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擺脫能源怪獸!當挖礦走入歷史,為什麼卻陷入中心化危機?
以太幣擺脫能源怪獸!當挖礦走入歷史,為什麼卻陷入中心化危機?
2022.09.16 | 區塊鏈

在加密貨幣寒冬當中,於9月15日正式完成的以太幣合併(Merge),毫無疑問是近來最受幣圈人士矚目的變革,代表著挖礦走入歷史的新局面,然而才剛完成升級,卻有專家發現以太幣面臨著中心化的危機。

最大挖礦業者關閉伺服器,以太幣接下來怎麼產生?

以太幣此次升級後,從原本的的工作量證明(PoW)轉變為權益證明(PoS),這代表了挖礦在以太幣將不復存在,未來不必再靠著一台台的礦機生產以太幣,節省了多達99.5%的能源消耗。

曾是以太幣最大挖礦服務公司的Ethermine,也在以太幣完成合併後關閉了以太幣挖礦的伺服器,切換成僅限提款的模式。合併前Ethermine佔據以太幣31%的運算能力,伺服器的關閉宣告了一個時代的落幕。

《彭博社》指出,以太幣挖礦曾盛極一時,一度有超過100萬人、使用價值100億美元以上的設備開採以太幣。Ethermine也在推特上提到,過去7年來他們開採了3,271,518個區塊,以及總共9,836,656枚以太幣,以現在1以太幣超過4.6萬新台幣的價值,相當於總價值超過新台幣4,500億元。

bitcoin_mining_shutterstock_670198525.jpg
以太幣完成合併,也代表脫離了比特幣等傳統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挖礦」賺取以太幣將走入歷史。
圖/ ShutterStock

而代替挖礦的,便是被稱為「質押」的模式,以太幣持有者可以鎖定錢包中的以太幣參與建立區塊。根據幣安的介紹,其主要概念是協定會隨機分配質押代幣才驗證下一個區塊,鎖定的代幣越多,被選中的機率越高。

透過這種方式,不必再有礦工動用龐大機械、浪費大量電力解決極其複雜的數學難題,卻沒有太大的實際效益,揮汗挖礦的時代成為過去。以太幣的改朝換代,也催生新的商業機會。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提供質押服務的企業正在快速湧現,新加坡質押業者RockX執行長Chen Zhuling表示,質押代幣平均每年可以為持有者創造約10%的收益,而RockX則從這些投資者手中收取5%至10%的佣金。

不過質押也有風險,如果驗證人沒辦法正確進行驗證,就會導致罰沒損失部份代幣,以及取消質押拿回加密貨幣需排隊等待一段時間,假如遇上緊急狀況或劇烈價格波動,可能沒辦法即時應變。

以太幣脫離挖礦,卻出現中心化問題?

質押為人詬病的一個點在於,擁有越多加密貨幣,就能藉此獲得更多回報,形塑大者恆大的局面。

事實上,以太幣剛完成合併就出現類似的跡象。區塊鏈媒體《CoinDesk》指出,以太幣完成合併的幾個小時內,高達40%的新區塊都是由Coinbase、Lido兩個平台生成。

martin koppelmann twitter eth
Gnosis創辦人馬丁.科佩爾曼指出,7大平台控制了超過3分之2的以太幣質押權。
圖/ Twitter

中心化金融架構公司Gnosis創辦人馬丁.科佩爾曼(Martin Köppelmann)在推特上表示,「過去的1,000個區塊裡,有420個是Lido跟Coinbase生成。」並開放投票讓民眾表達意見,認為這樣的情況需不需要改變,而高達75%的投票者都認為應該改變。

科佩爾曼提到,前7大業者就控制了以太幣超過3分之2以上的質押,「老實說,我非常失望會看到這種情況。」誰也沒想到以太幣合併之後,竟出現了集中化的跡象。

事實上,在以太幣正式合併前,區塊鏈分析平台Nansen發布的一份報告就提到,5間平台擁有以太幣64%的質押權,其中以Lido的31%占比最高,認為Lido必須要充分去中心化,以抵禦審查的風險。

《CoinDesk》提到,一旦有單一平台控制了66%以上的質押權,就會讓其他人非常難生成新的區塊。雖然7大業者要統合恐怕不太容易,但這些交易所都在政府的管控之下。

「這是合併再合併,等同於集中化,可以說非常危險。」加密貨幣借貸平台SmartFi高管克里斯.泰瑞(Chris Terry)認為,「因為交易所都在政府監管之下,以太坊區塊鏈現在毫無疑問受到交易審查約束。」

好比說,混幣平台Tornado Cash被美國政府指控是助長網路攻擊、洗錢的犯罪溫床,而遭受制裁。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就立即凍結了Tornado Cash中約7.5萬美元的USDC,加入制裁行列。

能源行銷公司Ancova共同創辦人馬克斯.加里亞迪(Max Gagliardi)認為,以太幣合併脫離耗費大量能源的挖礦,就像法幣從真金白銀變成紙鈔,「現在以太幣只是一小撮核心團隊設定參數,數位生成的加密貨幣。」

資料來源:Nikkei AsiaCoinDeskCoinTelegraph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區塊鏈 #以太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