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發展連Google、蘋果都看好,2026年晶片產值上看27億美元
MicroLED發展連Google、蘋果都看好,2026年晶片產值上看27億美元

台灣第一家純MicroLED技術錼創科技在台灣創新板掛牌上市,未來資本市場更容易募資,也為MicroLED相關運用推進一把。錼創董事長李允立看好MicroLED的發展,將可帶動錼創未來每年營收2、3倍的成長,就連Google、Facebook與蘋果都看好這項技術。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顯示,到2026年時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4吋晶圓約當量為114萬片;晶片產值預計達27億美元,2021~2026年複合成長率約241%。

2021-2026Micro LED產值預估
2021-2026Micro LED產值預估
圖/ TrendForce

由於Micro LED被認為是次世代顯示之一,主要運用在高階電視或者大型液晶面板上,TrendForce認為,眾多的Micro LED顯示應用領域中,大型顯示器實是現階段引頸期盼的首要產品,但因品牌廠商尚未推出量產性的商品,致使Micro LED整體市場依舊停留在研發試驗階段。

巨量轉移難克服

TrendForce指出,在進入量產商品化階段之前,目前技術與成本的瓶頸尚未完全克服,包括晶片波長的均勻度提升、巨量轉移的產能提升、玻璃背板金屬化的良率提升等,因此未來技術瓶頸改善以晶片、巨量轉移、玻璃背板金屬製程等為主要方向,待相關技術成熟後,才能快速降低成本,加速進入量產商品化階段。

目前Micro LED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巨量轉移,TrendForce表示,大型顯示器的巨量轉移技術以壓印(Stamp)及雷射(Laser)轉移二種方式為大宗,現階段仍以壓印轉移技術為主,但因紅光晶片材料的特性,容易造成晶片的壓損及破碎,導致生產良率降低。

另外,轉移成本取決於轉移頭的尺寸及晶片的利用率,相較於壓印技術,雷射轉移技術擁有快速、精準及高效率的特性,有助於未來大幅降低巨量轉移成本,但也因初期的設備投入成本高,成為發展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的障礙之一。

大尺寸運用前景佳

除了大型顯示器之外,李允立還看好Micro LED在車用面板的運用,他指出,Micro LED具備高亮度、高對比、廣色域、反應速度快等特點,可以提升駕駛的使用體驗,

車用面板市場可望加溫,特斯拉所帶動的電動車市場運用,將是觀察重點,另外,李允立也看好Micro LED在元宇宙應用,包括智慧眼鏡、虛擬實境等採用投影技術的微小型顯示器。

TrendForce認為,隨著Micro LED大型顯示器技術與成本不斷精進下,再加上國際品牌廠商強力的布局,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商品化產品將有機會加速誕生,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商業型的電影院螢幕及室內公共顯示螢幕等,消費型則以家庭劇院等級的電視為主。

雖然當前產品成本仍居高不下,但隨著技術、設備與相關零組件發展日趨成熟,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將是未來高階顯示市場的首選方案。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MicroLed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