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la宣布啟動IPO程序!2年內優先在台灣上市,員工數也要擴大至200人
iKala宣布啟動IPO程序!2年內優先在台灣上市,員工數也要擴大至200人

iKala(愛卡拉)於今(12)舉辦媒體記者會,宣布已啟動IPO程序,將在2年內IPO。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首圖中)表示,上市地點將以台灣、直接上市為優先考量,「但這2年資本市場變動的很快,如果到海外上市,考量點也會是業務關係。」

2021年iKala的營收約在新台幣10億元大關,旗下2大產品線:雲端與商務(包含KOL Radar與Shoplus)營收占比約為6:4。而iKala在2021年底也增設AWS服務,目前還未能對營收有明顯的貢獻。此外,程世嘉也透露,iKala將在台中設立辦公室,主要將以業務與技術人才為主,並將員工從150人擴展至200人。

採混合辦公模式、70%座位為流動辦公桌

【圖說一】iKala 新辦公空室啟用,主打靈活度、凝聚力和生產力三大關鍵,迎戰疫後混合辦公浪潮。.j
iKala新辦公室中,70%的座位為流動辦公桌,並擴增交誼廳的大小,希望能讓員工可以自在交流、激盪更多創意。
圖/ iKala

iKala也在今日亮相全新整修的辦公室,其中70%的座位空間規劃為流動辦公桌(Hot-Desk),除部分C Level、BU Head、團隊領導,以及會計、人資等有固定座位外,大部分的員工都將採取自由選擇座位搭配置物櫃的新模式,來因應實施的混合辦公模式。未來iKala員工夥伴將與團隊討論,自由選擇是否進辦公室。

根據iKala於去年三級警戒期間進行全員工防疫政策調查,發現有42%的員工認為在家工作效率較佳、且約一半的員工在疫情後仍偏好能在家工作。以實體辦公室期待來看,有91%的員工表示,重返辦公室最期待的是能夠面對面與同事交流、47%則期待享有公司福利。

因此,除了流動辦公桌之外,iKala將交誼空間擴大為2倍,並針對有個人專注、獨立工作需求的員工,增設5間個人工作艙;亦將會議室遠端協作設備升級,因應更多遠距會議的工作模式。多元的空間選擇將能提升員工的個人自主性及跨團隊協作效率。

搶人才,不只是薪資,更要給夥伴「工作的意義」

之所以給予員工夥伴更彈性的座位選擇,以及採用混合辦公的模式,是為了因應「搶人大戰」之下,人才所注重的彈性。

前Google董事總經理、現任iKala董事的簡立峰(首圖左)表示:「薪資固然是人才選擇工作的條件,但是工作的意義很重要,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在台灣為全世界的公司工作,只要電腦螢幕切個畫面,就換了一家公司。」

而程世嘉也強調,人才相當注重「成長性」,所以iKala會投入資源在課程、訓練、輔導、教練員工夥伴,「現在是人才挑公司、不是公司挑人才,如果有人才加入iKala卻沒有成長,那就是公司的失職了。」

隨著Z世代(約是1997年~2010年前期出生)步入職場,在iKala工程團隊中更有15%的占比,也讓現代主管必須了解如何管理這群新世代的員工。

「Z世代有個很明顯的特質:聰明,他們取得資訊的速度很快,用Google搜尋、影片、社群問人,很快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相對的,他們也比較缺乏耐心,希望可以即時、頻繁地獲得反饋。」程世嘉說。

iKala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龔師賢(首圖右)也說:「Z世代真的跑得很快,主管要學著拉住他們,卻又不能給予太多的限制。」

責任編輯: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關鍵字: #IPO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