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搶攻NFT社群大商機!除了發行收藏品,還有這3大變現模式
網紅搶攻NFT社群大商機!除了發行收藏品,還有這3大變現模式
2022.04.14 | 區塊鏈

2021年開始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迅速竄紅,根據KOL Radar網紅數據資料庫爬梳,台灣NFT相關貼文數量在一年內激增近4,400%。這波熱潮驚人的話題性也吸引眾多網紅加入NFT市場,陸續有許多網紅、藝人發行專屬NFT,創造優異的銷售成績與社群討論;也有一批KOL透過研究分享相關資訊,化身專業的知識型NFT KOL獲得社群關注。種種社群現象顯示在元宇宙熱度延燒之際,NFT為網紅帶來豐沛流量,更有機會成為網紅在IP與內容變現上的新趨勢。

面對科技不斷創新,網紅是如何跟進時事與環境,善用資源擴大粉絲經濟呢?KOL Radar透過獨家AI數據庫爬搜與NFT領域相關的網紅,深入解析網紅加入NFT熱潮的動機,並統整網紅應用NFT的案例,協助創作者及品牌主了解利用新科技創造話題與互動的秘訣,以及背後成功的關鍵因素。

台灣NFT相關貼文數量統計
台灣NFT相關貼文數量統計
圖/ KOL Radar

一、變現模式:利用會員制凝聚粉絲,創造社群增進歸屬感

粉絲互動率對網紅而言是重要的經營指標。互動率能顯示出網紅的實質影響力及粉絲的黏著度,是品牌主挑選網紅時經常衡量的指標。在NFT風潮席捲下,有些網紅善用NFT「不可替代」的獨特性,為持有者建立專屬社群並經營會員制,藉以凝聚粉絲、創造更多互動。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圖文作家YouTuber Onion Man發行專屬NFT「Onion Meta」,持有者可加入專屬社群,群內將不定時抽獎贈送限定周邊,未來還能依比例獲得「洋蔥星球」銷售分潤。持有「特卡」的成員還有機會成為OnionMan影片內的特殊人物,甚至參與各YouTuber線下餐會。網紅姚采辰也以NFT販售共三種等級的「粉絲會員證」,持有NFT的粉絲可享有「采辰專屬聊天室」、「專屬影片專區」、「代言商品預購權/折價券」等優惠和福利。

網紅導入「會員經營」的概念,建立專屬社群與提供代言產品的優惠折扣,強化持有粉絲的「專屬感」和「稀有感」。而不定期舉辦的線下活動與限定周邊,將粉絲從虛擬帶到現實,透過NFT給予粉絲賦能,也幫助網紅深化與粉絲間的互動。透過Google Trends搜尋「姚采辰」,發現在2021年聖誕節發行NFT後,「姚采辰」搜尋量飆高。顯示姚采辰透過NFT專屬會員證不僅深化粉絲關係,也擴大個人品牌知名度。

姚采辰搜尋熱度趨勢
姚采辰搜尋熱度趨勢
圖/ KOL Radar

二、行銷策略:宣揚作品與理念,擴大個人影響力及知名度

順應NFT的討論熱度與做為「收藏品」的核心價值,有部分KOL將NFT做為個人作品或理念的行銷宣傳管道。透過NFT導入「募資」的概念,集結粉絲的支持,並達成高度的曝光效果。

「阿卡貝拉CACA&BELLA」是台灣第一個發行NFT的YouTuber,為了慶祝台灣同婚法案通過兩周年,兩人推出限量100套夢幻婚紗NFT創作,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全數捐給「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唯美藝術創作及支持同志的實質行動獲得大批粉絲支持,NFT開賣一小時即完售。

創作者透過精緻獨特的NFT作品,不僅達成創作里程碑,也能高效將作品與理念行銷出去,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並支持。深入觀察阿卡貝拉CACA&BELLA釋出NFT消息貼文及影片下方的留言,許多粉絲熱烈表示支持阿卡貝拉CACA&BELLA婚紗NFT的含義,並引起了更多人對同婚議題的討論。

阿卡貝拉CACA&BELLAYouTube
圖/ KOL Radar

三、NFT知識型網紅崛起,提供產業趨勢內容

除了發行自己的NFT創作,也有另一群網紅是以「買家」身份進入NFT市場,透過研究、彙整資料,統整實用乾貨分享給幣圈玩家,成為專業的NFT知識型網紅。由於NFT爆紅至今的時間不算長,加上產業性質屬知識門檻較高的加密貨幣領域,仍有許多民眾不了解NFT的概念。NFT知識型網紅的出現,不僅幫助了這些想要進入NFT市場卻求助無門的人,也有效增加網紅自身的曝光度,建立個人品牌形象。

知識內容創作者「工具王阿璋」熱愛分享資訊與實用工具,從2021下半年開始也陸續分享許多關於NFT的知識和教學,例如「解鎖NFT購買方式,超完整新手教學」貼文,阿璋針對新手以淺顯易懂的精簡圖文,從註冊到購買完整教學。由KOL Radar網紅數據庫觀察,該則貼文的互動率為網紅Instagram近三個月平均值的2.18倍,成效相當不錯。

KOL「工具王阿璋」社群成效表現
KOL「工具王阿璋」社群成效表現
圖/ KOL Radar

財經YouTuber「每日幣研Alvin」接觸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產業超過四年,頻道影片分享許多關於加密貨幣的基礎知識、最新市況、投資心得,以精闢解析獲得觀眾愛戴。每日幣研Alvin曾發布一支NFT製作影片:「NFT製作全教學,新手小白也能在9分鐘上傳自己的NFT!」在影片標題點出針對「新手」教學,並且在短短「9分鐘」內即可完成,降低觀眾對進入新科技的心理門檻。

影片中詳細介紹NFT的類型、創建錢包步驟、鑄造NFT方式,簡短的影片滿滿乾貨。透過KOL Radar數據庫比對觀察,本支影片觀看次數超過11萬次,為網紅YouTube頻道近三個月平均觀看數的11.3倍。顯示網紅透過自身專業與用心研究,以淺顯的方式幫助觀眾掌握新趨勢,能使網紅成功獲取亮眼成效。

KOL「每日幣研Alvin」社群成效表現。
KOL「每日幣研Alvin」社群成效表現。
圖/ KOL Radar

無論創作者是否決定進軍NFT市場,案例中網紅們利用NFT達到社群凝聚、帶給粉絲實質效用的思維,皆是圍繞著「經營粉絲經濟」的核心理念出發,十分值得參考,或許在未來也會出現更多網紅與品牌合作發行NFT的例子。透過這波NFT浪潮中的洞察可以學習到,創作者與品牌應該思考如何順應環境變遷,持續在內容創作、行銷手法上創新,善用手中資源創造更多價值,將個人或企業品牌深植粉絲心中。

本文授權轉載自:KOL Radar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關鍵字: #KOL #NF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研究機構IDC指出,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AI Infrastructure)市場自2019年以來皆呈現兩位數成長,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2,000億美元,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是AI伺服器相關投資。看好AI帶來的市場機會,台達早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因應晶片、企業、雲端服務供應商等不同類型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電源方案。

為什麼台達能搶先布局市場?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鄭謝雄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不僅從技術創新、產品組合完整性,以及產品品質等面向切入,更與客戶進行緊密合作,從市場痛點出發,攜手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

台達電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 鄭謝雄
圖/ 數位時代

AI基礎設施崛起,電源管理朝向高供電密度、供電穩定度與電源機櫃靠攏

AI的日新月異不僅重塑了運算架構,也加速電源管理變革。首先,有別於傳統伺服器的單一顆電源供應器(PSU)功耗較低,AI伺服器PSU功耗大幅上升至最高12kW,這也讓單一AI伺服器機櫃所需電力來到120kW甚至更高,傳統電源管理系統已經不敷使用,必須在相同體積下輸出更高瓦數,逐步提升供電密度。

其次,AI伺服器與機櫃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供電密度這個議題,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也至關緊要,理由在於,傳統CPU的EDPp峰值僅較平均值高出30%,GPU的EDPp峰值則高達65%。由於AI運算會造成劇烈電力波動,連帶影響電網負載能力,因此電源系統必須搭配高功率電容模組(Power Capacitor Shelf),透過內建的超級電容及放電或儲電,穩定電網運作。透過該模組以及備援電力單元(Battery Backup Unit;BBU)穩定電力供應,才能避免AI系統平台損害。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鄭謝雄認為:「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增長、GPU跟加速器的功耗密度節節攀升,以及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需求,AI伺服器與機櫃的總功耗將只增不減,傳統分散式電力架構不敷使用,集中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將帶動市場對電源機櫃(Side Power Rack)的需求。」

從全方位解決方案到專業服務團隊,台達致力滿足客戶的多元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

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將電源系統從AI伺服器機櫃裡獨立出來,作為專門供電用的機櫃。台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早在許多年前即開始關注高效能運算(HPC)與AI伺服器等議題,鄭謝雄指出,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因應算力需求高漲帶動電力不斷往上走,因此才需要將電源系統跟負責算力的AI伺服器分開,單獨將機架式電源、BBU、高功率電容模組、交換器等放置在一起,解決伺服器機櫃空間有限的問題,這也是台達在COMPUTEX 2025展示的800V HVDC電力架構的一個重點,也能優化電網到AI機櫃的電壓轉換效率。

台達電
台達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源方案
圖/ 數位時代

台達合作夥伴非常多元,從晶片商、企業客戶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因此除了觀察市場趨勢,也會因應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此,鄭謝雄強調:「每一個客戶的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都不相同,台達除了透過模組化的方式提供包含電網到晶片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更透過一站式專業顧問與客製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舉例來說,同樣是5.5kW的電源方案,台達會在客戶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度合作,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規格,因此需要一個懂電力電子技術、系統設計與產業知識的專業團隊提供最佳後援,這也是台達長年深耕電源技術能帶來的優勢。

另外,台達除了提供單一產品,也依照客戶不同需求合作,提供一站式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如此次在COMPUTEX展出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就整合了AI伺服器、1.6T交換機、電力、電池備援系統、液冷系統等,讓客戶在安裝上能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完成資料中心建置,滿足AI運算、邊緣運算跟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需求。

持續深入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生產,敏捷回應瞬變市場需求

為提供客戶最佳產品服務,同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台達每年投入總營收的8%到9%進行研發。以電源管理與散熱這個領域來說,台達為了因應科技突破與客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在研發部份就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也持續改善自動化生產製造流程,確保客戶需要的關鍵產品能準時、穩定量產交貨。

鄭謝雄進一步解釋:「考量全球在地生產趨勢,以及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議題,我們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就同時思考如何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目標是每一代產品的自動化比例都要比前一代高,確保在技術創新之際,有可靠的生產後盾可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

在AI新世代來臨之際,台達不僅持續關注AI應用、語言模型、加速運算與基礎設施變革,同時也針對電源管理與散熱方案扮演關鍵角色。透過長期研發投資、模組化創新產品設計與自動化生產製造等方式,台達提供了客戶節能、高效、穩定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從電源到晶片、從伺服器到基礎設施的多元需求,與客戶攜手實現綠色AI的願景。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