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登場!Google「Passkeys」成預設登入選項,免密碼速度快40%
今天登場!Google「Passkeys」成預設登入選項,免密碼速度快40%

Google今(2023)年5月推出「密碼金鑰(Passkeys)」的登入方式,根據官方最新說法,從今(11)日開始將把密碼金鑰作為登入Google 帳戶的預設選項,此登入方式將比傳統密碼快上40%。

Google表示,用戶對於密碼金鑰的迴響正面,因此決定讓此種方式成為Google個人帳號的預設選項,也就是說,用戶下次登入Google帳號時,會出現對話框,要求用戶建立和使用密碼金鑰,藉此簡化登入流程。

不過Google也說,用戶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熟悉新技術,因此傳統密碼登入方式仍會保留,用戶可以在Google帳號設定中的「安全性」選擇關閉「僅在必要時才輸入密碼」,暫停使用Passkeys。

S__52764719.jpeg
Google將密碼金鑰作為登入預設選項。
圖/ 數位時代


使用無密碼除了加速登入速度,還有哪些好處?為何蘋果、微軟也支持無密碼登入呢?以下為2022年報導。

為支持FIDO(Fast IDentity Online)聯盟與全球資訊網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又稱W3C理事會)提出的無密碼登入標準,搜尋引擎巨頭Google宣布,將在目前主流作業系統Android與瀏覽器Chrome上提供Passkeys(萬能鑰匙)功能,代表使用者不再需要輸入密碼,可直接利用手機驗證解鎖進行登入。

引入點對點加密技術,不用密碼也可安全快速登入

Google指出,比起輸入密碼與進行二次身分驗證,以FIDO標準為基礎的Passkeys更加安全,因為其無法被重複使用,不會洩露伺服器資料,還能防止用戶受到網路釣魚的攻擊。此外,Passkeys也會進行自動備份,同步至雲端與密碼管理員(Password Manager),避免裝置遺失時無法登入,用戶亦可以利用手機中的Passkeys,登入附近其他裝置的應用程式與網頁。

Passkeys的原理為點到點加密(end-to-end encrypted),故所有的備份密碼與資料都是以加密形式上傳,僅有用戶可以在自己的設備上查看。此機制不僅保護Passkeys免於受到透過Google所進行的攻擊,就算是內部惡意攻擊者也無法竊取這些私人資料,可說是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在網頁中建立Passkeys的方式非常簡單,用戶首先需要確認帳戶資訊,並在提示出現時(如下圖),使用指紋、人臉辨識或PIN碼等進行螢幕解鎖,登入時也是按照上述相同步驟。由於這些解鎖螢幕的方式簡便又快速,其恢復機制(指輸入錯誤後,清除重新再輸入的循環)也可預防暴力猜測,如果出現連續驗證錯誤,該系統就會自動關閉。

passkeys
(由左至右)1. 創建→指紋、人臉或PIN號碼驗證 2. 登入選擇身分→驗證

本次也提供支援跨裝置服務,若使用者想利用Passkeys登入電腦,可直接掃描網頁上的QR Code。而Passkeys也在不同平台與瀏覽器提供統一的體驗,舉例來說,Android用戶可以在Mac上使用Safari登入網站;Windows的Chrome用戶則能使用iOS系統的手機執行驗證登入。

Google Passkeys
跨裝置QR Code登入。
圖/ Google

除了針對使用者的功能,Google也為開發者提供標準WebAuthn API(Web Authenticatio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允許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生物辨識或安全金鑰登入的標準,為FIDO 2.0的新機制),讓開發者可以在Chrome網頁中為用戶建立Passkeys驗證系統。對此,官方開放他們註冊Google Play服務測試版,以及Chrome Canary(開發人員專用瀏覽器版本),以進行建置與測試。

以上更新預計會在今年稍晚於穩定版推出,之後官方希望加入原生Android應用程式的API,讓開發者可以在App中建立Passkeys,其用戶亦可選擇使用萬能鑰匙或密碼登入,其最終目的是讓所有人漸漸習慣使用Passkeys,並創造一個不會因忘記或洩露密碼而困擾的美好未來。

解決資料洩露、密碼重複,FIDO提無密碼認證

根據研究團隊Digital Shadows Photon Research的針對暗網(Dark Web,指搜尋引擎無法查到的網站)的調查,自2018到2020年,被盜用的帳戶與密碼增加了300%,共有150億份相關機密資料遭到洩露。美國軟體公司SecureLink在2022年發布的「網路安全與第三方遠端訪問風險」報告也指出,有54%的安全問題是由冒充或竊取身份所引起。

且根據資訊技術公司SpyCloud的2022年度個資外洩報告,在分析17億個帳戶資料後,發現有64%的用戶仍在不同帳號中,使用已暴露帳戶的相同密碼。也就是說,密碼不再是一道強而有力的防線,而且在一次管理不同網站帳戶的情況下,用戶實在難以避免使用重複密碼。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FIDO標準就此誕生,旨在將用戶的生物特徵(人臉、指紋等)註冊成一組鑰匙,而每個人只要握有自己的鑰匙,就能在各大網站與應用程式中暢通無阻。最初的FIDO 1.0 注重硬體金鑰載具、無密碼認證、本機認證機制,後來升級為FIDO 2.0後,允許瀏覽器進行金鑰註冊與驗證,使用金鑰載具與行動驗證App實現多重驗證標準。

FIDO
FIDO:簡單、穩定、身份驗證

「無密碼驗證」也因此受到各個企業矚目,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不僅改善使用者體驗,也能降低網路釣魚、資料洩露風險;而對於企業來說,引入Passkeys可以加強安全性,防止駭客進入內部系統竊許重要資訊。

國際市場研究團隊ResearchAndMarkets預估,無密碼身分驗證的市場價值將從2021年的127.9億美元,上升到2030年的536.4億美元,2022到2030年的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可達16.7%。團隊推測,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人們開始關注安全性需求以及資料外流問題,可能是市場成長的主要原因。

蘋果、微軟積極跟上趨勢,準備好走向無密碼時代

在本年(2022)五月,蘋果(Apple)、Google與微軟(Microsoft)等眾多企業紛紛表示支持FIDO聯盟與W3C理事會提出的通用無密碼登入標準(common passwordless sign-in standard),希望向消費者提供一致、安全、簡單易操作,無須輸入密碼的系統。

稍早,蘋果也在於WWDC 2022開發者大會中宣布引進Passkeys功能,透過Face ID或Touch ID進行生物認證後,取得一組存放在使用者端的私鑰,而iCloud也可以幫忙同步不同裝置上的鑰匙,用戶只需要透過生物特徵辨識就能進行登入。且蘋果也採用點對點加密,故除了本人以外皆無法取得Passkeys,此功能目前已在iOS 16、iPadOS 16與macOS 13上路。

apple passkeys
蘋果指出:Passkeys比起密碼更加安全、容易使用,且可以跨平台登入。

目前,微軟也在測試無密碼驗證機制,Windows Hello企業版不僅提供生物辨識與PIN碼驗證,也結合企業身份辨識服務Azure Active Directory(Azure AD),設計出一套利用數位簽證與加密技術進行驗證的機制。而Microsoft Authenticator(微軟身份驗證器)也有提供生物辨識、加入Azure AD,不過它還允許使用者選擇手機號碼或身分驗證App方式進行認證。

除科技巨頭紛紛投入無密碼驗證,美國身份和訪問權限管理公司Okta提供一種名為Okta FastPass的身分驗證模式,讓使用者將自己的裝置登記到其通用目錄(Universal Directory),如此一來,用戶無須密碼也可以直接登入雲端或企業內部的App。

另一間無密碼身分驗證的供應商Hypr則是提供多重身份驗證(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MFA)方案,若第三方企業或平台(如Windows、MacOS、Linux等)有與Hypr合作,建立MFA系統,獲得授權的使用者即可直接利用手機進行無密碼認證。

hypr
利用Hypr系統驗證登入成功之畫面。

儘管加強個資保護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但許多網站、App供應商,或是開發者可能也會為了穩定系統安全性、提供更完善的無密碼認證,而面臨更多技術或營運上的壓力。對於企業與消費者來說,是否能夠快速跟上並適應新時代的資安措施,會是往後無密碼認證發展的關鍵。

資料來源:9to5GoogleNeowinVentureBeatAndroid Developers BlogGoogle Security BlogVentureBeatTWCA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隱私與資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