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三越也投資!艾立運能以估值5.7億元完成A輪募資,搶攻冷鏈運輸商機
新光三越也投資!艾立運能以估值5.7億元完成A輪募資,搶攻冷鏈運輸商機

智慧物流運輸平台「艾立運能」於13日宣布以估值新台幣5.7億元完成A輪募資,包含聯訊創投、新光三越百貨、中興巴士集團旗下的指南客運與淡水客運等,皆以策略性投資人的身分投資。

艾立運能總經理林炫伯表示,本輪資金將用於建設物流「第一哩路」與「中間哩路」(相較一般機車外送為最後一哩路),並計畫從「冷鏈運輸」的角度切入,「因為看見在後疫情時代,冷鏈運輸的供給相當不足,但需求非常旺盛。」此外,所獲資金也會用於延攬IT、行銷、法律等跨領域人才一同加入智慧物流產業。

【圖5】艾立運能集結不同領域專才彼此激盪,為產業帶來更多創新。 (1).jpg
艾立運能的團隊包含不同領域人才。
圖/ 艾立運能提供

從優化「冷鏈運輸」的角度切入

作為永聯物流開發(Ally Logistic Property,ALP)的關係企業,艾立運能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軟硬體整合的數位運能平台供應商。

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後,林炫伯指出國內的物流產業面臨以下3大挑戰:首先是全通路(Omnichannel)的消費者體驗正在興起,「現在大家都在談虛實整合,這意味著線上線下之間的商流(commercial flow)界線越來越模糊」;第二是大型倉儲、物流園區之設立逐漸普及,這必然影響物流運輸產業的網絡布局;第三是消費者對於物流服務的期待日漸提高,例如渴望「小時達」、「當日配」。

「我們看見第一哩路與中間哩路運輸仍有強勁需求未被滿足。」林炫伯表示,目前大家在物流最後一哩路(last mile)所享受的體驗,像是即時的貨態追蹤、用戶通知等均已經成為常態。與之相比,物流運輸的前半段旅程(從製造商到區域配送中心)疏於獲得重視,這正是艾立運能目前努力的方向。

林炫伯分享過往的市場調查數字,「2020年財政部的報稅資料顯示,台灣大概有5,200多家營業貨運公司、將近9萬輛的營業貨車,但是大家很熟悉的前四大貨運公司卻只佔整體市場不到20%。」既然這是一個相對破碎化的市場,且每年貢獻了將近新台幣3,000億元的產值,那麼對於後進者來說,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

「透過提供軟體服務、關鍵基礎建設,與企業貨主、5,000多家可能成為我們聯盟夥伴的貨運公司共好。」林炫伯揭示艾立運能的野心,並進一步說明目前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

「舉個例子,以前普遍是常溫運輸,單純是貨車載送貨物到目的地。但如果是冷鏈運輸,在中轉倉(transshipment depot)又缺乏建立一個好的SOP,很容易有(貨物)失溫的問題」,林炫伯坦言,關鍵基礎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對於其他中小型貨運公司而言是很難觸及的投資項目。

既然如此,由艾立運能扮演「鑿井人」的角色,投資中轉倉庫、共享貨櫃池等建設,以及打造適合冷鏈運輸的容器(如智能塑膠棧板、物流箱),並將其規模化、標準化,最後邀請聯盟夥伴共享上述所有資源,並依此形塑完整的物流運輸生態圈。

艾立運能推出適合冷鏈運輸的塑膠棧板
艾立運能推出適合冷鏈運輸的塑膠棧板,並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技術,讓貨物數據的識別更有效率。
圖/ 林芷圓/攝影

天時地利人和:開發軟體+投資關鍵基礎建設

「其他物流貨運公司不一定擅長開發軟體,或是有能力投資關鍵基礎設備,」這是林炫伯認為的差異化優勢所在。

就短期目標而言,艾立運能計畫不斷擴大在今年6月份上線的「跨車行調度運能平台」,並且善用A輪資金,用來建立第一哩路與中間哩路的冷鏈車隊與初始夥伴車行。

未來,艾立運能則期許通過軟硬體共享、提供用油與更換輪胎的折扣等方式,有效強化車行與自家平台之間的黏著度。

艾立運能總經理林炫伯
艾立運能總經理林炫伯。
圖/ 林芷圓/攝影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