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花4年結親夏普!鴻海如今靠速度取勝,如何吃下日廠主導數十年的電動車新市場?
郭董花4年結親夏普!鴻海如今靠速度取勝,如何吃下日廠主導數十年的電動車新市場?

2016年4月,時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歷經四年追求後,終於在大阪與日本夏普簽署投資協議,正式入主這家日本百年家電大廠,是當時台灣金額最大外國企業併購案,也是極少數日本大企業被台資入主的案例。

2019年6月,郭台銘交棒給劉揚偉,隔年劉就提出鴻海的3+3中期成長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要運用鴻海操作嫻熟的消費電子代工模式及全球供應鏈管理經驗,集重兵發展電動車。

時間轉到2022年2月,鴻海與泰國國家能源集團PTT的合資企業Horizon Plus成立,其位於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電動車(EV)工廠預計今年中開始建廠、2024年投產,準備從東南亞最大汽車市場的泰國做起,未來行銷整個東南亞。

從郭董交棒給劉董到現在,才過了不到三年。

這或許意味,鴻海將再度發揮速度優勢,打敗決策速度牛步的現有日本車廠,在電動車的全球大浪潮下,先一步攻下東南亞的全新EV市場。

「日廠在電動車投資及合作夥伴上的決策,一直很慢」

Model C
圖/ 侯俊偉

「日本汽車製造商在東南亞是優先推油電混合車,而且日廠在電動車投資及合作夥伴上的決策一直很慢。」

這句話不是出自鴻海集團或泰國PTT的高層,而是出自長期觀察東南亞製造業發展的日本重要產業研究機構、野村總合研究所泰國分公司的資深研究員山本肇。

以泰國為主的東南亞汽車市場,數十年來都由日廠主導,為何以消費電子產品代工的鴻海,有機會打開本地全新的電動車市場?

泰國目標「30@30」 國營石油巨擘PTT挑大樑 找上鴻海合作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1. 泰國希望到了2030年,電動車產量要佔整體汽車產量30%,這項目標就是由PTT負責執行。

去年5月底鴻海宣布,與PTT簽署合作備忘錄,目標是共同為泰國電動車產業建立以生產EV和提供關鍵零部件為主的開放平台。該平台的軟硬體服務對象,將面向泰國所有汽車業者,協助它們在泰國和東協市場加速生產及銷售電動車的生產和銷售。

去年8月PTT執行長Auttapol Rerkpiboon表示,這項合作是PTT重要里程碑,在未來能源時代,特別是交通運輸和移動產業變化下,將加速PTT掌握永續增長的EV價值鏈。

他認為,與鴻海合作將有助汽車產業達到生產品質目標,也符合全球永續標準,並幫助泰國成為亞洲的電動車製造中心,同時也響應泰國政府的減碳政策,擴大電動車產量以減少排放量。

  1. PTT旗下電動車子公司Arun Plus執行總監Ekachai Yimsakul接受日經採訪時表示,雙方合資公司Horizon Plus將把鴻海的手機代工模式運用至汽車業,該合資公司將以台灣開發的軟體及平台,在泰國為品牌商製造整車,首發客戶將是中國的合眾汽車。

他說明,汽車品牌商與製造商共用汽車工廠,不論在支出及時間都能省下更多。

報導提到,合眾汽車不僅計劃在泰國生產右駕車,也希望把右駕車出口至印尼及馬來西亞。

  1. 泰國長期是東南亞的汽車製造重鎮,日本Toyota、本田等大廠在泰國生產汽車已有數十年,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垂直供應鏈,但電動車需要的零組件只有傳統汽車的一半,組裝也更容易,因此在水平供應鏈整合的可能性更高。

Ekachai Yimsakul表示,PTT已經有集團內其他事業投入電動車電池及充電樁等相關硬體,並希望本地的汽柴油車零件供應商加入電動車的行列,建立本地的電動車生態系。

鴻海電動車在曼谷車展亮相 打響在東南亞名聲

鴻海旗下鴻華先進打造的Model C電動休旅車及Model E電動車,3月底在第43屆泰國曼谷國際車展亮相,其中Model C獲頒發「最佳節能休旅車獎」,Model E以科技創新獲頒「最佳概念轎車獎」,意味鴻海血統的電動車已在東南亞打出名號。

鴻海劉揚偉董事長與Model C車款,是以電動車開放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定位上為純電本質最適化SUV
圖/ 鴻海

去年8月底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透過視訊,在泰國曼谷舉行的年度能源產業會議「亞洲能源未來」(Future Energy Asia)中做專題演講時表示,鴻海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的電動車合作案,可望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帶動經濟成長,並形成在地的電動車供應鏈。

「到了2025年,我們的BOL(build、operate、localize;生產、營運及在地化)模式將創造工作機會、激勵產業成長,並形成本地的供應鏈及標準。預期到那時,合資企業可以幫助泰國政府達到「30@30」的政策目標。」

「同時,它(合資公司)會成為泰國頂尖的EV企業,並在泰國IPO。」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