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日航、帶領京瓷拿下IBM大單!看「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傳奇事蹟
挽救日航、帶領京瓷拿下IBM大單!看「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傳奇事蹟

日本京瓷公司在本週二宣佈,有「經營之神」之稱的創辦人、名譽會長稻盛和夫在8月24日時逝世,享耆壽90歲。稻盛和夫不僅是京瓷創辦人,曾創立了日本三大電信之一KDDI前身的第二電電(DDI),並拯救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更因為在科技領域的重大貢獻,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奧斯默金牌等多項殊榮。

創立京瓷、DDI,建立獨特「阿米巴管理」

出身自鹿兒島的稻盛和夫,從鹿兒島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生產高壓電流絕緣體的松風工業,擔任研發工作。他在松風工業的期間,曾開發用於高頻無線電波的絕緣體,以及燒結過程使用的電動隧道窯,但最終因為與上司理念不合,在年僅27歲時出走成立京都陶瓷,也就是京瓷的前身。

京瓷創立之初便如同公司名稱,專注於陶瓷材料研發生產上,也很快就獲得松下電器(現Panasonic)的映像管絕緣元件的訂單,奠定了該公司的基礎。

但由於擔憂公司對松下電器依賴過深,稻盛和夫也決定進軍美國市場,從美國科技企業手中取得訂單,並成功獲得仙童半導體(Fairchild)、IBM的青睞,IBM下訂了大量的陶瓷基板,這筆大單成為京瓷飛躍性成長的開始,也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貢獻良多。

日本京瓷創辦人、名譽會長稻盛和夫
日本京瓷創辦人、名譽會長稻盛和夫在2022年8月24日逝世,享耆壽90歲。

京瓷指出,當時作為一間年資尚淺的企業,他們在國際上並沒有足夠的知名度與品牌,而成功拿到IBM的大筆訂單,過程中不僅為滿足高要求而大大提昇了技術能力,與知名大廠合作也對名聲帶來正面影響,日本國內外大企業的訂單開始湧入。

不過為了降低對半導體市場的依賴,讓京瓷的業務變得更多元,稻盛和夫開始將業務拓展到同樣需要精細陶瓷技術的太陽能電池、切割工具及生物陶瓷等領域,而後更藉由併購的方式,將業務觸角擴展到辦公設備、電信設備等諸多面向。

好比說,京瓷就在2000年時收購了破產的印表機廠商三田工業,成立子公司Kyocera Mita,而後成為現在的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又例如京瓷陸續收購高通的終端業務、三洋的手機部門,最終成立京瓷通訊公司,為北美的電信業者生產手機。

稻盛和夫跟電信領域的淵源還不只如此,1984年日本解除對電信業的管制後,他也成立第二電電(DDI)進入市場與NTT競爭,後續DDI與國際電信電話(KDD)、日本移動通信(IDO)合併為KDDI,日本第二大的電信公司也在此時成形。

身為「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也獨創出為人稱道的「阿米巴管理」模式,將組織分為一個個小組,每個小組長要為自己的小組制定計畫,而每個小組成員也會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實現「全員參與管理」,讓所有一線員工都能夠主動參與。

這種經營模式除了在稻盛和夫創立的京瓷及KDDI內實施外,也導入了他協助重振的日本航空,以及其餘約700家公司。

日本航空瀕臨破產,不支薪空降挽救公司

2010年他曾在執政黨民主黨的請求下,協助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重整旗鼓。日本航空公司背負著約5萬名員工的生計,影響數十萬股東,然而在金融風暴的衝擊下,遭遇上千億日圓的虧損,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日航JAL-logo02.jpg
日航曾在2010年因金融風暴面臨破產危機,稻盛和夫因而受日本政府請託,擔任董事長協助拯救這間公司。
圖/ 圖片來源/日本航空 JAL

原先稻盛和夫並不願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能挽救日本航空固然可喜可賀,可是一旦失敗等著他的便是晚節不保,他本身對航空產業就毫無經驗,可說成功率渺茫。

但最後他仍然決定協助日本航空的重組,不支薪擔任該公司董事長。領導日本航空期間,他花費了大量精力與員工溝通,改變他們對待客戶與工作的態度,強化公司對營利的意識。

「重獲新生的日本航空,經營目的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及心靈兩方面的幸福。」稻盛和夫曾在演講中表示,他一上任就向全體員工宣佈,「日本航空這間企業,未來不再只是為了股東的利益、經營者的私利,而是為了全體員工的幸福而存在。」

稻盛和夫表示,他在領導日本航空的過程中,漸漸將自身的經營理念融入了公司當中。他認為拯救日航能夠成功,最主要是源自希望做好事的無私渴望,日航員工也是懷抱著同樣的奉獻精神,才有辦法合力讓日本航空重新振作。

稻盛和夫帶領日本航空短短兩三年內,便讓日本航空重新恢復獲利,甚至在2011年就創下史上新高的2,049億日圓營收紀錄,並在隔年重新上市,再次回到東京證券交易所,如今仍是與全日空並列的日本兩大航空公司之一。

資料來源:Nikkei AsiaScience History Institute稻盛和夫個人網站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日本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