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蘋果的Nothing Phone (1)亮相!透明外殼、LED螢幕,能靠設計讓市場買單嗎?
挑戰蘋果的Nothing Phone (1)亮相!透明外殼、LED螢幕,能靠設計讓市場買單嗎?
2022.07.13 | 3C生活

新創品牌Nothing的首款手機Phone (1),幾個月來未演先轟動,12號晚間終於正式發表。共同創辦人裴宇坐在餐桌上,如朋友間閒聊般向觀眾介紹產品規格。

Nothing Phone (1)
Nothing延續過去發布會的「親民」風格,選在家中場景拍攝。
圖/ Nothing

Phone (1)主打充滿未來感的透明背蓋外型,殼上裝設絢麗的LED小螢幕,可以個人化設置,性能規格方面,採用的是高通偏向中階性能的Snapdragon 778G+處理器,定價為台幣$13,900起,也屬於中階機的價位。

Nothing也指出,Phone (1)在預購期間的候補名單已超過20萬人,前100部先前放上拍賣平台競標,出價最高更超過3萬美元,深受科技嘗鮮者關切。

然而面對如今巨頭把持的飽和市場、消費者需求降低等因素,似乎都不利於新品牌投入手機,Nothing以特殊的外型設計為主要市場區隔,同時以限量競標、社群話題等行銷手法突圍,並且捨棄北美、中國市場,主攻歐洲。

Nothing Phone (1)
Nothing Phone (1)共推出黑白兩色。
圖/ Nothing

延伸閱讀:新品牌Nothing手機亮相,喊價破3000美元!有何底氣喊要成為蘋果替代品?

獨特的市場策略和定位,甚至曾大膽號稱要成為「蘋果的替代品」,Nothing Phone (1) 有哪些特點,行銷上又有何挑戰和機會?

要以「非主流」造型,和大品牌對抗

Nothing Phone (1)的最大亮點就是它的外型,透明背蓋設計,秀出內部的螺絲、線材,如同手機版本的「工業風」造型,同時背面搭載一片小螢幕Glyph,可以顯示手機電力、應用程式通知,外圈配備900顆LED燈陣列,隨著鈴聲閃爍變換個人化造型,也可以區分不同聯絡人來電時的色彩主題,邊框採用100%回收鋁金屬,比起鐵製邊框的iPhone拿起來更輕盈。

Nothing Phone (1)
圖/ Nothing

充滿未來感的造型,走的是「反主流」路線,共同創辦人裴宇在發表時直言,蘋果、三星等大品牌的產品,已然缺乏亮點和創新,讓人期待值不斷降低,而Nothing的宗旨就是打造出更新鮮的設計語言,讓消費者持續有所期待。

至於性能方面,搭載高通Snapdragon 778G+處理器,相機則是兩顆裴宇口中「沒在唬人」的5千萬畫素鏡頭,他指出其他品牌手機,經常都堆了三到四顆鏡頭,但通常只有一顆最頂規,其他都用便宜貨,自家雖然數量較少,但兩顆都是實打實的規格,分別具有夜景模式、114 度視野的超廣角功能。

不過整體來看,規格和價位都以中階為主,從行銷策略也可看出,Nothing試圖以設計感、包裝等面向作為切入點,和他牌做出市場區隔。

Nothing Phone (1)
圖/ Nothing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邱昰芳指出,Nothing這種以設計突圍的策略有幾個比較大的困難。首先是中階定位和設計取向間的矛盾,通常強調外型設計和質感的手機,會以「精品」作為主要的包裝方向,聚焦金字塔頂端的嘗鮮者,這群人對於新鮮感會有所追求,但Nothing卻定位為一款中階機,希望消費者以較低門檻入手,認識品牌建立文化,是否能靠著特殊行銷手法突圍仍然有待觀察。

其次是新鮮感的延續性,是否能拉得夠長?消費者有一代代換機的需求,每一代功能都得升級,觀察現今主流品牌都開始面臨規格瓶頸,進階的幅度越來越小,而單純以設計吸引注意的Nothing,就必須每一代都端出超特別的款式持續創造新鮮感,在迭代快速的今日,難度相當高。

Nothing Phone (1)
圖/ Nothing

事實上,以目前巨頭把持的手機市場來看,想以規格性能競爭確實很難發揮,過去常見的手機品牌如HTC、LG、Motorola、Nokia等,目前不是退出競爭,就是重新調整產品策略,更安全或是更利基型的小眾產品發展。

裴宇也在採訪中指出「硬體戰」的困境,尤其新創品牌要能在這塊市場站穩,必須確保元件供應、產品設計能力要更高,甚至行銷能力也要比一線品牌出色,否則產品再好,可能也難以打動消費者,最終導致失敗。

捨棄北美、中國大餅,避開巨頭競爭主攻歐洲

Nothing Phone (1) 的銷售模式的確特殊,開賣前一個月就先以限量100台的模式,讓全球消費者競標,雖然僅100多人參與競標,但最高價格衝上3萬美元,最低價也有700多美元,可見吸引不少科技迷和嘗鮮者關注,話題性十足。

Nothing也不走一般手機對外型保持神秘的作法,而是直接邀請歐洲KOL參與實機體驗派對,讓照片傳遍各大社群網站,銷售手法直攻年輕族群。

Nothing Phone (1)
Nothing Phone (1) 在瑞士舉行的實機展示派對
圖/ Nothing

對於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做法,市場的選擇就相當重要,Nothing起步就主攻對新品牌接受度較高的歐洲市場,直接捨棄手機最大市場北美和中國。

邱昰芳分析,捨棄北美的原因,除了避免和巨頭們打對台,還有可能是擔心自家的中國背景,在敏感的局勢下遭到打壓,如同其他中國品牌也都選擇東南亞和歐洲作為主攻區域,「市場飽和又不友善」的北美不再是首選。

至於中國,當地遍地開花的品牌競爭激烈,加上主打外型而非性能的策略,並不切合中國消費者對於CP值的重視和喜好,因此可能和裴宇創辦的另一家公司One Plus類似,未來從海外打回中國。

Nothing Phone (1)
圖/ Nothing

另外,預期印度也會是Phone (1)的重點銷售地區,Nothing副總裁暨印度組經理Mamu Sharma上週接受訪談時透露,Phone (1)將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工廠生產,多數零件將在地供應及組裝生產,目前Nothing更已經在印度境內超過250座城市,設置超過270處授權服務中心,提供產品銷售與後續客服。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手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