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國內電動汽車製造商日益激烈的競爭、同時又因嚴格的COVID-19疫情限制措施,導致消費量下降,在上海升級了生產工廠的特斯拉,再度調降其Model 3和Model Y汽車的價格,多達9%,以提高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力。
電動汽車銷量放緩,特斯拉打出降價牌
這不是第一次特斯拉打「價格戰」,去年特斯拉在中國也降低產品售價,以提高的競爭力;不過特斯拉最大市場美國,反而在過去一年因原材料成本上漲而提高了售價。
特斯拉仍然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外國電動汽車品牌,然而中國司機開始放棄國際大牌,轉而支持本土產品,尤其是電動車和高檔車型;其他品牌像是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和廣汽集團,市占率也都在慢慢增加。
特斯拉表示,他們是根據成本而調整價格策略。雖然今年第一季才因為成本攀升,調高至31.69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41萬),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的產能提高,而供應鏈仍保持穩定,且也反映了中國政府對於電動車的補貼,因此雖然嚴格的清零政策影響經濟,但總結還是有降低成本。
根據特斯拉中國網站上列出的產品價格顯示,Model 3 轎車的起價從人民幣279,900元降至265,900元(折合台幣約1,180,000元),而Model Y運動型多功能車的起價從316,900元降至288,900元。
而根據研究公司Kelley Blue Book的數據,自去年以來,在特斯拉的最大市場美國,一輛新特斯拉的平均價格一直在攀升,8月的時候平均只略低於70,000美元(折合台幣約兩百萬元)。
但分析師警告,中國汽車庫存過剩,9月份汽車銷量已有明顯放緩,而電動汽車銷量則以5個月來最慢的速度成長。甚至有CMBI分析師表示,2023年電動汽車產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並表示預計電動汽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總銷量成長,將較今年少一半。
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坦言,他認為中國和歐洲的經濟正在衰退,且特斯拉也將無法實現今年的汽車交付目標。
「降價的主因是,大環境的經濟和與本土領先企業比亞迪的競爭,導致中國整體汽車需求疲軟。」美國老虎證券(U.S. Tiger Securities)分析師表示,中國的其他電動汽車品牌,如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將不得不跟著降價、或面臨更大的銷售壓力。
上海工廠升級,特斯拉中國產銷量創歷史新高
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在中國銷售,也出口到歐洲和澳洲等其他市場。今年年初因COVID-19封鎖政策而停工,而後在4月19日重新開工,但直到6月中旬才恢復全面生產。儘管後來中國西南地區的供應商遭受了熱浪和封控,但特斯拉的生產仍在加速。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發布的報告,特斯拉公司在9月交付了83,135輛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打破了該工廠的每月交付記錄,也較8月份成長了8%,目前周產量則達到約22,000輛。
相較之下,中國的比亞迪9月則交出了200,973輛的批發銷量,繼續領導國內電動汽車市場,較8月份成長近15%,也是因為上漲的油價和政府對電動汽車的補貼,讓更多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
今年1月到9月新能源乘用車在中國售出387.7萬輛,年增113.2%,其中比亞迪市占率近三分之一,年增258.3%。而上汽通用五菱銷量32.50萬輛居次,年增24%,而特斯拉中國交付量31.82萬輛則排名第三,74%。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