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就收250份離職單,台積電也不再只挑「台清交成」!拆解這波罕見人才荒
開工就收250份離職單,台積電也不再只挑「台清交成」!拆解這波罕見人才荒

「今天聽一位人資主管說,她們公司總人數1600人,在周一上班日就收到超過250份離職單,讓她超崩潰的。」人資經驗超過20年、人資小週末社群創辦人盧世安,2月7日開工上班日在臉書上寫了這段話。

他觀察這幾年台灣面臨人才荒,企業為了找人才,已經主動調整高階主管薪資,累積達到3~4成,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調薪幅度。他判斷,台灣將從2022年延續去年出現的薪資調整熱潮,「在未來10年滾動式累積,員工基本薪資有可能出現會比過往漲一倍半到兩倍。」

年後不少企業主管都大嘆:「員工紛紛離職,好人才那裡找?」

盧世安指出,人才流失對資方是極大的挑戰。回顧歷史,在民國75至84年,台灣是世界的工廠,經濟起飛、景氣欣欣向榮,這10年員工基本薪資翻倍漲。隨著台商外遷及外資撤離台灣,員工薪資停滯了近20年。

「最近5年因為中國本身的問題,吸引台商、外商在台投資、設廠,對人才需求恐急。」他以彰濱工業區為例:「10幾年前那裡很荒涼,現在下班會塞車。」

people
人們遍尋適合自己又符合需求的工作,企業主也苦惱著找不到需要的人才。
圖/ Ryoji Iwata on Unsplash

高階主管加薪5成,基層員工也有1成

再加上疫情後,全球對科技的依賴加劇,台灣是聞名全球的「科技島」,科技產業崛起,對人才的需求更甚以往,「台積電以前員工約近4萬人,現在已經超過5萬人;在過去他們非台、成、清、交畢業的學生不用,現在沒這回事了。」

各領域都缺工,盧世安發現,年後有不少企業願意開出高薪徵才,「一家生技業要找人資中階主管,開價年薪250萬元,可以談到280萬元,在過去200萬元是天花板;一家中小型傳產業者要找廠長,過去年薪不會超過150萬元,現在喊出200萬元。」

他強調:「據我非正式的資訊統計,今年的調薪規模(不論產業),高階約25~50%;中階約10~25%,低階約5~10%。」

104人力銀行也發現,2月企業增才量爆增,搶才企業突破5萬家,是104成立以來最高的一年。「求供比」創3年新高,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分到2.02份工作。

shutterstock_388955362_find job.jpg
據104銀行統計發現,今年企業的徵才量爆增,是104人力銀行開站以來最多的一年,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分到2.02份工作。
圖/ Rawpixel.com via shutterstock

疫情後她幫員工加薪,員旅住礁溪老爺

好人才難找,企業要如何留住人才?盧世安指出,要防止年後離職潮出現,年前就必須努力,若等到員工提出離職單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他分析員工離職員因不外以下三點:

  1. 對目前的薪資條件不滿意。
  2. 升遷機會受限。
  3. 公司的管理及企業文化。

仲誼公關、Wazaiii暨哇哉上課創辦人岳啟儒指出,每年年後都會出現員工離職潮。近幾年最大的不同是新冠疫情爆發後,許多人會更多的去思考未來的事,而且現在年輕世代沒有那麼缺錢,「他們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更高,工作內容有不有趣、生活和工作能否平衡,也很重要。」

她觀察到各企業最近確實都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除受惠於疫情的科技業、物流業外,餐飲業也是,「去年底疫情稍緩,一位朋友的餐廳沒有客滿,我深入了解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找不到員工,所以不敢接太多客人。」另外,有餐飲業朋友告訴她,就算開出時薪300元找兼職服務生,也找不到人。

儘管公關業受疫情影響,業績衰退,去年她依然幫部分員工加薪,「我會依照各人的表現,加薪約6%~10%,因為想感謝跟我一起撐過疫情的員工。」

身為老闆的她表示,留才,除了薪資,還有公司福利和企業文化,「我們公司每年都有員工訓練和年度旅行;我帶員工去過日本、峇里島等國家旅行,去年不能出國,只能國旅,去宜蘭住礁溪老爺3天2夜。」透過全方位留才策略,她的公司員工流動率低、向心力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吳佩臻、錢玉紘

關鍵字: #人才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