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後逐漸開放,科技業面臨衰退潮,紛紛裁除冗員、減少開支。就在本週,已在虛擬世界投入百億的Meta也加入了裁員的行列,而且根據知情人士指出,此次Meta的裁員將會影響數千人,可能會是2004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廣告收入大打擊、元宇宙沒人要,Meta砍團隊人數
截至今年9月底,Meta擁有87,314名員工,比去年還要多28%。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將裁員多少人、以及哪些部門會被裁減,但預計裁員將在本週三公布。
而這有可能是近期科技公司裁員潮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Meta的裁員的規模可能比Twitter還要大,預計影響數千人。Twitter日前被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收購後的重組,影響了7,500名員工中的約一半。
Meta的執行長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補充說,大多數團隊「將在明年保持同樣人數或減少人數」。他表示,到2023年結束時,公司規模與現在大致相同,甚至是比現在稍微小點。
Meta今年以來一直在財務上苦苦掙扎,且越來越必須控制支出成本。目前該公司旗下有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且已在「元宇宙」的虛擬實境技術上投入了百億美元,成果卻不如預期,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s迄今月活用戶不到20萬。
同時,Meta大部分的收入也因為廣告商減少開支而受到影響;因蘋果實施的隱私變化,讓許多應用程式無法使用用戶的資料來定位廣告,而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等也首當其衝,無法為廣告商投放最精準的廣告給用戶,導致影響Meta廣告市場市佔率。
上個月,Meta公佈了第三季的收入,大幅減少了50%,是銷售額連續第二次的下滑。該公司當時表示,他們將「全面做出重大改變,以提高營運效率」,包括縮減一些團隊,並僅在最優先的領域招聘。
科技業收入疲軟,微軟、Snap逃不過
隨著經濟環境萎靡,除了Meta之外,近期也有不少科技公司紛紛裁除冗員或縮減團隊。科技公司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但上個月許多大型公司公布的財報,都反映了他們在動盪的經濟之下面臨的財務難關。
上週(11月3日),支付服務商Stripe宣布裁員14%(約1100名員工),由於「難以應對的通貨膨脹、能源衝擊、高利息、減少的投資預算和稀少的新創公司」,也「過度招聘」並「低估了經濟停滯的可能和帶來的影響」。收購了Twitter的伊隆.馬斯克也毫不手軟,大砍50%員工,儘管後來又試圖召回了數十位被裁除的人員。
微軟在10月18日也宣布將再裁員1%,尤其是其旗下的影響Xbox、Edge、Azure等多個部門,被傳終止開發第3代產品的HoloLens部門也一分為二,分別併入Teams及裝置部門。微軟發言人也表示,該公司將「定期評估我們的業務重點,並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
而在8月30日,Snap執行長也在一份公司備忘錄中宣布,將從6,400多名員工裁除20%的人員,並表示該公司正面臨「放緩的收入成長」。Snap的股價一年以來已經暴跌近50%。
責任編輯:錢玉紘