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所跨域融合,推出全球最快 磁性記憶晶片,Metaverse發展領先
電光所跨域融合,推出全球最快 磁性記憶晶片,Metaverse發展領先

「臺灣先進半導體的AI高速、智慧化晶片技術成果熱騰騰,運用於元宇宙(Metaverse)智慧3D眼鏡,全彩即時顯示,正可承接市場商機。」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簡稱電光所)所長張世杰9月16日上午在「ITRI TechMeet」年度盛會上發表研發成果,解析臺灣半導體產研在全球趨勢下的超重磅建樹。

「開啟元宇宙任意門:半導體X光電顯示科技匯流解密」論壇

電光所舉辦的這項「開啟元宇宙任意門:半導體X光電顯示科技匯流解密」技術論壇,點燃跨域科技交融的火花,張世杰致詞說,電光所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跨域融合、技術深化演進,攜手國內大廠發展Metaverse所需的先進半導體技術,並在磁性記憶體技術平台上,完成世界最快的SOT-MRAM陣列晶片,達成0.4奈秒高速寫入、7兆次讀寫的高耐受度,領先世界,是臺灣贏過韓國大廠的下一代新武器,應用於AI、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晶片等領域都具有絕佳優勢。

大師關鍵對談:激盪科技跨域創新及整合新思維

論壇中特別安排「大師關鍵對談」,邀請產學研專家代表共同探討科技跨域創新及整合新思維,由《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主持,全場坐無虛席。

James
圖/ 數位時代

張世杰說明,電光所擁有800位以上專業人才投入前瞻研究,擁有8吋及12吋的後段製程廠房可作先進封測、進行Micro LED晶片及模組面板的試量產,加上推動臺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串起上中下游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軟體、ICT系統共147家廠商的產學研平台,累積的豐厚專利可保護臺灣廠商,矽智財並可協助做到客製化,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因而成為產業界支柱。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李鎮宜舉出校方與日本合作的嶄新細胞治療檢測方案實例說,生醫篩檢晶片不限COVID-19病毒,還運用於動物疾病等等,甚至細胞治療,是半導體成長的良機,主持人所說「整合軟硬體到應用端」,結合光電、半導體,產業結構升級轉型,跳到更高附加價值生產鏈的異質晶片整合系統級封裝應用,臺灣必將扮演重要角色。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長林功藝認為臺灣的光電產業能量已經沛然成形,不一定要當跟隨者,仰賴大品牌制定遊戲規則、建議工研院設定高進入障礙的研發目標與產業合作的介面標準,推動如AR等未來新興應用的產業協作,逐漸轉型為領導者。

林功藝舉例,雖然神盾研製的產品是指紋辨識IC,但是讓手機配置指紋辨識的殺手級應用是移動支付,為了推廣移動支付,神盾參與創建了身分鑑識的國際標準 fido (Fast IDentity Online)。今年更發表了與世界潮流大不同的類比AI晶片,方便將來植入各式各樣的類比感測 IC 中,提升手機、PC、車用、AIoT領域的智能,同時降低功耗與成本。

半導體產業的人才缺口大,目前臺大、成大、清大、陽明交通、中山、臺科大設有半導體學院,李鎮宜分享說陽明交通的IC設計實驗選修人數大爆滿,可見年輕人有意願經由學習後進入職涯;張世杰透露,電光所將因應產業界所需,培訓人才,急學急用,另外,會以Chiplet小晶片為核心,與國內廠商共同在最近相當熱門的UCIe開放的互聯標準下尋找適合臺灣的契機。

黃亮崢期勉半導體生態系開放,產品跨域、跨業整合更能創造新體驗,護國群山持續研發能強化國家發展競爭力的技術,使臺灣產業再創新高峰。

智慧IoT晶片整合服務、量產驗證一站解決

接續座談之後,電光所技術專家們針對元宇宙相關議題分享經濟部技術處所支持工研院開發,同時也是當前最熱門的技術發展及成功案例。

電光所技術長謝明得主講「智慧晶片設計與整合應用」,他提到,電光所是多樣化智慧晶片與系統的領先研發者、解決方案的供應者,整合AI晶片軟體工具技術可提早半年協助業者進行軟體開發與系統整合,編譯效能提升1.47倍,靜態分析技術準確率達95.7%,擁有專利21件,可跨域應用,智慧驅動、智慧電能調節、智慧IoT晶片整合服務一應俱全,一站式AIoT技術與系統平台已獲10家大廠導入。

副所長駱韋仲主講「高頻、高功率、智慧化AI之先進半導體技術創新」,成功開發:「高頻」氮化鎵(GaN-on-Si)化合物半導體、高功率,PA元件>100GHz及AiP創新成果。「高功率」SiC碳化矽在車用高功率1.7/3.3kV元件及模組,建立高功率模組設計與製作的小量產平台,可串接人才與技術,進行系統驗證,「高速/智慧化AI」應用於手機、自駕車、語音辨識及降噪、智慧檢測器,未來成果可擴大用於影像等各種生活情境。

Metaverse起飛引擎,眼球追蹤技術稱霸全球

副所長李正中主講「軟性混合電子與面板技術新應用」,因應智慧場域需求包括智慧育樂、智慧製造、智慧零售、智慧移動等四大主要場域,電光所開發可塑性裝飾材料結合可拉伸印刷電路的模塑適型化電子技術、耦合式生理訊號感測技術,可運用在智慧車內裝及下世代的感測產品,譬如不必貼緊皮膚穿戴,只要放在上衣口袋就能感測到心跳或肌電訊號;同時運用面板技術開發可應用於6G及低軌道衛星通訊的透明天線,協助面板廠商進行轉型升級。

緊接著主講「光電與半導體的交匯,帶出生活新世界」的朱慕道營運總監點出,面對6G通訊之下電動車、Metaverse虛實整合的產業發展,特性優異的化合物半導體可實現高速、高頻、耐高壓的「三高」商機,讓學習、玩樂、互動等沉浸式體驗更貼近真實生活,以及如運動員訓練、長照醫護、點滴監測的運用 ; 另外正開發中的Metaverse必需的超輕量Micro LED晶片 XR眼鏡,刷新時代新視野。

不少聽眾聽完論壇,隨即實地參觀、體驗在南港展覽館「國際半導體展」中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主題館」工研院電光所展出的近30項創新科專技術成果,對新興科技留下深刻印象。

Metaverse 群眾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