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的快速成長,使得網紅成為企業營銷的新通路,曾經是知名外景節目主持人的柯以柔,因為人生角色的轉變而踏入網路開團的行列,可說是台灣網紅團購的先驅,無論是廚房好物、居家生活小物、3C用品與旅行收納用品等,幾乎都難不倒她,憑藉著每一次開團都能寫下好成績的紀錄,成功塑造出網紅電商的新指標。
回顧柯以柔跨足網紅電商至今8年多以來,已累積銷售超過1000種商品,每一團的銷售量都超乎想像,像之前在美賣科技網站一檔為期7天的直播開團,就賣光廠商週年慶或是雙11一個促銷檔期的備貨數量,開團轉換率高達10%、覆購率也超過10%,充分發揮鐵粉經濟效應。
細究柯以柔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以分享生活體驗的角度,向粉絲介紹食衣住行育樂相關的多樣性商品。舉例來說,柯以柔曾經開團一款商品:負離子直髮梳,以自己身為母親的角度,分享使用直髮梳替小孩整理頭髮的經驗和好處,成功吸引許多媽媽跟團下單,為負離子直髮梳帶進一批新的客戶族群。之後,柯以柔又根據自身使用經驗,將不同品牌但有使用關聯性的商品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例如:直髮梳和吹風機、髮圈三樣商品原本分屬不同品牌、各自獨立開團,組合在一起銷售後,又帶來一波新的客群。
「在網路開團,一定要分享生活中實際使用產品的方式和感受,才能取得粉絲信任,如果生活中沒有機會使用,又怎麼能介紹給粉絲呢!」柯以柔強調,像前述提及的直髮梳、吹風機和髮圈,都是目前生活中使用的產品,也因為是真實的使用經驗,才能讓每一次開的團都能夠吸引許多粉絲跟團購買。
與知名網紅合作,究竟是帶流量?還是帶訂單?
在柯以柔外,台灣有很多知名直播主或明星藝人轉戰直播團購領域,這群人每一次的直播總會吸引大批粉絲觀看,但這些流量是否真的能轉化為訂單?關鍵網紅與企業產品屬性的適配度,換句話說,企業在選擇要與哪些網紅合作時,不能只看網紅粉絲數的多寡,還要考量網紅日常所耕耘的領域,是否符合企業產品屬性。
「我雖然以前常常開團母嬰用品,但是最近3-4年已經很少再開類似的團,就是因為社群屬性已不再是母嬰類,」柯以柔說,一開始因為孩子剛出生,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才經營團購事業,而當時在社群分享的內容大多是自己照顧嬰幼兒的經驗,聚集在社群的粉絲,也多是小孩年齡相仿的媽媽,可以彼此交流使用母嬰用品的經驗,開團母嬰用品也符合粉絲需求,但如今彼此的小孩漸漸長大,使用母嬰商品的需求降低,顯然不適合再開與母嬰用品有關的團。
透過第三方平台,加速媒合網紅與企業
不過,台灣目前有許多網紅,每一名網紅的粉絲數、經營領域及經營的社群平台都不一樣,企業要如何找到適合的網紅?為此,美賣科技成立第三方平台,一方面運用數據分析,協助企業找到最適配的網紅,一方面則提供完善的選品資訊,幫助網紅瞭解企業產品,希望加速企業與網紅間的媒合過程。
柯以柔亦相當推薦美賣科技後台的選品服務。柯以柔認為,市場上的商品不斷推陳出新,網紅不一定能跟上新品問市的速度,但美賣科技長期與很多企業合作,可以提供最新的商品資訊,網紅只要至後台點擊新品列表,或是從品牌去瀏覽商品品項,就能快速找到有興趣的開團商品,然後按下「我有興趣」選項後,就可以開團,開團程序相當簡單、方便。
此外,美賣科技後台每個月皆會提供報表,讓網紅知道自己總共開了多少團、每一團的銷售額及分潤金額,藉由清楚完整的數據呈現,不只避免企業與網紅在進行分潤拆帳時可能產生的爭議,也讓網紅更清楚粉絲偏好,據此調整發文內容、強化與粉絲間的連結,進而持續優化開團成效。
隨著網紅經濟時代的到來,品牌企業已無法自外於這股網紅趨勢,無論企業要行銷或銷售產品,都應該善用網紅力量,而找到對的網紅則是合作能否成功的關鍵,透過第三方平台的協助,可以加速媒合過程,幫企業找到適合合作的網紅,並借助網紅使用產品的經驗或生活體驗,將產品價值傳達給消費者知曉,進而帶動銷量和品牌聲浪的同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