。早在1976年,NASA(美國太空總署)就推出了技術轉讓計劃,商業機構乃至普通人都有機會利用太空技術推出消費品。

最近,NASA更是發布了一份2021年度改造報告,詳細描述了過去一年來基於太空技術改造的各種產品,這些黑科技,真的能讓人喊出Amazing。

2021年,NASA整出了這些黑科技

一畝田產百畝菜

乾燥菜便於儲存和保鮮的特性,讓太空員身處太空也能享受美味,但這也意味著需要一次一次運送資源到空間站補給,為此NASA提出了太空種植的議題。

從上世紀80年代起,NASA就計劃建立模擬生長實驗室,旨在封閉環境中種植植物或農作物,同時盡可能地回收和再利用水、空氣、養分等,使其自成一體,就像它必須在太空或另一個星球上一樣。

black technology
圖/ NASA

起初,模擬實驗室採用了垂直堆疊構造的模式,保證水源充足以及讓燈光模擬的太陽光能盡可能地覆蓋到每一株植物,空氣在植物之間充分流動,帶走多餘的熱量。
NASA的研究推動了相關技術的發展,甚至於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受控環境農業(CEA),即將植物科學與環境控制技術相結合。

農業公司Plenty就採用了NASA的「營養膜技術」,在垂直堆疊的淺水渠中種植幼苗,水以及植物需要的營養成分在水道裡循環,降低整個種植系統需要的資源。

BoweryFarmingInc
使用營養膜技術種植的植物
圖/ BoweryFarmingInc

在NASA的基礎上,Plenty致力於推動CEA技術的發展,如今它們的新室內垂直農業循環系統僅需2英畝農田就能產出傳統農業720畝的作物產量,且耗水量僅為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2%。

幾乎沒有重量的保溫材料

離不開被窩,少不了暖爐,禦寒保暖是大多數人冬季生活的第一要務,而NASA和材料公司AspenAerogels就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

保暖,主流方式之一就是避免熱傳導,避免熱量流失,NASA保存低溫火箭燃料也是一樣,為此它們一直在尋找上佳的絕緣材料。

氣凝膠曾被視作是最佳選擇,幾乎不受熱、幾乎沒有重量,但同時也太脆弱了,無法在日常產品中使用,AspenAerogels提出了一個新的辦法,將氣凝膠融入柔性絕緣毯中。

NASA的支持下,AspenAerogels最終開發出了一種新工藝,在絕緣纖維上塗上氣凝膠,以截留空氣,同時阻止熱傳導。

AspenAerogels
圖/ ifanr

此後氣凝膠材料和工藝不斷進步,AspenAerogels也成為了史上最成功的NASA衍生產品公司之一,它與全球多個品牌合作,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尤其是各種防寒戶外產品。

服裝公司SITKAGear就在2021年推出了基於改進版氣凝膠工藝的戶外產品KelvinAerolite30睡袋,這款產品幾乎是失重的,95%是空氣,具備羽絨服般的保暖性能。

AspenAerogels2
圖/ ifanr

無論是電影《三個傻瓜》,還是各種民間故事中,太空筆都是一個具備傳奇性的產品,耗費上百萬美元研發、在太空中不如便宜的鉛筆、僅僅是為了太空而生?

圍繞太空筆有著太多的故事,有真有假,這次NASA在報告中正式回應了這些傳聞,最初太空員們使用的太空筆其實來自於Fisher公司。

Fisher
太空員沃爾特・坎寧安(Walter Cunningham) 在阿波羅7 號上用Fisher 太空筆書寫
圖/ NASA

Fisher公司創始人Paul Fisher因常見的圓珠筆不好用,漏墨、墨水凝固寫不出字等,為此他研發了一個密封墨盒技術,通過加壓氮氣,推動活塞固定墨水。

當然,這時密封墨盒技術才剛剛研發,仍然會有漏墨的問題,Fisher就暫時將其擱置下來,直到NASA找到Fisher,請他造能在無重力環境下的書寫太空筆。

最終,Fisher改造了密封墨盒技術,在墨水中加入了樹脂,使其固化,只有筆尖與圓珠摩擦,也就是書寫時才能讓墨水硬化,這才有了初代太空筆FisherAG7。

AG7
AG7至今仍在銷售
圖/ ifanr

NASA表示AG7並未耗費納稅人數百萬美元研發,而且由於其出色的穩定性,深受石油、飛機等行業人士喜愛,Fisher也成為了全球最知名筆類品牌之一。
至於不在太空使用鉛筆,是因為它的穩定性不夠好,會出現折斷等問題,在太空艙這種精密系統中使用,容易引發問題。

Fisher
Fisher慶祝公司50週年
圖/ Fisher

NASA研發的諸多太空技術,也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但從技術到各種實用的產品仍然有一段不小的距離,Plenty、Fisher等民營公司,往往在設計應用方面更靈活,能推動技術在更多領域應用。

面向未來的「明日衍生」技術

NASA發布的報告中,除了許多已經改造成各種產品的太空技術,還有部分已經過實測驗證,但未經商用的「明日衍生」技術。

用心跳解鎖手機

指紋解鎖、虹膜解鎖、臉部解鎖,這些基於生物資訊解鎖手機甚至支付的技術,你可能都已經見識過或使用過了,NASA研製了一種新的識別技術——基於心跳。

由於心肌可以發出電信號,而內在傳導系統則會將這部分電信號傳導至整個心臟,心跳識別技術正是基於心臟電信號的峰值幅度、間隔時間等數據識別人體資訊,進而解鎖手機等電子產品。

心跳識別技術的優點在於,不僅要滿足生物資訊數據準確,具備唯一性,同時要求受檢人的身體活性。該技術可應用於身份驗證、司法檢測、金融等領域當中。

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中學生物書中,詳細介紹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輸出氧氣,如今NASA也研發出了一種作用相似的技術。

它由金屬氧化物薄膜組成的光電電池組成,和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部分、以及廉價二氧化鈦複合材料等,共同形成複合反應。

這種複合反應可以捕獲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將其轉化為甲烷等有用的燃料,該技術使用的材料相對廉價,能夠集成式地快速安裝。

自動癒合的金屬

金屬摩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常見,手機、汽車,每次刮傷都可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而在飛行過程中,金屬零件老壞同樣是飛機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MMC
圖/ ifanr

為此,NASA特別研製出了一種新的金屬基複合材料(MMC),它可以修復金屬使用老化而產生的裂紋。
MMC複合金屬由記憶合金增強材料以及低熔點材料組成,加熱時這些成分會將裂紋部分重新融合到一起。

當然,自動癒合技術並不完美,仍然可能會出現修復區域強度降低等問題,根據NASA完成的金屬拉伸和長期使用測試實驗,MMC複合金屬的實際癒合率可達91%。

MMC
圖/ ifanr

這還只是NASA技術轉讓計劃的一小部分,據FastCompany報導,每年NASA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要研發1600件到1800件新裝置,軟體更是高達5500種之多。

但過去20年以來,NASA的技術轉讓計劃僅向220家公司授權,除了要交付5000至10000美元的技術授權費用,公司還需要證明有能力利用好技術。

NASA授權技術和220家公司一起,覆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從手機鏡頭傳感器、運動服、到工業外骨骼裝置,一應俱全。

NASA手套
NASA手套可以避免重複性工作帶來的疲勞,降低汽修工作風險
圖/ NASA

太空技術應用到消費領域幾乎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八院利用太空科技的積累打造出國內首款低成本防撞雷達,幫助測量周邊物體位置,並將其應用到自動駕駛領域當中,相關技術仍在繼續發展。

探索太空,不僅是探索地域邊界,更是探索你我生活的新邊界。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太空科技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