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意能夠盡情揮灑!募資平台Patreon如何幫600萬名創作者得到贊助?
讓創意能夠盡情揮灑!募資平台Patreon如何幫600萬名創作者得到贊助?

隨著網際網路在全球各地的普遍化,越來越多新型的網路商業模式出現,其中,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可說是最受歡迎且最成功的商業模式之一。

美國創作者群眾募資平台Patreon以群眾募資的商業模式為基礎,提供各式創作者一個經營個人品牌事業的服務平台,服務一推出就獲得熱烈迴響,並迅速吸引Tiger Global Management、Woodline Partners、Wellington Management、Lone Pine Capital、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等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和投資機構爭相投資,使Patreon的公司估值快速突破10億美元(約275億新台幣)大關,正式榮獲新創獨角獸頭銜;目前,Patreon在完成最新一輪的融資後,公司估值已一舉飆升至40億美元(約1113億新台幣)。

Patreon
圖/ Patreon

Patreon是由傑克·康特(Jack Conte)和山姆·任(Sam Yam)共同創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美國的舊金山,是一個創作者的群眾募資平台,其商業模式是以傳統群眾募資進行改良。

過去放上群眾募資平台的專案都是希望能獲得一筆一次性的資金,然而,Patreon希望能集結一群贊助者,持續不斷地支持一位創作人,讓創作人能獲得更多鼓勵及動力,並更投入於其創作,而這種支持模式的出現,造福了部落客、YouTube的製片人、獨立音樂人等經營個人品牌事業的創作者。

Patreon
圖/ Patreon

作為贊助者,民眾可以決定以「每一篇文章贊助幾元」、「每天支持幾元」、「每個月支持幾元」等各式各樣的方式進行支持,還可以設定每個月願意贊助的上限,如此一來,就不會因為創作者突然每天發佈很多作品,造成入不敷出的狀況。比如,Patreon平台上有位名叫 Tony Zhou的剪接師,他做了許多分析電影拍攝手法的影片(Film Essay),並在 Patreon 上開啟一個希望能支持他持續製作Film Essay影片的計畫,該計畫的贊助選項就包含「每一個新的影片,贊助1美元」、「每一個教材型、可下載的影片3美元」等各種贊助方案,以供贊助者挑選。

Patreon
圖/ Patreon

作為創作者,原本可能只是因為興趣使然,當透過Patreon平台,創作者每次發佈新的作品後,就可以收到贊助者的金錢贊助、鼓勵與支持,會讓他們更有動力繼續投入創作。此外,Patreon為了讓創作人能專注創作,相較於目前一般群眾募資平台平均收取20%的手續費,Patreon只收取5%的平台費用,讓平台創作人可獲得贊助的大多數金額。

Patreon新穎且實用的服務一推出,就快速吸引《時代》(TIME)、《富比士》(Forbes)、《告示牌》(Billboard)等美國各家知名雜誌的爭相報導,並擄獲眾多創作人和贊助者的心,使平台的註冊量不斷增長。

目前,Patreon已擁有超過600萬名用戶,且有超過187,000名創作者得到至少1位贊助人的支持。未來,Patreon將積極研發功能及拓展市場,以期能早日成為世界最大的創作者群眾募資平台。

參考資料:cn.wsjpatreon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群眾募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