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界Uber」泓德創新板上市!助攻下小企業買綠電,拆解背後的一條龍模式
「能源界Uber」泓德創新板上市!助攻下小企業買綠電,拆解背後的一條龍模式

泓德能源在今(6)日於創新板上市,每股價格為110元,更成為今年第一家在創新板上市的企業,開盤即跳空至漲停價121元。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日指出,創新版今年目標上市數量為10家。接下來即將掛牌的同屬能源企業,為將於3/14上市的雲豹能源。

泓德能源以「能源界Uber」為定位,致力於讓企業買到更便宜的綠電,這個商業模式如何運作,他們目標又是什麼?以下為2022年6月報導:

長期以來,台電一間電力公司滿足民生、工業的用電需求,自《電業法》2017年修法開放民間企業參與發電與售電後,「純賣綠電」的電力公司全台多達22家,如雨後春筍般增加,特別是近年國際追求淨零排放趨勢,國內因應國際供應鏈、RE100要求讓使用綠電的企業大增,促進台灣綠電交易市場活絡。

不只是台積電、台達電等大企業,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因應供應鏈要求也有綠電的使用需求。瞄準中小企業購電需求,以「能源界Uber」為定位的智慧綠電公司泓德能源將推多對多的交易模式,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讓企業能夠方便買到便宜的綠電。」

需求孔急!企業綠電購買價格年增5%

泓德能源旗下子公司星星電力,自2021年取得受電業執照後,已為國內玉山銀行、台灣大哥大等超過30家金融、電信業龍頭業者轉供超過750萬度綠電,預計今年下半年可轉供2800萬度綠電,速度跑得相當快。

今年6月初,星星電力和電池製造大廠台灣湯淺電池簽訂企業購售電合約,預計2023年轉供0.752MW(百萬瓦)綠電,相當於94萬度電。周仕昌表示,「即便電池業者沒有供應鏈的要求,仍希望朝向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這已經是國際的趨勢了。」

觀察目前綠電市場,周仕昌表示,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價格一直拉高,「今年至少增加5%,不管是買10年、20年或是5年的價格都是漲。」

綠電價格調漲,最大原因還是供給不足,無論是用電大戶到小戶的需求都在增加,目前綠電平均價格落在5.5至6元。

要銷售綠電,前提是擁有穩定的綠電來源。因此泓德能源攜手壽險業合資蓋電廠,提供綠能案場開發、20年維運到售電的一站式服務,就像水果商自產自銷的概念,「發電、售電一條龍,更能掌握發電成本並保證電力充足、穩定供電。」

此外,泓德推出的TITAN智慧綠電系統(TIT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整合電力資源建立能源調度平台,協助企業用電的可視化分析,做更精準的預測與用電匹配。

舉例來說,TITAN平台利用AI演算法分析發電端的發電曲線與用電端的負載曲線,並進行排程優化媒合,在滿足各時段綠電需求的同時,也兼顧用戶透過時間電價(用電高峰電價貴,離峰電價便宜)的方式,以最低成本獲得綠電。

泓德推出的TITAN智慧綠電系統
泓德推出的TITAN智慧綠電系統(TIT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建立能源調度平台,協助做企業用電的可視化分析,做更精準的預測與匹配
圖/ 泓德能源

客戶多、發電來源也多,綠電轉供「多對多」模式難在哪?

看待用電大戶與中小企業的綠電需求差異,周仕昌分析,半導體業是24小時全天都要用電,所以不管再生能源發多少電,它都能夠吸收、沒有餘電的問題。例如台積電與丹麥離岸風場開發商沃旭能源簽訂920MW(百萬瓦) 離岸風場20年購售電合約,其交易方式為「一個電廠只要對一個客戶」,購買、計算流程相對簡易。

相較之下,中小企業的特性是用電時間都不同, 泓德提供的是「多對多」綠電轉供模式,提供多個電廠、多個客戶進行媒合交易

根據台電綠電轉供計算方式,台電需要在發電端與用戶端裝設智慧電表,每15分鐘紀錄綠電「發電量」與用戶「用電量」,因此發電及用電端必須高度媒合。可以想像一下,位在台南的太陽能案場所發的綠電,透過台電的輸配電系統,供電給台北的工廠使用。

有鑒於中小企業的設備數位化程度不同,泓德會先幫客戶安裝資料蒐集器,取得用電統計數據;第二步透過AI演算法,分析用戶的用電習慣、預測用電需求,進而提高綠電的使用占比,且降低餘電的問題。

「多對多」綠電轉供模式可以解決什麼問題?第一場域,2~3座發電廠供應客戶旗下數個分行據點;第二時間,有的客戶工廠用電24小時,就需要不同來源的綠電組合,像是風電多在晚上發電,太陽能則是白天。

雖然多對多的購電模式相對複雜,卻是綠電擴大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泓德看的是更長遠的電力商機。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jpg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泓德以「能源界Uber」為目標,投入售電、儲能、充電樁服務。
圖/ 泓德能源

打造售電、儲能、充電樁網路,目標成為能源界Uber

去年以來台電成立「電力交易平台」,將分散在民間的電力資源提供台電調度,台電預估整體電力共享經濟商機上看新台幣百億元規模。

看準商機,許多售電業者將觸角延伸到儲能、充電樁業務,像是泓德能源喊話2023年將投入200MW儲能,以及成立「星舟快充」建電動車充電樁。

泓德能源充電樁.jpg
泓德能源子公司「星舟快充」與起而行綠能合作,由泓德提供站點規畫、雲端架構、軟體服務及數據運用;起而行綠能則專注於充電樁硬體製造、設備及配線建置。
圖/ 泓德能源

售電、儲能、充電樁剛好構成一個完整的網路,充電樁未來透過串連電動車的電力,發展成儲電或把電回送電網 。」泓德能源技術長羅天賜說明。

儲能初期可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即時調節電網頻率穩定,羅天賜更看好未來儲能將發展長時間的「能量市場」。舉例來說,有的客戶白天透過綠電可滿足用電,夜間太陽下山後,可透過儲能系統放電,滿足較長時間的用電需求。

因此,未來包含發電、儲電、充電、用電都會整合在TITAN平台,泓德透過TITAN整合電力資源進行能源調度,進而利用TITAN收平台費用來獲利,「歡迎大家把電賣給我們!」周仕昌拉高音量說。

為此泓德內部還成立「AI部門」,目的是找出供電、用電最佳化使用。羅天賜指出,AI主要應用在預測,第一做供給與需求端的媒合,目前規劃的用電端超過100個電號,發電站案場也上看100個據點,透過AI可以找出最佳化管理。第二案廠的監控與運轉,給予客戶即時的資料或能源管理措施。第三調度與交易,從事點對點的電力交易時,掌握媒合量與定價的方式。

以「能源界Uber」為期許的泓德,對於未來的能源使用想像是,車主可以快速知道哪裡有充電設施,到銷售綠電給企業或家庭使用,把能源變成觸手可及的商品。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再生能源 #綠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摩絡人工智慧(Morale AI)成立於2023年9月,創業團隊早在國立清華大學便以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等技術累積大量智慧製造實例,逐步深化在品質、製程、機台、能耗、供應鏈等營運場景應用,爾後,更進一步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等技術解決製造現場最棘手的人員經驗傳承、產線知識管理與品質客訴等挑戰,並且透過數據串接與建立資料倉儲平台等方式優化製造業的數據管理與分析能力,例如監管能耗與碳排狀態等,展開專屬的數位轉型旅程。

兩大關鍵,摩絡人工智慧化身製造業創新轉型的最佳夥伴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摩絡人工智慧不僅將客戶數翻升8倍,更循序推出20個 AI Agent 服務,如專屬紡織業的 Textile GPT 方案,以及專屬半導體產業的地端 AI Agent 服務等,同時為15家企業客戶進行概念性驗證專案與推動 AI 應用落地。

摩絡人工智慧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擁有深厚的產業知識。摩絡人工智慧的團隊成員不僅熟悉產業術語與營運流程,更洞察上中下游動態,能精準對應客戶需求、打造貼近客戶營運痛點的 AI 解方。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表示:「LLM 與 AI Agent 技術擅長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資料,換言之,客戶只要有 PDF 資料即可展開 AI 應用,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標註,可以大幅降低 AI 應用門檻,吸引許多製造業關注與應用。」

其次是與 NVIDIA 新創計畫的夥伴展開密切合作。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摩絡人工智慧在產品研發、市場行銷與募資等面向都獲得實質助力,例如,借助 NVIDIA NeMo™ 平台加速資料串接與生成式 AI 模型的微調時間,摩絡人工智慧成功將模型調整與應用落地時間從一開始的6個月縮短為1到3個月,大幅提升客戶的 AI 投資報酬率。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術研發、市場行銷、業務擴展與募資都有極大的幫助。
圖/ 數位時代

高聖翔強調:「AI 發展日新月異、迭代速度極快,加入 NVIDIA 新創計畫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掌握最新技術,並以更快速度滿足企業需求。」舉例來說,摩絡人工智慧不僅鎖定製造業共通需求推出相應 AI Agent,如品質客訴 Agent 等,更因應紡織、半導體、PCB、製鞋、精密機械等產業推出專屬 AI 模型與應用服務,加速製造業的 AI 轉型步伐。

所有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都可以免費取得 NVIDIA 深度學習學院(DLI)的訓練課程學分,藉此掌握最新產品與技術發展,此外,還可以透過技術分享會等方式了解產品技術的應用模式,激盪更多可能。除了 DLI 訓練課程,參與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還可以獲得三大公有雲的 GPU 雲端點數資源、NVIDIA 軟體開發套件(SDK)存取,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價格,加速產品創新與研發時程。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團隊都可以取得 GPU 雲端資源、免費取得深度學習學院訓練學分、NVIDIA 產品早期試用機會,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方案,加速創新發展。
圖/ 數位時代

從技術支援、產品行銷到募資,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化身新創最佳後盾

除了從技術、產品層面給予支持,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也有助於摩絡人工智慧進行市場行銷與取得募資。舉例來說,NVIDIA 邀請包括摩絡人工智慧等16家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新創團隊在 2025 COMPUTEX InnoVEX 大會中參展、展現前瞻技術,對此,高聖翔十分欣喜的說:「我們在展會期間就收到很多潛在客戶諮詢,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客戶提出需求,對品牌與產品行銷極具效益。」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摩絡人工智慧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也在 NVIDIA 的團隊協助下展開募資,並且成功完成80%募資目標,對於後續的產品開發與業務擴展極有幫助。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新創團隊可以免費使用 Inception Capital Connect 福利,並有機會與全球 Inception 創投夥伴接觸,加速募資流程。

新創團隊可在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網站清楚寫下產品服務等詳細資訊,如此一來, NVIDIA 全球各個部門都可以查詢到新創團隊資訊,便有機會取得 NVIDIA 軟體產品的早期試用(Early Access)機會,以及受邀參加地區性的大活動曝光等。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圖/ 數位時代

為進一步擴大新創支援, NVIDIA 也計畫針對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舉辦專屬活動,首先是每季會舉辦一次專屬技術研討會,主題會聚焦在製造、醫療、機器人與 AI Agent 等,讓新創團隊可以在會中分享應用心得、相互交流;其次是從 DLI 挑選熱門課程在台舉辦實體訓練課程,目標是讓新創與 NVIDIA 專家可以進行更即時的互動與討論;最後是持續邀請台灣新創在一年一度的 NVIDIA GTC Taipei 進行技術分享,並且在 COMPUTEX InnoVEX 的 Inception Startup Pavilion 進行展覽,共創商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