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上市的電動車新創Rivian,很快就陷入了量產難關,不僅過去一年裡繳出鉅額虧損,連今年的預期產量也不盡人意,導致股價持續下探。Rivian也準備聘請營運長,協助公司度過眼下的困境。
一年燒掉近50億美元,Rivian上市不到半年股價崩跌70%
Rivian第四季的股東信中指出,2021年第四季虧損達到25億美元,而全年虧損更是高達47億美元。相對地,這一年的交車數卻僅僅920輛左右,營收總計5,500萬美元。
不光過去一年成績黯淡,2022年的展望同樣讓投資者有些失望,預計今年最多能夠交車2.5萬輛,且對此語帶保留。「我們會盡力突破2.5萬輛。」Rivian執行長斯卡林(RJ Scaringe)表示,「但不可能預測到所有情況,由於處於這種環境下。」
Rivian目前兩款電動車R1T及R1S獲得的訂單總數達到8.3萬輛,同時還有與亞馬遜簽訂,將提供10萬輛電動貨車的合約,但以目前的產能來看,恐怕得好一段時間才有辦法消化完畢。
疫情、俄烏戰爭對全球供應鏈帶來了莫大衝擊,大大影響了Rivian的起步。斯卡林認為,現在是汽車產業所面臨最艱鉅供應鏈環境之一,「我們供應商遇到的難題很多,包括針對個別公司的客製化生產、疫情導致的延宕,以及半導體的分配。」
根據《路透社》報導,俄烏戰爭已經導致烏克蘭兩家氖氣供應商停止營運,氖是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的必要原料,去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用掉的氖氣多達540公噸,而這兩家公司就供應了全球45%至54%的半導體級氖氣,供應鏈危機很可能將越演越烈。
不理想的成績直接導致Rivian股價下滑,與去年11月上市時相比,股價已經滑落超過70%,從接近130美元下探至不到40美元。
Rivian過去一直被指將成為特斯拉勁敵,外界期待他們能為電動車領域帶來新的衝擊,但在供應鏈的打擊下遲遲跨不過量產的難關。維德布什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就直言,目前為止Rivian的表現讓華爾街感到失望,從設計面來看,Rivian的產品很有潛力,但他們必須加快交車步調,不再找各種理由。
事實上,在Rivian剛上市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就在推特上潑冷水,強調電動車產業最難的是實現量產及獲利,過去100年來誕生無數汽車及電動車新創,但只有特斯拉一家公司成功克服。
僱用營運長、建設新廠房,Rivian能否突破量產困境?
而為了解決眼下的量產困境,Rivian也宣佈將聘用一位營運長,協助公司應對量產及供應鏈相關的難題。斯卡林透露,「對於我們2022的優先事項,我們一直很注重保證有合適的團隊為我們的任務付出。」
雖然Rivian並未透露營運長人選,僅聲稱本週會進行任命,《彭博社》披露,有消息人士指出,將擔任Rivian執行長的是加拿大汽車零配件製造商麥格納(Magna)汽車製造部門負責人法蘭克.克萊恩(Frank Klein)。
翻開他的履歷,克萊恩曾在戴姆勒服務超過25年,2019年加入麥格納,並從2020年成為子公司汽車製造商麥格納斯太爾(Magna Steyr)總裁,在汽車製造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先前Rivian也公佈正在美國設立第二座新廠房,這項名為「Project Tera」的設廠計畫預計將在喬治亞州展開,耗資50億美元,預計2022夏季開始動工。
根據Rivian的預期,該廠房將是目前伊利諾州廠的5倍之大,佔地2,000英畝,未來員工數上看7,500人,最終產能可以達到每年40萬輛的規模。同時Rivian也宣佈既有廠房會持續升級,增加產能。
目前令人頭疼的量產問題,Rivian正試圖從多個面向解決,當務之急便是提昇年產量,恢復投資者信心,否則在如此鉅額的虧損下,恐怕撐不了太久。
資料來源:Bloomberg、Forbes、InsideEVs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