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朋友問我:「欸你現在團隊幾個人啊?看你產出那麼多東西,是不是也養了一個小編團?」
我笑了笑:「我是一人公司啦,沒團隊。」
他愣住了:「那你每天丟出那麼多文章、產業趨勢、還有社群貼文⋯⋯都是你自己做的?」
「對啊,我沒有小編。」
「我不只是一人公司,我是 All-in-AI 的一人軍團。」
AI浪潮席捲各行各業,AI工具也應運而生,幫助工作者加速產出、增進工作效率,身為一人創業者,我的團隊成員不是人類,而是 9 位 AI 小秘書。他們全天候陪我工作、創作、規劃、優化流程,不請假、不遲到、不喊累,每人月薪不到 500 元。
以下是我的「夢幻 AI 團隊」成員簡介:
AI秘書1號:思考夥伴|ChatGPT
陪我拆解問題、構思、寫稿、模擬對話,像腦內的共同創作人。月薪約 NT$600
AI秘書2號:潤稿顧問|Claude
文筆優雅、邏輯清晰,專門幫我潤稿與補充深度內容。月薪約 NT$640
AI秘書3號:資料調查員|Perplexity
快速查新聞、找資料、寫市調報告,效率媲美資深助理。月薪約 NT$600
AI秘書4號:會議紀錄員|Tactiq
Google Meet 會議一結束,自動錄音、轉文字、摘要重點。月薪約 NT$240
AI秘書5號:|Notion AI
幫我在 Notion 裡整理筆記、日程與草稿。月薪約 NT$300
AI秘書6號:知識架構師|Heptabase
幫我把發散的想法整理成思維地圖,建立知識系統。月薪約 NT$380
AI秘書7號:自動化助理|n8n
搬資料、轉格式、跑流程,一次設定,自動執行。月薪約 NT$400 起
AI秘書8號:寫作專員|Manus
把草稿變成文章、腳本、懶人包,還能調整語氣與風格。月薪約 NT$480
AI秘書9號:AI 實驗員|Google Gemini(AI Studio)
圖片生成、多語翻譯、進階推理通通交給他。月薪約 NT$660
統整下來,這 9 位 AI 小秘書總薪資每月約 NT$4,300~4,500 元,但是他們 24 小時待命,不請假、不離職、不情緒化,這就是我現在的「團隊配置」。身為一人創業者,我靠這些 AI 工具,讓自己成為「內容飛輪」:不只是加速產出,更是用最低成本打造個人品牌與事業系統。
實作:一篇文章,是怎麼由我和 9 位 AI 小秘書一起完成的?
為了讓大家更有感,我來具體分享一篇文章的誕生過程:
我先打開 ChatGPT,討論幾個主題切角,例如:「怎麼做到一人產出十人內容?」、「AI 在創業者日常中的角色?」
有了方向後,我請 Perplexity 幫我找相關趨勢與國內外觀點,確認這不是「自己講自己爽」。
初稿交給 ChatGPT 生,再透過 Claude 潤稿、修邏輯,讓文章更精煉、順暢。
若要加圖片示意或想測試多語版本,我會請 Gemini 出馬。
草稿完成後,用 Manus 生出不同語氣的版本(社群貼文、專業簡報、懶人包),接著丟進 Notion AI,安排發文時程。
如果這篇是根據某場會議內容延伸的,我會開 Tactiq 來錄音轉寫、整理摘要,當作素材延伸。
最後一哩路(貼文格式調整、搬運、同步部落格)就交給 n8n 自動跑完。
整個流程下來,我真正親手操刀的時間不到 2 小時,但完成品質卻不輸一個 3 人團隊。
AI 不是取代你的工具,而是放大你能力的夥伴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真的要組一個人類團隊來做這些事,光是一位助理可能就超過月薪三萬了,更別說加上設計、行銷、資料研究等專業人力。
AI 工具的價值,不是取代誰,而是幫你放大本來就有的能力。
不懂用的人,會怕;懂用的人,會飛。
現在,是時候問問自己:
你準備好招募自己的 AI 小秘書團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