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來對遊戲、直播產業動作頻頻,除了去年祭出限制未成年人玩電動時間的規定,日前也有風聲傳出中國當局正在草擬有關打賞限制和內容審查的規。而就在上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加強管理遊戲與直播平台的通知,藉由更嚴格的規範清掃未經政府批准的內容。
近年來像是直播或是短影音的新興網路平台不斷崛起,不但為新媒體產業注入活力,也帶來很多商機,直播主靠著打賞機制和業配佣金或是代言可以賺取數百萬美元,但主管機關也觀察到網路直播亂象和青少年遊戲沉迷所帶來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他們認為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未經主管機關批准通過的遊戲不能透過任何方式進行直播或轉播,如果要轉播境外的遊戲節目或比賽,也應該先行向相關單位申請報備,經過同意後才能進行後續活動。
根據研究公司Niko Partners的資深分析師Daneil Ahmad表示,雖然很多遊戲在中國並未正式提供服務,但卻透過像是虎牙、鬥魚和Bili Bili等直播平台廣為人知,其中《艾爾登法環(Elden Rings)》這款遊戲在中國還未經授權,不過在直播平台上已吸引了一天1710萬的收看人次。
而騰訊也宣布關閉一項「網遊加速器」的服務,這項服務本來可以讓中國用戶可以翻牆遊玩未經政府許可的外國遊戲,官方聲明表示接下來的升級改版僅會支援大陸本地的遊戲加速。
早前中國政府規定未成年人每周不能玩電腦遊戲超過3小時,本次的規定也新增了更全面的未成年保護機制,希望藉由「青少年模式」防止遊戲成癮,更祭出未成年人禁止付費贊助直播主的限制,並規劃完善的退費機制,讓平台的未成年保護機制可以有效實行。
除此之外,這份規定也載明平台應針對播出內容和演出者進行嚴格把關,若參與直播的主播和嘉賓有負面評價則不應選用,演出者也須保持理性健康與用戶互動,抵制「畸形審美」和「飯圈」亂象。
遊戲審查許可的工作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所負責,他們於上周發布一份授權名單,其中只有45款遊戲取得許可,且並不包含身為中國最大遊戲開發商騰訊和網易兩間公司所開發的任何遊戲,相較於去年七月所發布的核可數量少了近5成, Pillar Legal律師事務所上海辦事處之負責人Charles Yu表示,如果本次的管理規定嚴格執行的話,很可能對遊戲公司造成重大的影響。
參考資料:Reuters、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責任編輯:吳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