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迎接史上最強ESG浪潮!50歲的自行車帝王,如何再搶「綠商機」?
巨大迎接史上最強ESG浪潮!50歲的自行車帝王,如何再搶「綠商機」?

從一家自行車零組件代工廠,到成為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今(27)日舉行50週年慶,巨大創辦人劉金標、前執行長羅祥安都出席。邁向下一個50年,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表示,「面對極端氣候、ESG浪潮下,自行車將成為剛需,巨大準備好將攜手同業合作,掌握ESG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巨大50週年慶
巨大集團今(27日)舉行50週年慶,巨大創辦人劉金標(左二)、前執行長羅祥安(右一)都出席。
圖/ 陳映璇攝影

週年慶上,圍繞著感謝的氛圍。劉金標感性地說,看到成為研發、創新經營的總部,跟世界充分接軌,產品受到世界消費市場的歡迎。他希望,未來的50年還要大家一起努力。

羅祥安則說,巨大從一家小工廠,到創立捷安特、Liv、momentum與CADEX四個自有品牌,「特別感謝海內外供應商,還有OEM(代工生產)夥伴一起成長」。展望未來,他提醒巨大員工「莫忘初心,與時俱進。」

發起自行車永續聯盟,拉供應商減碳、爭取碳權

對經營團隊來說,自行車產業未來十年要面對的是更嚴苛的減碳要求與複雜的國際情勢。「 50週年的今天是重要提醒,從現在到2030年可以看到自行車會有很大的變化, 」巨大執行長劉湧昌說。

過去三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自行車成為大眾喜愛的休閒運動。另一方面,ESG成為企業顯學,各行各業都面臨減碳需求,為了因應2027年起,出口到歐盟產品要開徵碳邊境稅,巨大在今年發起「自行車永續聯盟(Bicycling Alliance for Sustainability,BAS)」,初步攜手33家上下游供應商減碳。更希望爭取「自行車碳權」。

巨大集團
左起為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
圖/ 陳映璇攝影

劉湧昌指出,自行車的碳排放有8成都來自供應鏈,接下來會進行碳足跡盤查,目前生產一台自行車大約130~170公斤的碳排放量,到2030年目標每台車減碳40公斤,大約降低25~30%。

至於為什麼想爭取自行車碳權?杜綉珍說,「只是覺得不公平,為什麼電動車可以賣碳權,但自行車沒有,而且消費者騎自行車是沒有碳排放的。」不過爭取碳權還在起步階段,巨大也明白改變觀念並不容易,但她希望透過巨大的呼籲,可以讓歐盟甚至聯合國注意到。

高階自行車仍缺貨,市場「有挑戰但不悲觀」

看待疫後的自行車市場,劉湧昌不諱言,目前多數自行車公司庫存水位不低,特別是中國生產的中低階車種的庫存特別多,但台灣主攻高毛利的高階自行車仍缺貨。和疫情前相比,現在對自行車業者來說「有挑戰但不悲觀。」

電動自行車_ebike
劉湧昌不諱言,目前多數自行車公司庫存水位不低,但台灣主攻高毛利的高階自行車仍缺貨。
圖/ shutterstock

至於日前有零組件業者提到,自行車訂單雪崩式下滑、消費力也大跌的狀況。杜綉珍認為, 小廠跟大廠的訂單能見度仍有差別。 她補充,疫情後恢復正常生活,對消費者來說該買的都買,但也有人因為這三年感受到騎乘的樂趣,會需要升級車款,而台灣就是高階車款的重要生產基地。

現階段高階零組件交期太長,像是日本自行車零組件大廠shimano的高階零組件(變速器、煞車等)交期長達36個月,現在巨大就已經在下2025年的訂單,提早備料已成為常態,未來也會持續一段時間。同時巨大也會調整設計的方式來因應。

杜綉珍也分享,今年去歐洲三趟觀察到,歐洲城市很多路不准開車、限速也低,停車更是天價,紛紛鼓勵共享自行車、直排輪、滑板等,她認為自行車仍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移動工具,也是人類未來很重要的交通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