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較勁完後,蘋果與Google要在車用軟體戰場爭高下!誰能勝出?
手機較勁完後,蘋果與Google要在車用軟體戰場爭高下!誰能勝出?

從智慧型手機到智慧手錶,現代人的生活已經無法脫離各種行動式裝置和APP,未來車子可能將會成為「有輪子的智慧型手機」,而蘋果(Apple)與Google在手機領域的競爭也正在往汽車場域延伸。

過去幾年,隨著Google和各種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的關係,為汽車打造的Android操作系統,而蘋果也有擴大車用系統Carplay的計畫,兩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巨頭之間的競爭在汽車市場中也一同展開。

Google車用系統成熟,已有一定市佔率

Google於2014年推出了Android Auto,不過這個系統只能和手機進行連接,方便駕駛操作手機的地圖、通話或娛樂功能。2017年發布的Android Automotive則是獨立的車用系統,就算沒有手機也能直接使用地圖或娛樂功能,還能看到車速、電池狀態和挑戰空調溫度等。

Android Automotive的出現取代了過去車廠所使用的軟體——這些軟體雖然是訂做的,但因表現不出色而無法得到用戶歡心,使用Android Automotive的好處是,這個系統有專門的公司維護和更新軟體資源,協助處理一些過去無法兼顧的小細節,重點是對車廠來說這個系統是現成的,不需要再額外花心力參與研發過程。

目前Google已經和十多家汽車製造商與零組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包括Stellantis、Honda、BMW等,而Volvo的電動車品牌Polestar 2將會是第一款運行Android Automotive的車款。另外,也有其他汽車公司選擇使用Android Automotive的開源程式進行開發,例如電動車新創公司Lucid Motors就選擇不和Google合作。Google於今年年初表示,大約有1.5億輛車使用Android Auto的服務。

adult-automotive-blur-13861.jpg
圖/ JESHOOTS.com from Pexels

蘋果仍在努力,但iPhone鐵粉群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蘋果的CarPlay仍在開發的初期,目前尚未公開發布像是Android Automotive的車用軟體,不過今(2022)年6月,蘋果在開發者大會上進行了CarPlay的操作示範,CarPlay將可以控制車子的儀表板,外界也紛紛猜測蘋果未來會有稱為CarOS的車用軟體。

目前蘋果已經宣布新一代CarPlay的合作夥伴,從2023年開始,Volvo、福特、本田、賓士和保時捷等品牌的上市車款將會採用蘋果CarPlay系統。

延伸閱讀:【觀點】WWDC 2022 一段 Car Play 分享,透露蘋果進軍汽車領域的野望

事實上,蘋果將軟體授權給汽車製造商這件事本身是史無前例的,但如果蘋果不做出這個取捨,等於是把數億輛車的市場中都讓給Google。對汽車製造商來說,可能會因為蘋果的嚴格要求而猶豫不決,但背後又有iPhone十億用戶的強大誘因,將會成為影響車廠的決策關鍵。但相反的,過去也有傳出Google地圖的語音功能將無法在CarPlay正常運作,那些習慣使用Google地圖的用戶也可能會因為兼容性問題,考慮是否要換CarPlay。

除了兩大手機系統大廠外,也有許多汽車製造商正在自行構建操作系統,並結合Android Automotive整合車輛的所有系統,或是加入像是亞馬遜Alexa虛擬助理的功能。例如Stellantis就表示,他們希望透過自行開發軟體,保留自己在軟體方面的未來,不過同時也選擇使用Android Automotive是基於節省時間和資源,讓公司內部可以專注於打造獨有的軟體體驗。

未來,車用軟體可能會是消費者買車時考慮的重點之一,因為所謂的「行動裝置」不再只是手機而已,而是指汽車本身。這個選擇將會牽涉到一個龐大的全新生態系統,而難以自行開發軟體的汽車公司則會選擇與科技公司聯手,設計出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車用軟體。

參考資料:Wall Street JournalAndroid PoliceForbes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