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員工考潛水執照、聯手海科館復育千株珊瑚,為何科技廠要關注生物多樣性?
台達員工考潛水執照、聯手海科館復育千株珊瑚,為何科技廠要關注生物多樣性?

「地球再這樣下去會很危險,大家必須要有行動。」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語重心長地說。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長期推動「節能、環保、愛地球」的實際行動,今(15日)正式把「生物多樣性」納入台達的ESG永續策略。

台達正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策略,台達集團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左2)、台達基金會
台達正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策略,台達集團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左二)也親自出席活動相挺。
圖/ 台達

過去50年台達推動節能減碳,有鑒於近年屢屢發生的豪雨成災、森林大火與熱浪等自然災害,為推廣環境教育,台達董事會近期將生物多樣性列入台達永續策略中,並以「淨值正面效益」為最終目標。意思是對環境的正面影響大於負面效益,企業可努力的範圍包含了預防、減緩、抵銷、監測及復育等作法。

所謂的生物多樣性,是保護地球上多樣性的物種,台達第一個生物多樣性行動——「珊瑚復育計畫」,預計今年底可達成千株珊瑚苗復育目標。

內部組成海洋志工隊,復育千株珊瑚

為什麼選定珊瑚復育?台達品牌長台達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表示,「海洋四分之一的生物都跟珊瑚有關,地球升溫1.5~2度會造成70~90%珊瑚滅絕,對海洋生態系會發生劇烈變化。」目前全球56國展開珊瑚復育,聯合國也在2021年啟動「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計畫,進行造林、護林、清理河流和海洋保護等行動。

台達正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策略
2020年8月一名台達志工,潛水時拍攝到一張珊瑚白化照,成為台達投入珊瑚保育的關鍵之一。
圖/ 陳映璇攝影

事實上,早在2020年8月一名台達志工,潛水拍攝到一張珊瑚白化照(上圖),當年台灣周圍海域珊瑚出現大規模白化問題,主要是海水持續高溫造成。「2020年拍到這張照片是震撼的,才知道我們員工是有能力可以去監控珊瑚白化的狀況。」台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說。

因此2020年起台達攜手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與民間保育團隊,投入東北角珊瑚復育工作,包含運用台達的LED與自動化技術及設備,協助耐熱珊瑚種苗的培育與挑選。

另外台達文教基金會也與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合作訓練企業志工,使其成為由美國加洲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所發展的國際珊瑚礁監測網絡CoralNet的合格成員。台達志工人數現已占總全台總合格人數的8成,20位成員裡其中台達就占16位。

海洋志工隊是從台達公司內部培訓,一開始並未限定要有潛水執照,「其實岸上工作也可以做,但漸漸地水越做越深。」張楊乾笑說。

通過潛水執照的台達員工,租借水下攝影機下海拍攝珊瑚棲地健康程度,以及人工清除珊瑚覆蓋藻類,並利用AI自動辨識珊瑚種類。 今年8月已將部分珊瑚種苗,移植到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預計年底前可達成千株珊瑚苗復育目標。

再生能源目標也能結合生物多樣性策略

除了珊瑚復育,未來生物多樣性也可以跟台達承諾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結合。舉例來說,蓋太陽能板結合植物農場、生態保育,衍生出新的生物多樣性解決方案。

台達正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策略
為推廣環境教育,台達董事會通過生物多樣性政策,並以「淨值正面效益」為最終目標。
圖/ 陳映璇攝影

至於要如何認定達到生物多樣性?台達永續長周志宏坦言:「國內相關認證與計算方法學還不夠成熟。」不過,國際最具公信力的永續評比道瓊永續指數(DJSI)已把「生物多樣性」納入評比指標,他認為未來相關單位的解決方案勢必越來越多元。

而為了喚起大眾對於全球暖化及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重視,今年9月10日台達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BBC授權的《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結合台達8K投影技術及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合唱團的現場演出。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台達電 #ESG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