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封鎖帶來的線上交易熱潮褪去,近期許多電子商務公司股價連連重挫,這次輪到股票經紀平台Robinhood第二次宣布裁員23%。而自四月以來的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對這間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交易市場陷入寒冬,科技股和加密貨幣被Robinhood客戶大幅拋售後,託管資產較上一季度暴跌31%,本季度的收益與去年同期相比已減少了44%。
Robinhood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訂單流回饋(PFOF)」,就是在接到客戶訂單、把訂單轉至各大交易所或造市商時,Robinhood可以從交易所或造市商獲取一筆佣金。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將禁止這種收入方式,因為這可能讓經紀公司在佣金較高的造市商交易,導致散戶投資者處於資訊不對等的地位。
而Robinhood平台主打的「零股交易」是受到散戶或是小資投資者歡迎的投資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買進不到一張(1,000股)的股票,對資金沒那麼足夠的人相對友善。不過近期零股交易的熱潮減弱,Robinhood的衰退逐漸擴大。
整個第二季,來自銷售訂單流的收入下降了7%,至2.02億美元。該公司的財務長表示,受打擊最嚴重的就是在交易量上升時迅速擴張的部門,例如客服和營運。
「去年,我們為許多營運部門擴增了人員,因為我們認為在疫情時代,對股票和加密市場的高度參與將會持續到2022年。」Robinhood的執行長在官方網站這樣寫道。但,「現在,在極具挑戰的大環境當中,我們將要與許多非常有才華的人分道揚鑣。」
在今年4月時,Robinhood就已經宣布要裁員9%的人員,但又表示失去工作的員工可以選擇留任至10月1日。此次裁員近四分之一的人員,將影響約780名員工,並關閉兩個辦公室。
2022年第二季該平台上的活躍用戶減少了近200萬至1400萬。而截至2021年為止,該平台擁有1730萬活躍用戶。自今年年初以來,Robinhood的股價已下跌50%。
與許多科技公司一樣,Robinhood也是乘著Covid-19來的零股交易與電子商務熱潮而起。去年這間公司公開募股時曾經吹噓,美國大概有一半的零股交易帳戶都是在他們的平台上;散戶投資者可以藉由不到5分鐘的註冊過程、便利的操作參與投資,且不向用戶抽取手續費。
同時,Robinhood過於簡易的操作,讓股票新手可立即參與、投入股市,曾引發讓用戶上癮的爭議,被認為模糊了投資與賭博的界線。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