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蘋果產品買家而言,整新品(refurbished)是埋在蘋果購物網站眾多光鮮圖片、廣宣文字內容中的一塊小天地,在這裡,翻新後的蘋果商品以樸實卻不減功效的樣貌面世。
想買頂級規格的蘋果筆電或是手機或是蘋果手錶,又希望有些許折扣的果粉,與其在網站的高價選項中尋覓,有人寧願在此等待,在特殊規格產品見光時快手下單。在蘋果的粉絲社群,各類整新品上架的消息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訊。
蘋果的整新品不只在面向消費者的網站曝光,也會在人們毫無預期的場景現身。在美國搭乘優步 (Uber),優步公司發給駕駛使用的工作手機,都是 iPhone 過季機型,經蘋果整修翻新,灌入優步自用的通訊、管理軟體,成了每位駕駛手中不可或缺的生財工具。
在蘋果網站買來的整新品看來絕不奢華。它們送達時總是全白素盒,與全新品的彩印美盒形成強烈對比。打開包裝素盒,電腦或手機產品之外,該有的充電線絕不會少,但也僅只於此,蘋果向來繁複、費工的包裝配置,在此讓位簡樸單純。
對蘋果這世界巨霸,每年龐大的營業額中,整新品所產出的業績絕非大項,而蘋果也不會特別針對極簡風格的整新品業務特別公布它的規模,但是整新品卻是想了解蘋果整個營運體系運作的絕佳觀察角度之一。
流程嚴謹、服務強化,買整新品不比全新的差
經過蘋果重新打造翻新,整新品看來、用來與全新品毫無差別,也同樣包含一年全包的蘋果保固。在蘋果現任執行長庫克的帶領下,蘋果的運作系統向來極度嚴謹,在整新品問世的過程中,這整套營運機器扮演重要角色,不論是瑕疵品、過季品回收翻修,或是多餘產能、備料的剩餘產出,在蘋果的流程中、出貨時的要求標準一以貫之,不會因為這是整新品而有差別。
近年來,蘋果生態服務體系快速外擴,也讓蘋果不管是全新品或是整新品的營運競爭力更為加強。直營的蘋果店通路,讓整新品的交運與售後服務與全新商品毫無差異;而蘋果在消費者端金融服務的積極強化,更讓買家在選購下單時,更方便、更優惠,例如蘋果在美國與高盛合作推出的蘋果信用卡,給所有蘋果買方3%甚或6%的退款額度,透過與另一銀行合作,更提供最多兩年的分期付款方案。結合融資能力,蘋果吸引果粉的競爭實力更強。
掌握因生態體系越發完備而來優勢地位的蘋果,也絕不吝於善用制霸實力獲取最高利潤。當蘋果在台灣推出 Apple Pay 支付服務時,參與的本地銀行都各自要付出七千萬的入場費。而悠遊卡至今無法在蘋果的數位錢包中現身,方便大眾用手機刷了就進出站,就卡在蘋果要求悠遊卡付出超過六千萬的上架費。
產業震盪下的好生意
事實上,翻新、修理產品一直是門獲利大好的好生意。在製造業、科技業如是,在華爾街,危機入市,買入劣等資產,重整後上市向來是重要高獲利來源。
台灣對整新品這種生意也浸潤多年。多年為世界級廠商提供代工服務的台灣業者,早就是這些大廠的翻修服務夥伴,就算加入全球佈局的建置營運成本,這些代工老手一直都能自修理整新獲致相當理想的營收與利潤。
在目前這個時點審視蘋果的整新品業務,有極度特別的意義。歷經疫情侵擾,全球歷經供應鏈大亂,航運線失序,震盪中不斷調整,也因而對瑕疵品、過季品、超額品等的處理方式有了新的想像。
以美國為例,近來翻新商品重獲新生的供求成長快速,新商家各處冒出,原本存在的則快速加大,許多因航運巨幅延誤而遲到的貨品堆滿庫房,過季存貨需要出路;而因疫情快速發展的電商業務,也同時經歷消費行為改變,買方加大退貨力道,讓庫存壓力急升。根據統計,原本在疫情前,美國電商消費平均退貨率7%,現在則已爬到16%,庫房更不夠用。
另一方面,在這個全球暖化、地球受傷的年代,翻新商品再創商品的第二生命更是一種極具遠見與責任感的消費方式。如此的簡化消費方式,不僅減少耗用寶貴資源,也是透過消費行為傳遞對環境議題更強承諾的方式。
對用戶買家,整新品提供了與全新品幾近相同的滿足。但是對實際從事整新品業務的商家,整新品這門生意的挑戰絕不遜於售賣全新品。殘酷的是,只有如蘋果這等巨頭級且又內部營管實力齊備、密接的業者,可以把整新品這生意作得一如賣新品一般讓人期待。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隋昱嬋、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