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周休二日是大家熟悉不過的工作模式,但全球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不論是工作場域或是工時長短,皆打破既有框架,賦予人們對於工作模式有了更多的想像。埃森哲的調查指出,63% 的高成長公司已採用「隨時隨地」提高生產力的工作模式,Dropbox 的一份調查也發現,給予員工調配工作時間的彈性選擇,更能有效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及快樂程度。
然而,不再硬性採用每周 40 小時的基本工時後,面對進辦公室實體辦公、遠距辦公抑或是結合兩種的混合辦公模式難題,多數企業在此轉換期間,尚未完善地建立好能夠因應新型態彈性工作模式的對策。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領導者和主管們,也正試圖找尋一個能讓團隊更加專注於工作本身、同時亦能保持良好工作成效的平衡點,藉以形塑專注、結果導向的工作模式。
擁抱彈性工作,員工須著重提升自我效率
為了確保團隊中每位成員對於工作有一致的掌握度,清晰明瞭與有效率的溝通,是左右非同步溝通順暢度的重要因素。尤其,當大多數溝通和互動皆仰賴螢幕與文字作為溝通媒介時,較難避免產生誤解,這時清晰與包容的態度將有助於減緩隔著冰冷螢幕所造成的摩擦。轉向非同步的溝通方式,不僅能大幅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同時也將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員工,讓員工能更有效的管理及運用自己的時間。
Dropbox 2022 年第二季度進行的員工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員工認為在「虛擬優先」(Virtual First)的工作環境下比較能夠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有 78% 的員工認為在此環境下工作,更能有效提升生產力。
當員工擁有時間管理、決策和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時,如何重拾遺失的專注力將是實行彈性工作的關鍵之一。為了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建議員工可以善用以下幾種方法排出事情的優先順序,更聰明地規劃一天的行程:
1.精簡待辦事項清單:訓練自己一次專注在一個目標上,並為該目標訂定詳細步驟。
2.極大化早晨的時間:將需要動腦思考的工作安排於思緒最清晰的晨間進行,極大化自己精力充沛的時間,再彈性調整其他工作順序。
3.集中處理瑣碎的事項:當你在執行一項重要的工作項目時,時常會被雜事和電子郵件打斷,建議應預先空出一段時間,一併處理這些零碎的小項目,使自己在不受干擾的狀況下,進行更多需要思考及創造性的工作。
從做中學,高度的彈性將為企業和員工帶來雙贏
遠距辦公或混合模式為雇主帶來的另個困擾是,無法「看」到並掌握員工上班的情況,這種時候,「信任」就成為支撐企業與員工之間實施彈性工作的重要基礎。當雇主與員工彼此建立充足的信任,這將產生共同的連結並激盪出良好的化學效應,讓雙方能在安心、舒適的狀態下完成工作。
Dropbox 身為遠距工作的領頭羊之一,為了確保員工在不進辦公室的狀態下也能維持一定水準的工作表現,每年皆會提供員工約 7,000 美元的遠距辦公津貼,可用於育嬰補助、健身房會員、或是升級改善家中的辦公環境。
此外,遠距工作也可能減少同事之間彼此交流的機會,因此 Dropbox 設立核心協作時間(Core Collaboration Hours)制度,要求每個團隊成員每天有 4 小時的時間執行小組會議,透過 Dropbox Studio 嶄新的工作結構,另外半天則開放員工彈性運用,例如帶孩子看醫生。經由上述做法,員工能彈性地調整事情的優先順序,以滿足個人的需求、工作習慣及生活品質,同時兼顧具備意義和有影響力的工作。
沒有人能預料到2022 年的現在我們仍在與疫情奮戰,所有正在適應混合工作模式的企業都需要滾動式調整,這也是必經的過程,正因如此,企業須保持靈活的策略以因應世界的變動,就像是在這條新工作型態的道路上,並沒有明確的標記與指引,我們也和大多數企業一樣,「從做中學」讓我們得以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
對管理者來說,彈性工作意味著將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求職者,如何在各地員工和主管間搭起信任的橋梁,成為實施虛擬優先政策時遇到的挑戰之一。Dropbox 透過徵才培訓課程協助經理人招募遠距人才,組織遠距團隊教導經理人如何有效的在分散式團隊中建立員工彼此間的情感連結和團隊默契。這對於團隊經理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與以往在辦公室面對面組織團隊的模式十分不同。
同時,也提供每位員工多元的工作坊,讓他們在彈性工作下能有基礎的共識,像是以虛擬的方式進行創意點子的發想、妥善的時間管理、學習專案管理能力到團隊間對於核心協作時間的共識。有了這樣的溝通和學習後,不論是員工和員工之間的協作、或是員工和主管之間的工作回報,都能讓雙方更加理解彼此所習慣的工作模式。
傾聽員工的需求,透過給予彈性來支持他們,不僅可以振奮工作氛圍,也可以讓員工感受到被聽見、被重視的安心感,這種高度彈性的文化,有助於讓未來的工作環境更加完善,更為員工與雇主創造雙贏。
做的更好,比做的完美更重要!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想法或工作是完美無缺的,這也正是許多公司與管理階層認為要達到「做的更好,比做的完美更重要」目標並非易事的原因。
新的工作模式將帶來多方面的改變。在彈性工作的模式裡,鼓勵員工公開分享他們偏好的工作方式與時間管理方法,將有助管理人員創造出更愉快的環境及更高效的工作團隊。另一方面,大多數員工在未來勢必會優先選擇遠距和混合工作模式,因此,了解優化策略以改善及應對,將成為影響企業業績的關鍵。儘管眼下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但不可否認的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來適應及重新調整工作模式,才是較佳的應對策略。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黃翊禎、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