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Meat人造肉不香了?股價暴跌近8成、高管走人,發生什麼事?
Beyond Meat人造肉不香了?股價暴跌近8成、高管走人,發生什麼事?

過去兩年爆火的人造肉,最近陷入尷尬境地。

今年第一、二季度,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連續兩個季度業績不及預期,股價從年初下跌了77%,市值蒸發了近32億。近日,Beyond Meat接連傳出高階主管離職的新聞,公司內部正在經歷嚴重的動盪。

幾天前,公司宣布供應鏈長Bernie Adcock於9月底卸任;而在一周前,公司的COO因為路怒事件,與人在街頭發生肢體衝突而被捕。他被指控恐怖威脅和三級毆打罪,目前已停職。兩位高階主管空缺後,並沒有新人接任,原來的工作內容由現任製造業務高級副總裁負責。

事實上,出問題的人造肉公司遠不止Beyond Meat一家。它的老對手ImpossibleFoods,公司初創CEO也於今年4月宣布辭職,由一家酸奶公司的前總裁兼營運長Peter McGuinness接任。

新任CEO的前東家是酸奶品牌Chonbani,在美國酸奶市場中成功開闢了「希臘酸奶」這一品類。前幾日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Peter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植物基食品的認知和理解都偏低。「這一品類本身在傳達溝通上做得相當差,我們也沒有做得更好。」

兩家頭部企業的動態,也反映了人造肉在風口後的境遇。資本熱潮過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beyond meat_shutterstock_1400585111拷貝.jpg
圖/ Shutterstock

01承擔行業期待的「人造肉第一股」

2019年,Beyond Meat以每股25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股價收漲163%,成為近20年來最佳IPO表現。

當年,Beyond Meat的無牛肉漢堡「Thecrow-freeburger」也被評選為2019年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畜牧業占到碳排放來源的15%,而Beyond Meat主推的植物基牛排漢堡,成為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替代方案。

公司官網介紹,植物性蛋白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與普通的牛肉漢堡相比,Beyond Burguer能在生產過程中節約99%的水、93%的土地、90%的排放以及46%的能量。

與此同時,常在媒體上出現的另一家公司——ImpossibleFoods,講述著同樣的故事,甚至論調更為激烈。公司的創辦人兼CEO帕特里克·布朗(Patrick Brown)曾是坦福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他公開表示:「我想讓畜牧業破產……不是因為我對這個行業的工作人員有任何敵意,而是因為這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行業」。

Beyond Meat
圖/ Beyond Meat 臉書

儘管讓「植物性蛋白」快速從一個小眾的邊緣產業,成為了最受資本青睞的賽道之一,Beyond Meat上市後,卻一直沒有解決虧損問題。

在今年第二季度,由於美國通脹日趨嚴重,Beyond Meat的表現更加糟糕。8月,Beyond Meat發布2022財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告,單季虧損620萬美元,毛利率-4.2%。這一季度的營收也出現了回落,同比下降1.6%,營收1.47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9億;上半年營收為2.56億美元,同比下跌0.43%。

公司推出的新產品銷售遠不及預期。素牛肉乾Beyond MeatJerky是Beyond Meat與百事可樂合資企業聯合推出的零食。在此前的第一季度,公司對新品的銷售寄予厚望,也投入了更高的生產和銷售成本,「這是我們公司歷史上推廣力度最大的產品發布」。到了第二季度,在電話會上,CEO表示,當季牛肉乾銷售額僅為15.9萬美元。

目前零售渠道是公司第一收入來源,約佔總營收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為餐飲服務,主要形式是與各大快餐品牌推出聯合新品。這一部分業務在今年也遇到了困難。 此前,JP摩根的分析師表示,Beyond Meat曾與麥當勞聯合推出McPlant漢堡,在25家店鋪試營,均已停售,未來可能會影響在全國範圍內推出。而來自其它機構的分析師也從加盟商處得知,McPlant的銷售情況在預期期望的底線附近,效果不佳。

面對這些消息,公司CEO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是一個供應商……我們(指與麥當勞)都對最近的猜測保持沉默」。

道夫子食品國際公司聯合創辦人張濤對極客公園表示,Beyond Meat是植物基蛋白公司裡最早上市的公司。作為賽道裡最成功的公司,基本承擔了來自華爾街、以及二級市場投資者對賽道的期望。因此外界對於植物基的期待、失望等情緒都會在公司身上充分體現。

他分析,冷藏植物肉的口感會受到烹飪方式的影響,如果烹飪不當,風味會有折扣。而在疫情之後,Beyond Meat更加依賴零售渠道,如果消費者購買後嘗試烹飪口感不理想,會影響回購率。這可能是公司在零售渠道遇到成長瓶頸的一個原因。儘管餐廳烹飪得當,讓風味有所提升,但事先嘗試過在家烹飪的消費者,會對植物肉留下第一印象,之後在餐廳嘗試相關食品的意願也可能會隨之下降。此外,這幾年也有許多其它品牌的植物肉產品面世,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

連續兩個季度的營收不佳後,公司下調了2022年的全年的預計營收。將此前的5.6億至6.2億美元下調為4.7億至5.2億美元。公司表示,通脹、利率上升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是推動下調指引的因素之一。

好食好事BeyondMeat-02.jpg
圖/ shutterstock

在價格上,植物肉比普通肉的價格要高出一截。高通脹下,消費者更難為植物肉產品支付溢價。Beyond Meat表示,過去12週,公司植物肉的售價是每磅8.35美元,而牛肉的價格僅僅是每磅4.9美元,這意味著消費者選擇了植物肉,需要多支付70%的成本。

在電話會上,CEO表示:我們一直都知道,需要降低成本結構,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與動物蛋白相同的價格點。降低價格一直是公司的願景,只是尚難實現。此前公司曾表示:到2024年至少有一種產品類與真肉價格持平。

對於植物蛋白行業,價格一直是影響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Beyond Meat尚不能提供更低價的產品,有肉食習慣的消費者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放棄真肉,而轉向植物肉呢?

02流量過後,如何「健康好吃」?

對於植物蛋白行業,2021年銷售額、投資額度都達到了周期的頂峰。這一年,美國植物性食品零售額比2020年成長了6.2%,使植物性蛋白市場規模創紀錄達到74億美元;在投資方面,據波士頓諮詢集團數據,替代蛋白類的投資總額在2019年為1億美元,2021年則躍升到5億美元。

從投資視角而言,替代性蛋白被視為解決未來氣候危機的一個頗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但從用戶端而言,替代性蛋白終究並非大多數人的選擇。作為食品的一種,趨勢之下,如何進一步擴大市場,依舊需要產品來回答。2020年,經濟學人聯合調研機構的一份報告結果表示,68%的美國人是雜食性動物,並且吃肉。在幾年的成長過後,數據顯示,美國市場上冷藏植物肉的整體銷售量有所下降。

根據資訊資源公司(InformationResourcesInc.,IRI)的數據,截至2022年9月4日的52週內,零售冷藏植物替代肉類的銷量下降了10.5%。從家庭滲透率上來看,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的一年間,購買此類商品的家庭滲透率從11.2%下降到9.4%。

除去通膨對肉類消費行為的影響,數據的下降或許也從側面佐證了品類在建立消費者心智時所遇到的瓶頸。 德勤7月份的一份消費者調查顯示,相信植物基肉類比動物性肉類更健康、更環保的消費者比例有所下降。從數據上顯示,與2021年相比,認為植物肉更健康、更環保這兩項的消費者的百分比分別下降了8%和5%。報告認為,「美國人口中願意嘗試並反覆購買植物基肉類的人群比例,可能已經達到了飽和點。」

價格、口味、健康這三項因素一直是撬動消費者行為的關鍵因素。在降價上,Impossible Foods的行動似乎更加迅速,2021年,便將其漢堡肉餅在美國地區的建議零售價下調20%。在Beyond Meat業績不理想的背景下,近期公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零售額在2022年成長了70%。

Impossible Foods
圖/ Impossible Foods Facebook

「我們給牛肉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沒有牛肉的漢堡」,Impossible Foods登陸漢堡王時,在影片廣告中高調宣布。「與真肉一樣美味,又比真肉更健康」是植物肉品牌一直以來的宣傳基調。行業試圖以此來證明自己是比真肉「更好」的選擇。

這個行業自推出產品,面臨的天然命題就是「口味像不像」,行業一直在提升各種,依舊不夠完善。儘管行業頭部Beyond Meat與Impossible Foods的主打產品是植物基牛肉,雞肉類產品似乎更受消費者青睞。根據食物行業的相關報告顯示,隨著越來越多與真實雞肉的味道、質地和外觀相匹配的產品進入零售貨架,在2021年,植物性雞肉的零售額成長最為明顯。

至於「更健康」,則一直以來便伴隨著營養學上的爭議。質疑方的聲音認為它只是為自己營造了一個「更健康的光環」。與普通漢堡相比,無論是Beyond Meat與ImpossibleFoods的植物性漢堡含相同數量的飽和脂肪,以及更多的鈉。其次,以現代食品工業的視角來看,植物肉很可能屬於「過度加工」的產品,且富含添加劑,這往往並不健康。

植物肉賽道目前的考題似乎很明了,「健康好吃」。玩家們依舊在尋找更有競爭力的「配方」,也有資本繼續在此押注。

2022年1月,以色列公司Redefine Meat獲得了1.3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該公司採用3D打印技術來模擬牛排的質感,而非擠壓工藝;2月,新加坡公司NextGenFoods獲得了1億美元融資,公司主推的產品是植物雞肉;中國公司CellX則在5月份獲得了近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公司採用動物細胞為原料,通過培育擴增,最終生產出「無肉之肉」。這種「細胞肉」,與「植物肉」都屬於「替代蛋白」。

目前,替代蛋白的技術路線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植物蛋白加工,Beyond Meat和ImpossibleFoods等目前美國市面上常見的產品即為此類。第二類動物細胞培養,CellX以及道夫子投資的晨熙新創(NewDayFarm)即為這一技術路線,但由於成本和監管等問題,被認為距離產品上市還需時間。第三種是微生物發酵技術,比起植物蛋白加工,這一技術能夠更有效模擬口感與風味,和細胞基相比走向市場的速度會更快,因此也被寄予期望。但依舊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術和降低成本。

雖然風口已過,但「植物肉」這一概念已經落地,依舊激烈的競爭中,誰能夠提供更有更願意讓人們付錢回購的「肉」,或許就會成為下一個黑馬。張濤表示,對於新的食物種類而言,「大眾消費者是不是能夠認可,並且產生復購行為,並且達到一定數量,是最終決定企業能不能成功的很重要標準。」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人造肉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