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池佈局里程碑!高雄電池中心開工,2024年中開始量產「台灣製造電芯」
鴻海電池佈局里程碑!高雄電池中心開工,2024年中開始量產「台灣製造電芯」

2023.2.20更新

鴻海宣布,高雄電池中心正式開工,並且明年6月完工後,開始生產「Made In Taiwan」的「磷酸鐵鋰電芯」。鴻海指出,是鴻海電池布局的前哨站與第一個里程碑,將在地串聯電池全產業鏈,並集合全國一流的電池研發團隊,持續為高雄創造產值和就業機會。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近日也率高階主管與高雄市長陳其邁會面,劉揚偉表示,除原有進駐和發產業園區成立電池中心外,鴻海也規劃在橋科園區建立電池產業生態鏈,包括電芯、電池包、LFP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先進電池材料等。

以下為2022年6月原報導,一文看懂鴻海的「南向佈局」:

鴻海高雄電池中心
圖/ 鴻海

2022年6月15日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前擠滿人潮,門口停著一輛鴻海最新電動巴士Model T科技感十足。但今日的焦點不是車,而是電動車關鍵心臟——電池。鴻海宣布進駐高雄和發產業園區,投入60億元打造「台灣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產能可達1GWh,最快2024年導入電動巴士、乘用車及儲能應用。

鴻海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前舉行「台灣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包含電芯合作夥伴中油、中碳、榮碳、碩禾、明基材料等台廠到場應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發下豪語,「希望在台建立一條龍電芯產業鏈!」

攜手電池材料夥伴,在台建立一條龍電芯產業鏈

若以整體電池產業鏈來看,電芯主要位於中游,過去電芯主要供應來源為日韓,像是日本Panasonic及韓國LG等,因此鴻海跨足電芯有其重要性。

鴻海位於和發產業園區的電芯試量產中心預估將投入60億元,2024年第一季量產,將提供電動巴士、乘用車及儲能等電芯應用初期導入時的需求,產能可達到1GWh,未來將視台灣國產化電芯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鴻海劉揚偉.jpg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發下豪語,在台建立一條龍電池芯產業鏈,預計2024年第一季量產、達到1GWh產能。
圖/ 鴻海

至於電芯廠會選擇落腳高雄,主要高雄也是鴻海電動巴士生產所在地,希望旁邊就有電池組裝廠就近供應。劉揚偉指出,這座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聚焦在「磷酸鐵鋰電池」,它具有安全性較高、量產性較好的特性,同時鴻海也規劃研發固態電池,預計2024年試量產。

劉揚偉表示,「 未來到世界各地製造電巴,都會把電池量產能力帶到當地,希望從高雄出發,面向全球。

透過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將整個電池產業鏈從上游的材料、中游的電芯到下游的電池包(Battery Pack)都在地化做起來,並以台灣電池產業鏈做出來的電池供應給採用MIH規格的電動車,加速台灣整體電動車產業發展。

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則說,「高雄選擇合作夥伴鴻海,就是看準鴻海一定會成功,」無論是太空、科技產業都擁有高度整合能力,也因為鴻海系統整合能力強,進而吸引其他業者投資高雄。

電池占整車成本高、性能關鍵,專家:掌握電池芯技術有必要性

由於電池芯是電動車的關鍵零組件,約占整車成本3至4成,而且車輛性能的表現,跟搭載的電池的息息相關,對於鴻海切入電池芯,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產業分析師楊家豪認為,「如果鴻海要擴大發展電動車事業,需要自行生產或掌握一定的電池芯製造技術。」

鴻海高雄電池芯廠.JPG
鴻海15日上午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前舉行「台灣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包含電池芯合作夥伴中油、中碳、榮碳、碩禾、明基材料等台廠到場應援。
圖/ 陳映璇攝影

電池的關鍵材料包含正極、負極、隔離膜與電解液4大材料。鴻海已與中碳、榮炭、碩禾簽署材料開發合作備忘錄,四者的分工是:中碳提供高性能電池負極材料介相石墨碳微球,碩禾提供矽/矽氧材料技術,榮炭負責高性價比的人造石墨,進一步合成高性能動力電池負極材料,最後由鴻海導入電動車動力電池製程。

另外,碩禾也有掌握正極材料,隔離膜由明基材料提供,明基材料總經理劉家瑞表示,公司在雲林已有1億平方米的隔離膜產線,預計明年底量產。

楊家豪認為,鴻海布局電池芯,相關原材料問題比較少,但在整體的正極、負極、隔離膜、電解液的搭配,整個電池芯製程方面,可能需要鴻海陸續再投資研發的。

責任編輯:吳秀樺

關鍵字: #鴻海 #電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