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6488)今年初併購德國同業世創未成,也因此未如預期躋身全球第二大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20日談到世創案破局,坦言她做過很多併購案,幾乎每四年買一家公司,但第一次遇到國家安全議題被拉到這麼高的層級,甚至最終讓交易破局。
環球晶進行多次併購,約有八成的業績成長來自於併購案,在九個國家擁有17座工廠。徐秀蘭表示,環球晶這兩年的經營會議中,最常提到的議題是國家安全,都是因為併購世創案。
環球晶在2020年底宣布合意收購世創股權,卻創下有史以來花最多時間收購的紀錄。經多國主管機關審查,但愈晚通過的國家,難度愈高。今年2月1日上午7時她確認無法在時限內拿到德國主管機關核准函時,那天剛好是農曆大年初一,她也覺得很痛苦。
環球晶徐秀蘭:德國政府擔心「今日台灣、明日香港」
徐秀蘭說,去年中有雜誌提及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國家之一,也因國家安全的理由未獲核准。當時她還困惑,買一家矽晶圓公司,為什麼會涉及國安議題?後來才知道 德國政府顧慮台灣可能香港化,而且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發生」,德國政府擔憂讓世創出售後,今天是台灣公司,明天可能就變成大陸公司。
徐秀蘭指出,地緣政治跟半導體產業原本是兩件事情,但拉高到國家安全層級,因應地緣政治的策略之一,就是國家要擁有自己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鏈,甚至影響是否讓一家半導體晶圓公司被收購,即使環球晶在歐元區的矽晶圓銷售量遠遠大於世創。
徐秀蘭也說,在溝通過程中,她感受到德國官員並不是對環球晶有意見或有商業疑慮,就是擔心國家安全議題。
世創案破局之後,環球晶已經啟動B計畫,預計砸下550億元,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新建12吋矽晶圓廠。 徐秀蘭昨日提到還是按照原進度建廠,但因為部份材料交期較長,裝機進度會稍微拉長一些。也因為半導體產業最近遇到景氣逆風,會持續觀察並配合客戶端需求,看是希望環球晶新廠如期完成,或是要緩一點,現階段只是興建廠房結構。
【延伸閱讀】
談世創併購 環球晶徐秀蘭:第一次覺得「國家安全」拉到那麼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